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年女老板硬把我留下加班,门一锁她说:我这儿有片地,缺人耕呢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12 17:14 1

摘要: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地名人名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地名人名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

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陈默,你留下来加班。"林薇的声音从办公室里传出来,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陈默抬起头,看见女老板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一串钥匙,在灯光下闪闪发亮。

"老板,今天不是..."他的话还没说完,就听见门锁转动的声音。

林薇走到他面前,嘴角浮现出一丝莫名的笑意......

01

陈默第一次见到林薇是在面试的那个下午。她坐在会议室里,穿着一件深灰色的职业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眼镜后面的眼睛审视着每一个应聘者。轮到陈默时,她问了很多关于工作经验的问题,但让他印象最深的是最后一个问题:"你老家是农村的吗?"

"是的。"陈默老实回答。

"会种地吗?"

这个问题让陈默有些意外,他不明白为什么一个科技公司的老板会关心员工是否会种地。"小时候跟着爷爷种过一些。"

林薇点点头,在纸上记录了什么,然后抬起头说:"明天来上班。"

入职后的第一个月,陈默逐渐熟悉了公司的环境。这是一家做软件开发的小公司,员工不到二十人,大部分都是年轻人。林薇作为老板,平时很少出现在办公区域,大多数时间都待在她的独立办公室里。偶尔路过时,员工们都会下意识地坐直身体,假装专心工作。

林薇确实有种让人敬畏的气质。她今年三十二岁,独自创办了这家公司,从零开始,用了五年时间发展到现在的规模。员工们私下里都称她为"铁娘子",既是对她能力的认可,也透露着一种无法亲近的距离感。

但陈默很快发现,林薇对他似乎有些特别的关注。

第一次注意到这一点是在他第三周加班的时候。那天晚上八点多,办公室里只剩下陈默一个人。他正专心敲着代码,突然听见脚步声。抬头一看,林薇端着一杯热茶走到他身边。

"这么晚了还不回去?"她问。

"项目有点急,想今天做完。"陈默有些紧张,不知道老板是在表扬他还是暗示他工作效率太低。

林薇把茶放在他桌上,茶杯是青瓷的,很古朴。"慢慢做,别着急。身体重要。"

这句话听起来很平常,但陈默觉得有点奇怪。其他员工加班时,林薇从来没有主动关心过。而且,那杯茶的味道很特别,不像市面上常见的茶叶,更像是某种野生植物泡制的。

第二次是在他加班的时候,林薇又出现了,这次带来的是一袋干果。"家里寄来的,山核桃,你尝尝。"她说着把袋子放在陈默桌上。

"谢谢老板。"陈默接过袋子,发现这些核桃确实和市面上买的不一样,个头小一些,但香味更浓。

"你老家是哪里的?"林薇忽然问。

"湖南,一个小山村。"

"种什么?"

"主要是水稻,还有一些蔬菜。我爷爷以前还种过茶叶。"陈默不知道为什么林薇对这些感兴趣,但还是详细回答了。

林薇点头,眼中闪过一丝什么,但很快就消失了。"山里的东西都是好东西。"她说完就回办公室了。

类似的情况又发生了几次。每次陈默加班,林薇都会出现,带来一些奇怪的食物或者饮品,然后询问他家乡的情况,特别是关于种地的事情。陈默觉得奇怪,但也不敢多问。毕竟是老板,可能只是出于好奇。

真正让陈默感到不安的是那些夜晚的声音。

大概是入职第四周开始,每天晚上八点左右,办公室里就会传来奇怪的敲击声。声音很轻,像是有人在用木棒敲击什么东西,节奏很有规律,"咚咚,咚咚咚"。

第一次听到时,陈默以为是楼上装修,但问了其他同事,他们都说没听到什么声音。这让陈默很困惑,难道只有他能听到?

