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碚天生街道“电暖天生”网格党群驿站授牌使用
近日,北碚区天生街道“电暖天生”网格党群驿站授牌仪式在国网重庆北碚供电公司城区供电所举行。该驿站的投运,标志着政企合作在街道社区和电网企业双网格服务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近日,北碚区天生街道“电暖天生”网格党群驿站授牌仪式在国网重庆北碚供电公司城区供电所举行。该驿站的投运,标志着政企合作在街道社区和电网企业双网格服务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围绕“红色铁北·和睦局宅”党建特色品牌,纺织社区织密党群、民生、平安三张网,纺出有归属的幸福里;北八里社区赋能“乐享广播室、红星小剧场、楼头党校”活动阵地,创建有地气的广场里;自卫社区聚焦“新风滋养、民生供养、文娱乐养”工作理念,打造有文化的公园里;劳动社区构
作为全镇主要粮油生产基地的新和村,在今年春耕生产中,村两委迅速响应区农业农村局和镇党委政府的号召,早动手、早抓实、落地迅速。
大家口中的“余书记”,便是余康民。自2008年担任五凌电力有限公司退休党支部书记以来,他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责,将小区90多名退休老党员的组织生活开展得有声有色。
为深入贯彻落实长治市屯留区党群服务中心提质增效工作要求,长治市河神庙乡王墓岭村党群服务中心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以“阵地前移、服务下沉”为抓手,在2025年季节性旱情中主动作为,发挥资源整合、技术推广、议事协商等作用,成为抗旱保耕的“红色堡垒”,生动展现了党群服务
今天是我国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为切实增强社区防灾避险韧性,筑牢基层防线,上午,徐汇区斜土街道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了一场紧张有序的消防逃生演练。
柳东山小区是灵珠山街道柳花泊二社区的拆迁安置小区,2022年9月交付使用后,曾面临居民归属感不强、公共资源管理粗放、服务效能不足等问题。近年来,在街道党工委和社区党委的领导下,小区着力打造“邻聚力·益家亲”党建品牌,通过“三级组织链条”强基、“1335工作法”
“301更新紧急联系人”“801独居老人需关照”“901房子已出租”……5月6日下午,南文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便民服务站副站长陈楚嵘正和社工仔细梳理“民情台账”。
在楼宇的缝隙间,在院坝的烟火里,南岸区海棠溪街道学苑社区党委书记梁诗凤的脚步从未停歇。她用沾满泥土的步履丈量网格,以真情为墨、创新为笔,将党的声音化作春风细雨,浸润社区每一寸肌理。
政策宣讲破冰局,唤醒“冬闲田”生机。去年秋收后,面对大量土地闲置的难题,洪冲村党支部将目光投向油菜种植。村党支部书记带头成立政策宣讲队,挨家挨户走访动员:“政府免费发种子,每亩还给补贴,油菜收了还能种庄稼,土地不歇人也不闲。”党员们用乡音土话算起“经济账”,让
“杨姐,算上这次我站岗的积分,够给我姑娘报上书法课了吧?”近日,家住黄岛街道黑山小区的冯传玉高兴地来到海坛岛街社区为女儿报名参加多彩课堂。“街道推出了‘积分换学分’活动,居民参加志愿服务获得的积分可换成多彩课堂的学分,让孩子在周末能参加书法、乐器等趣味课程。接
全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会议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不断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量,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基层党组织必须坚强,党员队伍必须过硬。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的“一线指挥所”和“前沿先锋队”。近年来,各地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为指引,通过选优配强“领头雁”、实施学历能力“双提升
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主抓手,紧紧围绕“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的理念,以新时代文明实践赋能思想政治工作,真正打通宣传群众、引领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为促进丰乐镇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
劳动创造生活,阅读获取新知。“五一”假期,不少市民选择闹中取静,在河东书房与书香为伴,为自己“充电”,享受知识带来的快乐,度过一个别样的假期。
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以来,大竹县全面推行“院坝会+”工作模式,广泛征求群众对党员干部的意见建议,把群众的诉求作为今后工作的追求。
“叮!”随着手机响起,游客的社交平台自动生成了一条15秒的荔湾漫游Vlog。镜头里,沙面岛欧陆风情建筑与AI绘制的七彩光轨交相辉映,并显示配文“时空折叠的浪漫,此刻与你共享”……
凌晨的冷风里,他们裹紧工装踏上路程;正午的烈日下,他们用汗湿的背影丈量城市的经纬;深夜的路灯下,他们将最后一单送到客户手中……他们是穿梭于大街小巷的“生活速递官”,是风雨无阻的“生活守护者”,更是“敢闯敢拼、能担当善作为”的新时代劳动者,活跃在基层一线的“城市
北京市朝阳区双井街道发挥“13社区”党建品牌2.0紧密联系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优势,推出党建引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管理服务新项目。通过建立一人一册的服务档案、首创12类“兜底服务清单”、提供6类个性化“增值服务”、引入竞争和激励机制等,提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在城市的
走进山寨乡峡滩村,映入眼帘的一台台覆膜机穿梭在平坦的农田间,白色的塑料地膜卷在机器上飞速转动,不一会儿,长长的地膜就被平整地铺在了土地上,为即将播种的玉米筑起了一道道坚实的“保墒增温墙”。农户们也没闲着,跟在覆膜机后面,熟练地用铁锹压土,仔细平整垄沟。阳光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