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金九银十的创作旺季,适马(SIGMA)正式发布三款全画幅无反镜头 ——35mmF1.2 DG II | Art、135mm F1.4 DG | Art、20-200mm F3.5-6.3 DG | Contemporary,以 “MADE IN AIZU”
在金九银十的创作旺季,适马(SIGMA)正式发布三款全画幅无反镜头 ——35mmF1.2 DG II | Art、135mm F1.4 DG | Art、20-200mm F3.5-6.3 DG | Contemporary,以 “MADE IN AIZU” 的匠心理念,重新定义大光圈定焦、中长焦人像及天涯变焦镜头的性能标杆。三款新品均基于用户痛点深度迭代,在轻量化、光学精度与场景适配性上实现突破性平衡。
作为本次发布会的焦点,35mm F1.2 DG II | Art 延续了 2019 年初代镜头的传奇基因,却以 “30% 减重、20% 缩短” 的颠覆性设计,彻底甩掉 “巨无霸” 标签。镜头重量从初代 1090g 骤降至 755g(L 卡口),长度缩减至 111.4mm,滤镜口径从 82mm 收至 72mm,首次实现 F1.2 大光圈与紧凑型机身的兼容。
光学层面,13 组 17 片结构新增 4 片双面非球面镜片与高折射率玻璃,在缩小体积的同时,轴向色差校正提升 23%,F1.2 全开时中心锐度较前代提升 15%。MTF 曲线显示,20mm 像高位置对比度仍保持 0.65 以上,边缘画质趋近主摄级表现。双 HLA 浮动对焦系统通过两组独立线性马达驱动,对焦速度较初代提升 40%,配合呼吸效应抑制优化,成为视频创作者的 “浅景深神器”。
值得关注的是,镜头延续了 Art 系列的专业配置:防尘防溅结构、防水防油污涂层、可自定义 AFL 按钮,以及有极 / 无极光圈切换环。适马 CEO 山木和人在发布会上坦言:“我们用 6 年时间解决用户核心诉求 —— 这一次,35mm F1.2 终于可以全天候陪伴摄影师,无论是深夜扫街还是婚礼跟拍。”
作为业内首款 135mm F1.4 全画幅自动对焦镜头,新品以 “柔美虚化 + 锐利细节” 双核心,瞄准人像、静物及星空摄影市场。4 片 FLD 萤石级低色散镜片 + 2 片非球面镜片的豪华配置,不仅消除了大光圈长焦常见的轴向色差,更在焦外呈现出 “奶油般” 的过渡质感。实测 F1.4 全开时,焦外二线性控制优于竞品 20%,主体睫毛纤毫毕现,背景光斑圆润如月光。
轻量化同样是核心突破:通过镁合金与 TSC 复合材料的合理配比,镜头重量控制在 1320g(含脚架环),较同规格竞品轻约 150g。可拆卸阿卡标准脚架环与碳纤维遮光罩(仅重 45g),兼顾稳定性与便携性。双 HLA 对焦系统针对长焦特性优化,0.8 秒即可完成无穷远到 0.85m 的对焦行程,动态抓拍成功率提升 35%。
“135mm F1.4 不是简单的参数堆叠。” 适马称,“我们在镜片排布中引入‘相位差补偿技术’,即使在逆光场景,光斑依然保持圆形,这是适马 F1.4 家族十年经验的结晶。”
作为本次发布会的 “全能选手”,20-200mm F3.5-6.3 DG 以 550g 超轻机身(L 卡口),首次实现 20mm 超广角到 200mm 长焦的 10 倍光学变焦。镜头在 28-85mm 焦段支持 1:2 微距,近摄距离仅 0.165m,既能拍摄建筑广角微距,也可捕捉花蕊细节,打破 “大变焦无微距” 的魔咒。
适马现场展示了三款新镜头的量产版产品。
光学系统采用 4 片双面非球面 + 1 片 FLD+3 片 SLD 的 “9 特殊镜片矩阵”,长焦端 200mm F6.3 时中心解析力达 40lp/mm,远超同规格镜头。超级多层镀膜技术使逆光鬼影抑制提升 50%,实测在西藏高原强逆光下,画面依然保持通透。HLA 高速马达配合优化的镜组配重,变焦全程无 “头重脚轻” 感,视频跟焦平滑如丝。
“这是适马首款 20mm 天涯镜,我们希望它成为旅行者的‘第二机身’。” 产品经理现场演示:收缩至 115.5mm 的镜身可轻松放入单肩包,搭配防尘防溅设计,从雨林到沙漠均可胜任。
三款新品均延续 “MADE IN AIZU” 的严苛品控,核心镜片由会津工厂精密研磨,每支镜头出厂前经过 MTF 全域检测。轻量化背后,是适马对光学材料(高折射率玻璃)、结构设计(双 HLA 浮动系统)及制造工艺(TSC 复合材料)的系统性突破。
35mm F1.2 II 的 72mm 滤镜生态,降低用户滤镜成本 30%;135mm F1.4 的可拆卸脚架环,兼顾三脚架与手持拍摄;20-200mm 的变焦锁定开关,解决 “镜头下滑” 痛点。这些细节印证适马的产品理念:高性能不意味高负担,而是通过技术创新,让创作工具更懂摄影师的需求。
来源:小橘喵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