02

有一天,他特意留下来想找到声音的来源。八点一到,敲击声准时响起。陈默仔细辨别,发现声音似乎是从林薇的办公室方向传来的。他悄悄走过去,看见办公室的门缝下有灯光透出,里面好像有人影在晃动。

陈默犹豫了一下,还是敲了敲门。

"进来。"林薇的声音传出来。

陈默推门进去,发现林薇坐在办公桌后面,桌上摆着一些文件,看起来很正常。

"还没下班?"林薇抬头问,眼神很平静,没有任何异样。

"刚准备走,听到您办公室有声音,想确认一下您是否需要帮助。"陈默说。

"我刚回来拿点东西。"林薇说,"你先回去吧。"

陈默点点头,转身离开。但他心里很疑惑,明明刚才听到的敲击声是从这里传来的,而且持续了好几分钟,但林薇说她刚回来。而且,桌上的文件看起来很干净,不像是刚拿出来的。

这样的情况又发生了几次。每次陈默听到敲击声去查看,林薇都说她刚回来,或者正在处理一些紧急事务。但陈默总觉得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更奇怪的事情发生在一个周三的中午。陈默去杂物间拿打印纸,意外发现角落里放着一把锄头。锄头很旧,柄上的木头已经磨得很光滑,显然是用了很多年的。铁质的部分有些生锈,但保养得还算不错。

陈默很疑惑,为什么办公室的杂物间里会有一把锄头?他询问了几个老员工,但大家都说不清楚这把锄头是什么时候出现的,也不知道是谁放在那里的。

"可能是以前搬家时落下的吧。"有同事这样猜测,"这栋楼以前可能是其他用途。"

但陈默觉得不太对。这把锄头虽然旧,但保养得很好,不像是被遗忘的物品。而且,锄头的样式很特别,和他老家用的那种很相似,不是市面上常见的款式。

这些奇怪的事情让陈默心里一直有种不安的感觉,但他不知道该如何处理。毕竟,这些都不是什么大事,而且涉及到老板,他更不敢贸然询问。

直到那个周五的晚上,事情终于有了转机。

那天下午,公司来了一个新项目,需要在周末前完成初步方案。大部分员工都在加班,办公室里比平时热闹一些。陈默负责的是其中一个模块,按照他的进度,应该能在正常下班时间完成。

03

六点钟,陈默完成了工作,正在整理桌面准备下班。这时,林薇从办公室里走出来。

"陈默,你留下来加班。"她说,声音很平静,但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我的那部分已经做完了。"陈默有些困惑。

"我知道,但还有其他事情需要你做。"林薇走到他身边,"其他人先回去吧,这个项目我和陈默来处理。"

同事们听到这话,都收拾东西准备离开。很快,办公室里就只剩下陈默和林薇两个人。

"具体需要我做什么?"陈默问。

"先等等,我去处理一些事情。"林薇说完就回到办公室,关上了门。

陈默坐在位置上,不知道该做什么。他试图联系林薇询问具体任务,但办公室的门一直关着,他不敢贸然进去。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办公室里很安静,只有空调的嗡嗡声。陈默有些困倦,但不敢离开。

八点钟,那熟悉的敲击声又响起了。"咚咚,咚咚咚",节奏很有规律,就像某种暗号。这次陈默确定声音是从林薇的办公室传来的,而且比以往更清晰。

陈默犹豫了一下,决定过去看看。他走到办公室门前,轻轻敲门。

"老板,您需要我做什么吗?"

没有回应。

敲击声还在继续,但没有人回答他的问话。陈默有些担心,林薇会不会出了什么意外?他试着推门,发现门没锁,轻易就推开了。

办公室里空无一人。

桌上的电脑还开着,屏幕上显示着一个文档,但内容陈默看不清楚。椅子推到一边,好像刚刚有人离开。但敲击声还在继续,而且就在这间办公室里。

陈默环视四周,试图找到声音的来源。办公室不大,除了办公桌、椅子、书柜,没有其他的家具。墙上挂着一些证书和照片,地上铺着地毯。

敲击声突然停止了。

就在陈默感到困惑的时候,他听见身后传来脚步声。转身一看,林薇正从门外走进来,手里拿着一杯茶。

"你怎么进来了?"林薇问,语气很平静。

"我敲门没人回应,担心您出了什么意外。"陈默有些紧张,"刚才这里没人,但我听到敲击声..."

