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估值对应因素:2021年宁德时代高PE对应行业高增长、盈利能力提升和市占率提升三个因素。当时预期中国电动车增速快速进入25%-50%区间,线性推导美欧未来增长;锂电池和碳酸锂价格上涨提升盈利能力;宁德市占率维持在40-50水平,单瓦时盈利随规模化增长。
如何看待电新新一轮的行情?
一、电新板块行情:多元因素催化新一轮热潮
行情驱动因素多元:近期电新板块行情较快且躁动,其催化因素众多,涵盖资金层面、行业从底部复苏以及短期超预期等方面,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本轮行情的发展。
二、宁德时代高估值解析:复盘过去,洞察未来
高估值对应因素:2021年宁德时代高PE对应行业高增长、盈利能力提升和市占率提升三个因素。当时预期中国电动车增速快速进入25%-50%区间,线性推导美欧未来增长;锂电池和碳酸锂价格上涨提升盈利能力;宁德市占率维持在40-50水平,单瓦时盈利随规模化增长。
高估值背景与透支:高估值背景是中国电动车渗透率快速提升,市场预期欧美复刻中国,且预期2030-2040年储能市场规模大于电动车锂电池规模,透支了约一倍估值。
高估值预期错误点:一是供给结构性稀缺短期未兑现,锂电池客户粘性需时间体现,产业利润未按预期向头部企业集中;二是长期需求短期化,欧美2022-2025年短期需求未释放,日韩供给释放快;三是忽视贸易摩擦下对手崛起,北美产能崛起可能挤占中国电池企业份额;四是忽视全球产业链去中国化趋势。
三、锂电行业周期:对比过往,复苏可期
两轮周期数据对比:上一轮周期下行34个月,碳酸锂价格跌到75%,上行31个月,价格涨12倍;本轮下行从22年11月到25年6月共29个月,碳酸锂价格跌到89%,25年6月因反对卷预期价格上涨,三个月增长24%。
行业复苏趋势判断:伴随储能和动力电池市场需求提升,未来电芯和碳酸锂价格有上行空间,将改善产业链盈利,行业复苏已持续一段时间,并非短期催化。
产能利用率与盈利预期:供需过()剩可能维持较长时间,但头部企业产能利用率可能维持在90%以上,二线企业在56-60%水平,行业新增利润大概率流入头部企业。
技术迭代与市场机会:每轮行业周期都伴随技术迭代,本轮主要围绕固态电池量产预期。先导中标上半年固态电池订单4-5亿,全年可能达8-10亿,固态电池可能提前进入规模化量产阶段,但成本和渗透率仍有压力。
四、行业新周期:特点凸显,需求焕新
新周期特点:行业平均产能利用率可能低于50%,头部企业产能利用率维持较高水平,产业利润逐渐聚集于头部企业。
车需求变化:欧洲市场新能源车渗透率偏低但销售环境好,伴随低端车型推出,电动车渗透率将逐步复刻中国曲线,25-26年类似中国2020-2021年水平,未来出海欧洲的电池企业将享受车市场利润弹性。
储能市场情况:储能市场超预期,7-8月环比增速不错,市场化后对优质储能电池需求增加。中国新能源发电渗透率超10%后储能增速加快,各区域新能源渗透率超10%时大储渗透率可能随之增高。欧洲大储复合增速接近40%,未来几年意大利、荷兰将成为需求增长主要国家;户储增速低于大储,但部分区域有增长空间。新兴市场如印度、巴基斯坦、中东、拉美、澳大利亚等也呈现储能需求增长趋势,储能电池电芯未来可能紧张且涨价。
五、行业格局与贸易摩擦:海外失利,去中国化失败
海外对手失利:通过财务指标量化分析对比,中国企业在capex比上伊贝塔、客户集中度、现金流等方面表现较好,日韩电池企业目前处于失利状态,产能利用率偏低,LG开始收敛投资提升产能利用率,松下毛利下滑。
贸易摩擦结果:贸易摩擦去中国化出现失败结果,欧洲Northvolt破产,未来欧洲电池企业可能依靠中国建设。宁德在欧洲市占率从17%提升到42%,若欧洲碳排放法案落地,在欧洲有产能布局的企业更具优势。
六、行业展望与投资指引:把握机遇,谨慎前行
固态电池展望:固态电池量产速度提升,成本下降是渗透率提升的核心,虽短期有估值风险,但后续下跌仍有机会。海外企业有固态产能储备,但经营不确定性大,国内相对乐观。预计30年固态电池市场规模达1000亿,但泡沫钱难赚。
行业复苏与盈利因素:25年行业已开始复苏,21年预期在22-24年被证伪,25年开始实现增长,目前赚业()绩的钱。业绩增长来自电动车渗透率提升、储能市场发展、头部企业市占率提升、盈利能力改善等方面。
光伏行业情况:光伏行业出清有猪周期和煤炭周期两种趋势,今年7月1号前后有政策出台,对光伏发电保持乐观观点,预计10月份后硅料价格上6万以上,明年Q1-Q2可能上到8万,九十月份后产能价格将有所抬升。建议Q3关注光伏,关注隆基、爱旭BC产业链盈亏平衡情况。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