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员一生历经风雨,身处无数惊涛骇浪之中,却始终从容镇定,从未被焦虑所困。反观我们普通人,日子平平淡淡,却常常被各种担忧和不安缠绕得喘不过气。细细翻阅《毛选》,才明白焦虑的根源其实并不神秘,它往往来自三个方面。第一个是看不清前路,心里没底。就像学生时代考试前没复
教员一生历经风雨,身处无数惊涛骇浪之中,却始终从容镇定,从未被焦虑所困。反观我们普通人,日子平平淡淡,却常常被各种担忧和不安缠绕得喘不过气。细细翻阅《毛选》,才明白焦虑的根源其实并不神秘,它往往来自三个方面。第一个是看不清前路,心里没底。就像学生时代考试前没复习好,考完后坐立不安,总担心成绩不理想,这种焦虑源于对结果的不可控。工作中任务繁重、方向不明,一想到明天要面对就整夜难眠,也是同样的道理。问题不在于未来太模糊,而在于我们没有深入去了解事物发展的规律。就像在漆黑的夜里行走,没有光,自然会害怕。教员的做法是“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1927年革命陷入低谷,接连失利,许多人迷茫无助,他却选择深入农村,走村串户,了解农民疾苦,分析敌我形势。正是在大量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他才提出“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带领队伍走上井冈山,开辟出一条新路。看清了规律,前路自然清晰明亮。
第二个是遇到困难就退缩,越躲越焦虑。人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总想绕开麻烦,可困难不会因为逃避就消失,反而会越积越多,最终压得人喘不过气。关键在于缺乏行动的勇气。红军长征途中四渡赤水,机动穿插,飞夺泸定桥,哪一次是准备万全才开始的?都是边打边学,边战边进。教员说得好:“不是先学好了再干,是干起来再学。”只有真正动手去做,才能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把难题一个个踩在脚下。困难不是拦路虎,而是成长的阶梯,只要你敢迈出第一步。
第三个是太急于求成,沉不住气。总希望今天努力,明天就见效,一旦目标没达成,情绪立刻焦躁。这就像用百米冲刺的速度跑马拉松,还没到半程就已筋疲力尽。任何事情的发展都有其节奏,不可能一蹴而就。抗战初期,有人悲观失望,认为中国必亡;有人盲目乐观,以为很快就能胜利。教员却冷静分析,写下《论持久战》,明确提出战争要经历防御、相持、反攻三个阶段。就像农民种地,春天播种,夏天耕耘,秋天才能收获。哪有刚撒下种子就盼着丰收的道理?该走的路一步都不能少,该熬的时光一点都不能省。焦虑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怎么应对。当你看不清时,就静下心去了解情况;遇到难题时,就勇敢地动手去做;感觉着急时,就提醒自己耐心等待。每一次行动,都是对焦虑的击退。下次再感到不安,不妨问问自己:要是教员面对这事,他会怎么做?他一定不会空叹,而是提笔写下“现状分析”,然后一步步推进。行动起来,焦虑自然无处藏身。
来源:晓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