"敲击声?"林薇走到办公桌前,把茶杯放下,"可能是楼上装修吧。"

"但声音明明是从这里传来的。"陈默坚持。

林薇看了他一眼,眼中闪过一丝什么,但很快就恢复正常。"你可能听错了。现在时间不早了,我们开始工作吧。"

陈默想说什么,但林薇已经坐下,开始敲击键盘。他只好回到自己的位置,但心里的疑惑更深了。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林薇给陈默安排了一些简单的数据整理工作。工作本身不难,但陈默一直心不在焉,总是想着刚才发生的事情。

04

十点钟,陈默完成了所有工作。他整理好文件,准备向林薇汇报。

但当他走到办公室门前时,发现门锁上了。

陈默试着推门,门纹丝不动。他敲门,没有回应。透过门缝,可以看见里面有灯光,但听不到任何声音。

"老板?"陈默提高声音,"我的工作做完了。"

还是没有回应。

陈默开始感到不安。难道林薇出什么事了?还是她故意锁门,不想见他?他试着用手机给林薇打电话,但电话没人接。

就在陈默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办公室的门突然开了。

林薇站在门口,脸上带着一丝奇怪的笑容。她看起来和平时有些不同,眼神中有种陈默从未见过的东西,既像兴奋,又像...期待?

"工作做完了?"林薇问。

"是的,老板。"陈默回答,但心里有种说不出的不安。

林薇点点头,然后说出了那句让陈默永远难忘的话:

"我这儿有片地,缺人耕呢。"

这句话如同晴天霹雳,让陈默完全愣住了。他看着林薇,不知道该如何回应。这句话什么意思?什么地?为什么要他去耕?

"老板,您...您这话是什么意思?"陈默结结巴巴地问。

林薇没有立即回答,而是转身走向办公室深处。陈默犹豫了一下,跟了进去。

这时他才注意到,办公室里多了一些东西。墙角放着一个木箱,上面摆着一些看起来很古老的农具模型。书柜上多了几本关于农业的书籍。最引人注目的是办公桌上的一张照片,照片里是一片绿油油的农田,还有一个中年男人站在田边,手里拿着锄头,脸上带着满足的笑容。

"这是我父亲。"林薇注意到陈默的目光,指着照片说,"他一辈子都在种地。"

陈默仔细看了看照片,发现那个中年男人和林薇有几分相似,特别是眼睛。"您父亲是农民?"

"是的。"林薇坐下,神情变得有些复杂,"他在我们老家有一片地,大概二十亩,种了一辈子。他说那片地是我们家的根,不管走到哪里,都不能忘记那片地。"

陈默开始明白了什么,但还是很困惑。"所以您想让我..."

"帮我种那片地。"林薇直视着陈默的眼睛,"我父亲三年前去世了,母亲年纪大了,没办法继续耕种。那片地现在荒着,我心里很不安。"

"为什么是我?"陈默问。

"因为你会种地,而且..."林薇停顿了一下,"我观察你很久了,觉得你是个可靠的人。"

陈默心里五味杂陈。一方面,他理解林薇的情况,农村出身的人对土地都有特殊的感情。另一方面,他觉得整件事都很奇怪,为什么林薇要用这种方式提出这个请求?

"您为什么不直接跟我说?为什么要..."陈默想问为什么要搞得这么神秘,但话到嘴边又觉得不合适。

"我不知道该怎么说。"林薇低下头,"我是老板,你是员工,我怎么能要求你去帮我种地?而且,那片地离这里很远,在湖北的一个小村子里,你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

陈默开始理解林薇的纠结。确实,这不是一个正常的工作要求,更像是一种私人请求。但她的方式确实很奇怪。

"那些敲击声..."陈默想起那些夜晚的声音。

"是梆子。"林薇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父亲教过我,种地的时候用梆子驱赶鸟雀。我想练习一下,但怕被别人听到觉得奇怪,所以只敢在办公室里偷偷练习。"

"杂物间的锄头..."

