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几年房地产也是如此,老旧小区改造就是这个道理,坚决杜绝大拆大建!但是想从根本上解决(生活、就业、产业链……)经济问题,还是要分批分期有计划的推进拆除和重建,因为短暂的修修补补来的快,去的也快!不能长久发挥作用!
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和建设都不会是永无限制的扩张,房地产不能,基础设施也不能,铁路建设更不能!
近几年房地产也是如此,老旧小区改造就是这个道理,坚决杜绝大拆大建!但是想从根本上解决(生活、就业、产业链……)经济问题,还是要分批分期有计划的推进拆除和重建,因为短暂的修修补补来的快,去的也快!不能长久发挥作用!
铁路建设的未来不在于无限扩张路网,而在于精准提升效率、优化布局与深化融合,这是新一代铁路发展方案的核心理念。
近日,京广高铁全线实现复兴号动车组列车按时速350公里高标运营,整体运输能力提升4.2%,相当于每日最多可增开10.8列北京至广州的高铁列车。
与此同时,国家铁路局正在规范铁路车站和线路名称管理工作,要求名称反映当地地理、历史和文化特征。这些动态勾勒出中国铁路未来发展的轮廓:提速升级、集约高效与规范管理。
未来铁路建设应建立多层次速度标准体系,体现差异化定价策略。
地方铁路和偏远铁路则执行0.5倍运价;
普速铁路标准为时速200公里,执行基准运价;
快速铁路标准为时速300公里,执行1.5倍运价;
高速铁路标准为时速400公里,执行2倍运价;
超高速铁路标准为时速500公里,执行2.5倍基础运价;
超超高速磁悬浮铁路时速600公里,执行3倍基础运价。
这种差异化定价不仅考虑了建设运营成本,也兼顾了市场需求和区域发展平衡。更高速度的铁路提供更快捷的服务,相应价格也更高,而普惠性的交通服务则通过较低价格保障民生需求。
未来铁路技术标准将呈现明显差异化。普速铁路采用有砟轨道,兼容动车组客车和普通重轴货运列车;快速铁路、高速铁路、超高速铁路和磁悬浮采用无砟轨道,主要行驶动车组列车和小件货运动车组。
区域发展策略也应各有侧重。
东部地区干线普速铁路已基本完成时速200公里改造,且既有高铁改造为时速400公里困难较大,应直接规划修建时速500公里的超高速铁路或磁悬浮线路。
中部地区应以改扩建时速200公里的普速铁路和建设时速400公里的高速铁路为主;
西部地区则以建设时速200公里的普速铁路为主,满足基本运输需求的同时兼顾经济效益。
在线路改造过程中,应坚持集约化原则。
普速铁路改造原则上采用双线并行设计,不再进行上下行分离式设计,减少土地浪费,构筑一体化安全防护设施。
铁路改线应当裁弯取直,撤销乡村车站,远离村庄。如确需穿越村庄,应结合当地新农村建设,实施整村搬迁,既保障铁路运行安全,又改善村民居住条件。
最新动态显示,包银高铁包惠段新建乌海站采用了“高普共建、上进下出”的运营模式,成为内蒙古西部地区最大的铁路客运枢纽站,有效整合了资源。
车站设置应结合地方新农村建设和郊区城镇建设规划,靠近新建城镇,但预留噪音污染区。这样既方便城镇交流,又减少对居民的噪音干扰。
县城可设置两个车站(一个客运、一个货运),地级市可设站三个(一个普速车站、一个高速车站、一个货运车站)。普速铁路车站命名不加东西南北方位词,以城市、乡镇名称命名;快速和高速铁路可加方位词,以市县方位进行命名。
国家铁路局正在推行的《铁路车站和线路命名更名审批办法》要求,车站名称一般应当与所在地地名统一,反映当地地理、历史和文化特征。
线路施工应配合周边土地整理、高标准农田建设和通村市政道路规划,进行挖填方施工设计。涵洞跨线桥应结合地方道路规划,做到横平竖直,减少社会人员绕行和跨线匝道占地,降低安全风险,提升居民便利度。
铁路改造腾退的土地可以交回村庄重新耕种。道路侧不再种植高大乔木,通过土地整理提高道路侧景观观赏性,兼顾安全与美观。
沈白高铁的建设经验值得借鉴,全线新建隧道85座、桥梁175座,正线桥隧比约77%,在复杂地形条件下实现了高效通过。
京广高铁提速后,北京西至广州南最快旅行时间压缩至7小时16分,较之前缩短22分钟。
武汉至广州南仅需3小时17分,长沙南至广州南更是缩短至1小时59分。速度提升不仅意味着时间压缩,更预示着区域经济联系的增强。
结语: 未来铁路建设将沿着提速升级、集约高效和规范管理的道路前进。新一代铁路网络将不仅是连接城市的交通通道,更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载体。
小编认为,尤其在经济受限的情况下,尽量要避免大拆大建,分期分批拆除重建还是长久有效的办法,既能解决就业和带动产业链,又能持续不断的与更先进的产品接轨!
让我们一起关注铁公基的发展规划,欢迎家人们评论转发,@明垣大基建将及时分享给家人们基建信息,做一个正能量的传播者!
来源:倡文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