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方证实,涉嫌杀害特朗普政治盟友、美国右翼活动人士查理·柯克的嫌疑人已经被捕。这起特朗普亲自关注、震惊全美的案件,终于告破。
特朗普钦点的大案告破,凶手3天不到就落网,被亲生父亲扭送警局。
美方证实,涉嫌杀害特朗普政治盟友、美国右翼活动人士查理·柯克的嫌疑人已经被捕。这起特朗普亲自关注、震惊全美的案件,终于告破。
【涉嫌杀害柯克的嫌疑人罗宾逊】
嫌疑人是年仅22岁的泰勒·罗宾逊。被捕过程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大义灭亲。
事情是这样的,在警方确定并公布枪手的清晰图像后,罗宾逊的父亲立即认出了这是他的儿子,并要求罗宾逊自首。
一开始,罗宾逊并不愿意,但最终改变了想法。
在那之后,罗宾逊的父亲将电话打给了自己的朋友、一名兼任牧师的美国法警特遣队官员,向他讲述了这些东西。
那名警官随后将信息汇报给了联邦调查局。最终,罗宾汉的结局没有任何意外。
毫无疑问,这确实是一幕“大义灭亲”的剧情。而且可以说,罗宾逊父亲的做法,会让一些美国人长舒一口气。毕竟如果他选择包庇,逍遥法外的罗宾逊不知道还会干出什么事情。
同时,若是罗宾逊父亲处理不当,刺激到了刚刚枪杀完柯克的儿子,整件事情的不可控因素也会更大。
此外,如果罗宾逊选择自杀,那必然会给美方的调查制造巨大的困难。虽然理论上说,靠人证物证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事情真相,但死人终归还是会把一些秘密带到坟墓里。
罗宾逊乖乖束手就擒,确实是一个最好的结果,至少对那些想要抓住他的人们来说。
特朗普就在还原完罗宾逊被捕的过程期间,不止一次说了“他很棒”。结合上下文来看,特朗普想称赞的大概率是两个人,一是罗宾逊的父亲,二是那位警官。
犹他州州长考克斯也向罗宾逊的家人送上了感谢,表示他们做了正确的事情。
既然嫌疑人已经被捕,更多的人显然会盯住几个最关键的问题——罗宾逊为什么要杀掉柯克?外界一直猜测的“政治暴力”是否确有其事?罗宾逊本人是什么政治立场?
【正是通过这些影像,让罗宾逊父亲发现了问题】
关于这些问题,我们或许会在下面找到答案。
首先,我们得简单了解一下罗宾逊这个人。
时年22岁的罗宾逊此前没有任何犯罪记录,被周围人评价为内向、聪明。他的母亲也曾晒出他的成绩单,看起来相当不错。
有美国媒体更是用上了“从奖学金获得者变成了通缉犯”这样的描述。他一名曾经的高中同学感叹道,把自己的聪明头脑用在这种用途上,真的很可悲。
这种情况看起来令人感到莫名的熟悉,因为去年刺杀特朗普的克鲁克斯也就21岁,且被身边人评价为“安静而内敛”,算得上一名“优等生”。
而就是这两名在身边人看来优秀的年轻人,却犯下了两起震惊全美的大案。
【去年刺杀特朗普的克鲁克斯】
接下来,就是外界很想知道的,罗宾逊干出这件事情,到底是不是出于政治暴力?
根据美方的调查,罗宾逊没有党派关系,被列为“不活跃”选民,因为他既没有在最近的两届大选中投票,也没有回应当地选举官员发出的通知。
看起来,他好像不是对政治特别感兴趣的那类人。然而,事实似乎并非如此。之后要揭示的信息,或许能帮我们一窥这个年轻人心内的真实世界。
调查显示,罗宾逊的父母都是注册的共和党人。考虑到这个情况,他在日常生活、或者说家庭生活中,很可能都会不可避免地接触到政治话题。
一个似乎属于罗宾逊父亲的社交媒体账号就显示,在特朗普赢下去年大选的第二天,账号发送了一则推文“美国的新曙光”。此外,这个账号还涉及多个贬低民主党人的表情包。
在这种潜移默化之下,加上美国近年来日益加剧的政治分裂影,一些想法或许已经在罗宾逊的内心深处生根发芽。
事实上,美方就在调查后表示,罗宾逊在近些年里,变得越来越“政治化”。不仅如此,他的家人还揭露了一个惊人的事实。
那就是在一场家庭晚餐中,罗宾逊提到了柯克最近的行程,并与家人讨论了为什么不喜欢柯克和他的观点。家人当时表示,柯克“充满仇恨并传播仇恨”。
【罗宾逊一家似乎不喜欢柯克】
柯克是特朗普的盟友,罗宾逊父母是共和党的注册选民,而罗宾逊和他的家人却不喜欢柯克。这似乎是有些矛盾的,实则未必。
要知道,即便在右翼中,也是分派别的。柯克的政治光谱,其实有些偏向极右翼。他的许多言论都极具煽动性。不喜欢他者,大有人在,哪怕是在共和党这个阵营里。
管中窥豹,美国国内政治斗争的激烈程度,或许远超外界想象。
实际上,柯克之死所产生的影响,不会轻易消散。已经有极右翼人士将这视作政治爆发点。在他们看来,美国左翼不仅是意识形态上的对手,更是会带来生存上的威胁。
特朗普也抓住机会,在嫌疑人还没被逮捕的时候,他就把事情归咎于“激进左翼”。随后他开始为右翼的暴力开脱。
从这个角度看,柯克的死,无法成为惊醒美国政客的警钟,反而会进一步加剧矛盾。最终,美国政坛、社会,恐怕也只会在分裂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来源:今日蒋谈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