"是我父亲留下的。"林薇说,"我把它拿到公司来,想...想感受一下他的存在。"

陈默逐渐明白了。那些奇怪的现象都有了解释,但他心里还是有些不安。不是因为林薇的请求,而是因为她处理这件事的方式。

"您为什么不早点跟我说?"陈默问。

"我怕你拒绝。"林薇坦诚地说,"而且,我自己也很矛盾。我知道这个要求很奇怪,但那片地对我很重要。我父亲临终前一直念叨着那片地,说不能让它荒废了。"

陈默看着林薇,发现她的眼中有种脆弱的东西,和平时的坚强形象完全不同。这让他想起了自己的爷爷,也是一个一辈子种地的老人,临终前也是放不下那些土地。

"那片地现在什么情况?"陈默问。

"荒了两年了。"林薇说,"我去年回去看过一次,杂草长得很高,以前种的果树也快死了。村里人说,再不管的话,土地就彻底废了。"

陈默沉默了。他能感受到林薇内心的痛苦和纠结。土地对农村出身的人来说,不仅仅是经济来源,更是精神寄托。看着祖辈传下来的土地荒废,确实是件痛苦的事情。

"我需要考虑一下。"陈默说。

"我理解。"林薇点头,"这确实是个很大的要求。如果你愿意帮忙,我会给你相应的报酬,而且不会影响你的正常工作。我们可以利用周末的时间去。"

陈默点头,表示明白。但他心里还有一个疑问:"您为什么自己不去?"

林薇苦笑了一下:"我试过,但我不会种地。我从小就离开了农村,一直在城市里生活和工作。回到那片地,我只会站在那里发呆,不知道该做什么。而且..."她停顿了一下,"我怕想起太多关于父亲的回忆。"

这句话让陈默心里一动。他明白了,林薇不仅仅是不会种地,更重要的是情感上的障碍。那片地承载着太多关于父亲的记忆,对她来说既珍贵又痛苦。

"我可以先去看看那片地吗?"陈默问。

"当然。"林薇显得很高兴,"下个周末,如果你有时间的话。"

陈默点头同意。他觉得自己需要亲眼看看那片地,才能做出决定。而且,他也想更多地了解林薇和她父亲的故事。

05

接下来的几天,陈默一直在思考这件事。从理性的角度来说,帮助老板种地确实是一件奇怪的事情,而且会占用他很多私人时间。但从情感的角度来说,他理解林薇的处境,也同情她的遭遇。

周末到了,林薇开车带着陈默前往她的老家。那是一个位于湖北山区的小村子,距离市区大概两个小时的车程。一路上,林薇向陈默讲述了更多关于她父亲的故事。

林薇的父亲叫林建国,是个典型的农民。他一辈子都在村里种地,勤劳朴实,在村里口碑很好。林薇是家里唯一的孩子,从小学习成绩优秀,父亲对她寄予厚望,希望她能跳出农门,过上更好的生活。

"他从来没有要求我继承那片地。"林薇说,"相反,他一直鼓励我在城市里发展,说不要被土地束缚了。但是..."

"但是你心里放不下。"陈默接了一句。

"是的。"林薇点头,"小时候,每年暑假我都会回村里,跟着父亲在地里干活。那是我最快乐的时光。父亲会教我识别各种作物,告诉我什么时候该浇水,什么时候该施肥。他说,土地是有生命的,只要用心对待,它就会给你回报。"

陈默听着,想起了自己的童年。他的爷爷也说过类似的话,那时候他还小,不能完全理解,但现在回想起来,觉得很有道理。

"你父亲是怎么去世的?"陈默轻声问。

"心脏病。"林薇的声音有些颤抖,"很突然。那天他还在地里干活,晚上回家就感觉不舒服,送到医院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陈默不知道该说什么,只是默默地听着。

"医生说,他太累了。"林薇继续说,"那些年我在外地创业,很少回家。父亲舍不得雇人帮忙,二十亩地全靠他一个人打理。我一直想等公司稳定了,就接他到城里享福,但是..."

"他不会愿意离开那片地的。"陈默说。

"你怎么知道?"林薇有些惊讶。

"我爷爷也是这样。"陈默说,"我们也想接他到城里,但他说离不开那些地,说那里有他一辈子的回忆。"

林薇点头,眼中闪烁着泪光。"是啊,他们那一代人,对土地的感情我们很难理解。但现在我明白了,那不仅仅是一片地,那是他们的根,他们的一切。"

车子在山路上行驶,窗外是连绵的山峦和农田。陈默看着这些熟悉的景色,心里涌起一种复杂的情感。他想起了自己的老家,想起了那些已经荒废的田地,想起了那些再也见不到的老人。

"到了。"林薇停下车,指着前方说。

陈默抬头看去,看见一个典型的山村,房屋稀稀疏疏地散布在山坡上,大部分都是老式的砖瓦房。村里很安静,看不到几个人影,偶尔有鸡鸣狗吠声传来。

"现在村里年轻人都出去了,只剩下一些老人和留守儿童。"林薇说,"我父亲在世的时候,这里还算热闹,现在..."

