摘要:2025年以来,扬州市广陵区李典镇以人居环境整治为突破口,聚焦传统菜地“脏乱差”痛点,创新实施“美丽菜园”提升行动,通过群众共治、专业赋能、长效管护三位一体模式,将4000米杂乱菜地蜕变为兼具实用性与观赏性的田园景观,走出一条乡村环境治理新路径。
2025年以来,扬州市广陵区李典镇以人居环境整治为突破口,聚焦传统菜地“脏乱差”痛点,创新实施“美丽菜园”提升行动,通过群众共治、专业赋能、长效管护三位一体模式,将4000米杂乱菜地蜕变为兼具实用性与观赏性的田园景观,走出一条乡村环境治理新路径。
问需于民,精准破解菜地治理难题
李典镇政府组建了由驻村干部、网格员、乡贤代表构成的“民情走访团”,采取“入户访谈+田间恳谈+代表座谈”相结合的方式,累计开展调研座谈30场,收集村民关于菜地改造的意见建议80条,通过建立“需求清单—问题清单—整改清单”闭环机制,将“菜地边界不清、通行不便、环境杂乱”等诉求转化为“青砖围合矮墙+硬化田间道路”的改造方案。
专业赋能,一村一策彰显乡土特色
改造前
改造后
李典镇聘请园林专家团队结合各村地形地貌、人文特色,制定了“一村一策”的“田园美学方案”。在材料选择上,优先采用本地烧制青砖和再生石材,既降低建设成本,又保留乡土韵味;在功能布局上,科学规划种植区、通行区和休憩区,通过再生石材打造田园道路分隔地块,设置排水沟渠解决积水问题;在景观营造上,融入农耕文化元素,打造青砖花窗,并结合菜园周边道路绿化设计特色绿化节点,让菜地既保留“泥土气”,又增添“文艺范”。
创新模式,协同推进工程建设
李典镇构建“政府主导、村级实施、群众监督”的共建模式,成立了由镇主要领导任组长的专项工作组,统筹协调资金、技术等要素。同时,建立“样板先行”机制,在每个行政村打造1-2处示范片区,通过现场观摩会推广经验做法,实现“建成一处、示范一片”的效果。在工程推进中,各村设立质量监督小组,由党员、村民代表全程参与选材监管,还吸纳本地工匠参与施工,传承传统砌筑技艺,确保4000米青砖墙、1000米再生石材道路建设“顺民意、保质量”。
长效管护,全民共建巩固整治成果
建立“宣传引导+日常巡查+快速响应”的管护机制。通过村广播、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载体,广泛宣传环境整治成果和管护要求,营造全民参与氛围;实行“网格巡查+一键上报”制,实行村干部包片责任制,每周开展不少于2次的常态化巡查,及时发现设施损坏、杂物堆放等问题,村民也可随时通过网格群反馈问题,实现“一键上报、限时办结”。同时,将菜地管护纳入村规民约,定期开展“最美菜园”评比活动,通过积分兑换、荣誉表彰等方式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从杂乱菜畦到诗意田园,李典镇以“小菜园”撬动“大治理”,不仅让乡村环境焕发新颜,更探索出一条“政府主导、群众主体、专业支撑”的乡村振兴实践路径。
来源:扬州广电扬帆手机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