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身份地位的人热衷纳妾,除了传宗接代,还有两个重要目的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13 17:12 1

摘要:古代社会“男尊女卑”的现象很普遍,有身份地位的男性,家中拥有“三妻四妾”似乎是标配。一些男性即使已经七老八十,走路都颤颤巍巍,但看见年轻貌美的小姑娘依然会两眼放光,会用手中资源和权力如同购买商品一样占有她们。

文·段宏刚

古代社会“男尊女卑”的现象很普遍,有身份地位的男性,家中拥有“三妻四妾”似乎是标配。一些男性即使已经七老八十,走路都颤颤巍巍,但看见年轻貌美的小姑娘依然会两眼放光,会用手中资源和权力如同购买商品一样占有她们。

妻妾成群,是男性身份权力地位的象征,对他们来说,生活在妻妾成群里,既是一种象征身份尊贵的排面,又是满足自己虚荣心的有效手段。

古人为什么热衷纳妾?从思想观念和人性本质的角度来看,主要受三大方面的影响。

其一,传宗接代的传统观念

古今中外,不论身份高低贵贱,传宗接代是所有人,乃至所有动物最根本的观念。尤其是那些贵族和官员,他们对传宗接代的观念更为强烈和执着,以娶妻纳妾之名,来达到广泛的播种之实,把后代像开枝散叶一样繁衍下去。

在他们眼里,一个家族是否兴旺,实力是否强大,跟子嗣数量的多少有绝对关系,他们会想方设法留下自己的香火,以延续家族的荣耀和威望。如果有一天不幸断了香火,也是他们无颜面对列祖列宗之日。

贵族和官员之所以对传宗接代的观念异常强烈,最根本原因是,这类人有庞大的家业需要继承,不愿看到通过先辈数代人打拼积累下来的家业,白白流失掉。

妻妾虽然同属男人的附庸,但是,妾和妻还是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作为正房的妻,在家中地位最高,享有优先生育权。 只有在正房没有能力继续为家中增添香火,或者生不出男孩的时候,妾才有资格为男主人延续香火。

古代规定,女儿是不能继承家业和爵位,必须由男孩来继承。

汉武帝的第一个妻子是陈皇后,地位很尊贵,但由于她一直没有生儿子,最后仍然被汉武帝所废黜。这个约定俗成的规矩,让帝王和贵族的家庭,对生男孩都有一种执念。

通常情况下,妾室的主要作用并不是传宗接代, 她们的主要工作是照顾男主人和正房的生活起居。她们在名义上是小妾,实际上地位比家中的丫鬟高不了多少,说她们是家中地位较高的丫鬟一点都不为过。

在家中,妾室地位低下,基本上没有自由可言,做任何事都要受到男主人和正房的监管。如果主人是蛮横无理之人,那么,妾室将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考古发现的汉代《二年律令》记载,妾在法律上被归入“财产”范畴,只能算作是一种商品,遵循“娶一赠一”的原则,主人可以随意买卖转让,她们大多来自陪嫁过来的丫鬟。

早在先秦时期,诸侯娶妻时,女方都会带来母亲家中的未婚丫鬟作为陪嫁。女方家如果没有丫鬟,就会让自己的妹妹或者侄女作为陪嫁,一起来到男方家里。

一些丫鬟如果表现好,会来事,就有可能被男主人纳为小妾,在身份上晋升一个台阶。

《魏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是曹丕的妻子甄氏劝告曹丕的一句话,原话这样说:昔黄帝子孙蕃育,盖由妾媵众多,乃获斯祚耳。所愿广求淑媛,以丰继嗣。

意思是说,黄帝子孙繁盛,是因为妻妾多的缘故。所以,夫君也应该多纳一些贤淑美好的女子,才能使子嗣旺盛。

可见,从上到下,人们有一个共识,多娶妻妾可以保证多子多孙,多子多福。多子多孙的家庭,家庭兴旺起来的几率更大一些。

其二,象征身份地位

古代贵族和官员之所以热衷纳妾,是因为有律法给背书。毕竟,连皇帝都有三宫六院,嫔妃成群,可以随心所欲地纳妾。而作为给皇帝排忧解难的大臣和官员,当然也可以享有这个特权。只不过,在数量上有所区别。

古代娶妻有非常复杂的流程,而纳妾就简单得多,就跟买东西一样,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就可以。妾除了来自陪嫁,还有战俘、罪犯家庭和穷苦家庭的女孩。

《品令》、《晋令》、《官品令》这些典籍明确规定:一品官、二品官可纳4妾,三品、四品3妾,五品、六品2妾,七品、八品1妾。

明代名臣张居正,最高官职为太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官至一品到二品,所以,他可以光明正大纳妾3——4个,完全符合要求,并不担心违规。

然而,张居正为了显示自己的显赫身份,纳妾并不止4个。历史记载,他有正式名分的妻妾多达七位,包括首任妻子顾氏,二任妻子王氏,三任妻子高氏,以及四位宠妾。

古代贵族和官员可以纳妾多少,都是摆在明面上的,对外人来说,这是最直观的身份标签,普通人不具备这样的权力。

其三,满足生理需求

从人性的角度来讲,喜新厌旧几乎是所有人的本性。一个人的权力越大,实力越强,他的欲望或者说占有欲就越高,古代帝王是这方面最典型的代表。

因权力过大而穷奢极欲的例子,在历史上比比皆是,先不说权势滔天的帝王,如,汉成帝刘骜、晋武帝司马炎、隋炀帝杨广、唐玄宗李隆基、宋徽宗赵佶,都是号称“后宫佳丽三千人”的代表,仅是权高位重的大臣,在这方面也同样毫不逊色。

比如,西汉的张苍,唐朝的韩愈、白居易、元稹,宋朝的张咏,明朝的严世蕃、海瑞,他们一生把纳妾当作延续享乐的常见方式,甚至为了满足妻妾的需求,一些人乱吃补药,最终因暴毙而亡。

来源:鸿鹄迎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