她没有说完,但陈默明白她的意思。农村的凋敝是个普遍现象,年轻人都往城里跑,留下来的老人们又一个个离世,很多村子都变得冷清了。

林薇带着陈默来到村子后面的一片农田。这里地势比较平缓,四周被小山包围,形成一个天然的盆地。陈默一眼就看出这是一块好地,土质肥沃,水源充足,很适合农作物生长。

但现在,这里一片荒凉。

杂草长得很高,几乎没过膝盖。原来的田埂已经被杂草覆盖,看不清边界。几棵果树孤零零地立在田中,枝叶稀疏,明显缺乏照料。有些地方还积着水,散发着腐败的气味。

06

陈默走进田里,仔细查看土壤情况。虽然荒废了两年,但底子还在,只要清理干净,重新整地,应该还能恢复生产。

"这片地有多大?"陈默问。

"二十二亩。"林薇说,"父亲当年种了水稻、玉米,还有一些蔬菜和果树。"

陈默点头,继续在田里走动。他发现这片地的水利设施还算完善,有几条小渠道通向附近的小河,只是现在被杂草堵塞了。如果清理干净,灌溉不成问题。

"这些果树是什么品种?"陈默指着那几棵快要枯死的树问。

"梨树和桃树。"林薇说,"父亲说这是他亲手栽的,已经有十几年了。以前每年都能结很多果子,父亲舍不得卖,总是分给村里的孩子们吃。"

陈默走近其中一棵梨树,仔细查看。树干还算健康,只是缺水缺肥,如果及时救治,应该还能挽救。

"这片地如果重新种植,需要投入多少?"陈默问。

"我不太清楚具体数字,但我有准备。"林薇说,"种子、肥料、农药,还有一些必要的工具,这些我都可以承担。主要是需要人工。"

陈默在田里转了一个多小时,基本了解了这片地的情况。总的来说,虽然荒废了两年,但基础还在,恢复起来不算太困难,就是工作量比较大。

"如果要恢复这片地,需要多长时间?"林薇问。

"看你想种什么。"陈默说,"如果只是简单的清理和整地,大概需要一个月。如果要全面恢复,包括水利设施维修、土壤改良等,可能需要三个月。"

"时间安排上有问题吗?"

陈默想了想:"主要是春种和秋收的时候会比较忙,其他时间应该可以安排。不过..."

"不过什么?"

"这片地太大了,我一个人恐怕忙不过来。特别是插秧和收割的时候,需要更多人手。"

林薇点头:"这个可以想办法解决。村里还有一些老人,可以雇他们帮忙。而且,我也可以学着做一些简单的工作。"

陈默看了看林薇,她今天穿着一件简单的T恤和牛仔裤,但看起来还是像个城里人,皮肤白皙,手上没有任何干粗活的痕迹。让她下地干农活,确实有些勉强。

"你真的想好了?"陈默问,"种地不是开玩笑的,特别是夏天,很辛苦的。"

"我想试试。"林薇说,"父亲能做到的,我应该也能做到。"

陈默看着她坚定的眼神,心里有了决定。"好吧,我答应帮你。但有几个条件。"

"什么条件?"林薇显得很兴奋。

"第一,种植方案由我来定,你不要干涉。第二,你要听我的安排,不能任性。第三,如果身体受不了,要及时说出来,不要逞强。"

"好,我都同意。"林薇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陈默伸出手:"那我们就这样约定了。"

林薇握住他的手,用力摇了摇:"谢谢你,陈默。"

握手的时候,陈默注意到林薇的手很软,没有任何茧子,和他这双从小干农活的手形成鲜明对比。他心里有些担心,不知道这个娇生惯养的城里女孩能不能适应农村的艰苦生活。

但既然答应了,就要负责到底。陈默开始在心里规划种植方案。首先要清理杂草,然后整地、修复水利设施、施肥...有很多工作要做。

回程的路上,林薇的心情显然很好,一路上都在跟陈默讨论具体的实施计划。陈默详细地向她解释了每个环节的工作内容和注意事项,林薇听得很认真,还时不时地提问。

"我们什么时候开始?"林薇问。

"下个周末。"陈默说,"现在是三月底,正好是春耕的时候。我们先清理杂草,然后整地,四月中旬可以开始播种。"

"种什么好?"

"我建议先种一些简单的作物,比如玉米、豆类,还有一些蔬菜。水稻的话,技术要求比较高,等我们有了经验再说。"

林薇点头:"你说了算。"

晚上回到城里,陈默躺在床上,想着白天的经历。他没想到自己会答应这样一个奇怪的请求,但内心深处,他知道这是正确的选择。不仅仅是因为同情林薇,更重要的是,他自己也需要这样的机会。

在城市里生活久了,他有时候会想念那种与土地亲密接触的感觉。虽然现在的工作收入稳定,但总觉得缺少什么。也许,帮助林薇种地的过程,也是他重新找回自己根源的过程。

07

第二天上班,陈默发现林薇对他的态度有了明显的变化。以前她总是保持着老板的威严,很少主动跟员工交流。但现在,她会在经过陈默座位时停下来聊几句,询问他的工作情况,或者分享一些关于农业的想法。

这种变化让其他同事有些困惑,但陈默知道,这是因为他们之间有了一个共同的秘密,一个只属于他们两个人的计划。

周末很快到了。陈默和林薇再次前往村子,这次他们带了不少工具:锄头、镰刀、手套、雨靴,还有一些除草剂和化肥。

开始干活的时候,陈默才真正意识到这个任务的艰巨性。两年的荒废让杂草长得非常茂盛,有些地方的草甚至比人还高。而且,长期没有管理,土地变得很硬,锄头挖下去都很费力。

林薇一开始还很兴奋,挽起袖子就要下地干活。但不到半小时,她就累得气喘吁吁,手上也磨出了水泡。

"休息一下吧。"陈默看不下去了,"第一次不要太勉强。"

"我还可以坚持。"林薇倔强地说,但声音明显有些虚弱。

"听我的,休息。"陈默的语气很坚定,"我说过,要听我的安排。"

林薇只好放下工具,坐在田埂上休息。看着陈默继续在田里挥汗如雨,她心里很不是滋味。

"我是不是很没用?"林薇问。

"不是没用,是不适应。"陈默停下手里的活,"任何人第一次干农活都是这样,慢慢就好了。"

"我父亲第一次种地的时候也是这样吗?"

"肯定是。"陈默肯定地说,"种地是个技术活,不是光有力气就行的,需要经验和技巧。你父亲也是从不会到会的。"

这话让林薇心里好受了一些。她看着陈默熟练地清理杂草,心里涌起一种敬佩的感情。城里长大的她从来没有意识到,种地竟然是这么辛苦的事情。

第一天的工作结束时,他们只清理了不到半亩地。按照这个速度,要清理完整片地需要很长时间。

"明天我们效率会高一些。"陈默安慰道,"今天主要是熟悉情况。"

晚上,他们在村里的小旅馆住下。林薇坐在床边,看着手上的水泡,眼中有种复杂的表情。

"疼吗?"陈默问。

"还好。"林薇说,"只是没想到会这么难。"

"后悔了?"

"没有。"林薇坚定地摇头,"我想起了父亲的话,他说过,土地不会亏待用心的人。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下去,一定会有收获的。"

陈默点头,被林薇的坚持所感动。也许她确实不适合干农活,但她的精神值得敬佩。

接下来的几个周末,陈默和林薇都在田里度过。渐渐地,林薇适应了农活的节奏,虽然效率还是不高,但至少不会拖后腿了。她的手上长出了茧子,皮肤也被晒黑了一些,但精神状态反而更好了。

"我好像明白父亲为什么喜欢种地了。"有一天,林薇一边拔草一边说,"虽然很累,但看着杂草一点点被清理,土地一点点恢复生机,心里会有种说不出的满足感。"

陈默笑了:"这就是种地人的快乐。城里人理解不了,但一旦体验过,就会上瘾。"

"真的吗?"

"真的。我爷爷八十多岁了,还坚持要下地。我们劝他在家休息,他说闲不住,不干活就浑身不舒服。"

林薇若有所思地点头:"也许这就是他们那一代人的本性吧。"

08

一个月后,他们终于清理完了所有的杂草。看着整齐的田地,林薇兴奋得像个孩子,在田里跑来跑去,拍了很多照片。

"下一步做什么?"她问。

"整地、施肥,然后播种。"陈默说,"这个月底我们就可以种玉米了。"

"太好了!"林薇拍手叫好,"我已经等不及要看到小苗长出来了。"

看着林薇兴奋的样子,陈默心里也很高兴。这一个月的努力没有白费,不仅仅是因为土地得到了恢复,更重要的是,林薇找到了与父亲精神上的连接。

播种的日子到了。陈默教林薇如何挖坑、放种子、覆土,每一个步骤都讲解得很详细。林薇学得很认真,虽然动作还很笨拙,但态度非常端正。

"种子埋深了不好,浅了也不行。"陈默说,"大概这么深就可以了。"

"为什么?"林薇问。

"深了的话,种子很难发芽。浅了的话,根系不稳,容易被风吹倒。"

"原来种地也有这么多学问。"林薇感叹,"我以前以为就是把种子往地里一撒就行了。"

"那怎么可能。"陈默笑着说,"每种作物都有自己的特点,什么时候种,种多深,间距多少,都是有讲究的。"

播种完成后,他们在田边立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林建国纪念田"。这是林薇的提议,她说要让父亲知道,他的地没有荒废,还有人在用心照料。

看着牌子,林薇的眼中闪烁着泪光。陈默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站在一边,给她一些私人的时间。

第一批玉米苗出土的时候,林薇兴奋得打电话给陈默:"陈默,快来看!小苗长出来了!"

陈默赶到田里,看见林薇蹲在地边,小心翼翼地观察着那些刚刚破土而出的嫩芽。虽然只是很普通的玉米苗,但在林薇眼中,它们比什么都珍贵。

"它们真的很漂亮。"林薇说,"翠绿翠绿的,充满了生命力。"

陈默点头,想起了自己第一次看到种子发芽时的兴奋。那种感觉确实很奇妙,仿佛见证了生命的奇迹。

从那天开始,林薇几乎每天都要到田里去看看。她买了一本种植指南,认真学习各种农业知识。有不懂的地方,就打电话问陈默。

"这些苗什么时候需要施肥?"

"现在还太小,再等等。等长到膝盖高的时候,我们给它们施一次肥。"

"好的,我记下来。"

"还有,要注意虫害。这个季节容易有蚜虫,发现了要及时处理。"

"知道了。"

看着林薇如此用心,陈默心里很欣慰。她已经从一个对农业一无所知的城里人,变成了一个真正关心土地的农民。虽然技术还不够熟练,但这种用心的态度比什么都重要。

夏天到了,玉米长得很好,已经有一人多高。田里还种了一些豆类和蔬菜,也都长势良好。那几棵快要枯死的果树在精心照料下,重新焕发了生机,甚至结了一些小果子。

"今年能有收成吗?"林薇问。

"肯定有。"陈默很有信心,"按照现在的长势,秋天应该有个不错的收成。"

"太好了!我要把第一穗玉米拿去给父亲看。"林薇说完,脸色有些暗淡,"虽然他看不到了。"

陈默理解她的心情。这一年的努力,最想分享成果的人却已经不在了,这确实是件遗憾的事。

"我觉得他能看到。"陈默说,"只要这片地还在生产,他的精神就没有消失。"

林薇点头,眼中重新燃起光芒:"是的,这片地就是他留给我的最宝贵的财富。"

秋收的日子终于到了。虽然这是第一年恢复种植,产量不算很高,但对林薇来说,这已经是最大的成功了。她站在丰收的田地里,手里拿着一穗金黄的玉米,脸上的笑容比什么都灿烂。

"陈默,谢谢你。"她真诚地说,"如果没有你,我永远不可能做到这些。"

"不用谢。"陈默说,"这也是我想做的事。而且,你已经学会了很多,以后可以自己管理这片地了。"

"真的吗?"林薇有些不敢相信。

"真的。"陈默肯定地说,"你已经是个合格的农民了。"

听到这话,林薇眼中闪烁着骄傲的光芒。一年前,她还是个只会在办公室里工作的城里人,现在,她竟然成了一个"合格的农民"。这种转变连她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

09

收完玉米后,他们又种了一茬冬季作物。林薇的技术越来越熟练,很多工作都能独立完成了。她还在村里交了几个朋友,一些老农民经常会给她一些种植建议。

"明年我想扩大种植面积。"有一天,林薇突然说,"村里还有一些荒地,我想租下来。"

"你确定?"陈默有些惊讶,"管理更多的地会更辛苦的。"

"我不怕辛苦。"林薇说,"我觉得种地比经营公司还有意思。而且,村里的年轻人都出去了,再不种地,这些好地就真的废了。"

陈默看着林薇坚定的眼神,知道她是认真的。这一年的种地经历,不仅让她找到了与父亲的精神连接,也让她找到了新的人生方向。

"那我们就继续合作。"陈默说,"不过,我有个要求。"

"什么要求?"

"公司的事情你还是要管好。种地只是副业,不能本末倒置。"

林薇笑了:"放心,我分得清主次。而且,种地让我更有精力处理公司的事情。"

这话倒是真的。这一年来,林薇的精神状态明显比以前好了很多。以前她总是显得很紧张,很焦虑,现在却变得从容了许多。员工们都说,老板变得更好相处了。

春天又来了,新一轮的种植季节开始了。这次,林薇租下了村里另外十亩地,准备扩大种植规模。她还聘请了几个村里的老农民做顾问,学习更多的种植技术。

"我想做有机农业。"林薇向陈默提出了新的想法,"不用化肥和农药,生产真正健康的农产品。"

"这个想法不错。"陈默赞同,"不过技术要求会更高,而且初期产量可能会降低。"

"没关系,我有耐心。"林薇说,"父亲那个年代就是这样种地的,没有那么多化学用品,照样能有好收成。"

陈默点头,为林薇的进步感到高兴。从一个完全不懂农业的城里人,到现在能够思考有机农业这样的高级概念,她的成长确实令人惊叹。

两年后,林薇的"林建国纪念田"已经小有名气了。她生产的有机农产品质量很好,在市里的高端超市很受欢迎。更重要的是,她的行为带动了村里其他人重新开始种地,原本荒废的土地重新焕发了生机。

"你真的成功了。"陈默看着欣欣向荣的农田,由衷地说。

"我们成功了。"林薇纠正他,"如果没有你的帮助,我永远不可能做到这些。"

陈默笑了笑,没有再争辩。确实,这是他们共同的成果。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过程,他们都找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林薇找到了与父亲的精神连接,找到了新的人生方向。陈默也重新找回了与土地的亲密关系,找到了工作之外的精神寄托。

那片曾经荒废的土地,现在又重新充满了生机。玉米在阳光下摇摆,蔬菜在雨露中成长,果树在季节中开花结果。这一切,都如林建国生前所期望的那样,土地没有荒废,反而比以前更加繁荣。

"我想父亲会很满意的。"林薇站在田边,看着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说。

"一定会的。"陈默肯定地回答,"这就是他想看到的景象。"

夕阳西下,两个人静静地站在田边,享受着丰收的喜悦。远处传来村民们的说话声,孩子们的笑声,还有鸡鸣狗吠声。这个曾经冷清的村子,因为土地的重新利用,又重新有了生气。

"明年你还会帮我吗?"林薇问。

"当然。"陈默说,"这也是我的事业了。"

两人相视而笑,都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在这片土地上,他们不仅种出了农作物,更种出了希望,种出了对生活的热爱,种出了对土地的敬畏。

这,也许就是土地的魅力所在。它不仅养活了人的身体,更滋养了人的精神。正如林建国生前常说的那句话:土地不会亏待用心的人。

而林薇和陈默,就是那些用心的人。

来源:一才的篮球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