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名化

污名化辩护人为“死磕律师”,即可正当化办案过程中的违法行为?

出差办案,当地律师告诉我说物业找他们谈话了。因为他们参与的某起刑事案件,据说是公诉机关反映有北京来的律师提出管辖、回避、排非等“死磕几件套”,物业委婉地提示他们不要跟北京来的那些人“搅在一起”。——“物业”这个梗,源自郭德纲于谦调侃同行去举报他们的单位。

律师 污名化 死磕 即可正当化 污名化辩护人 2025-03-28 07:10  1

为什么说压根不存在爱国“生意”这么一说?

昨天一篇文章是有多不要脸的人,才会把爱国说成是“生意”。让一些公知粉殖人恨国党等破了防,于是继续尽情展示它们那不要脸的功夫,在留言和私信中骂我,而有一些中立的同志,也认为我的说法不成立,他们认为就是有人在把爱国做成生意,这里我想对于这些同志说一下,我们应该理清

生意 污名化 爱国者 爱国主义 虫豸 2025-03-26 06:04  3

看这个指标就能判断胖不胖?肥胖的定义都已经改了!

长期以来,作为衡量一个人是否肥胖的最常用指标,BMI可谓尽人皆知。如今,科学家最新达成的共识,撼动了这一金标准的根基。它不再是临床诊断个体肥胖的唯一指标,而是仅用作人群层面的健康风险可选指标。肥胖被正式视为一种慢性疾病,新的分层诊断体系有助于减少体重偏见和污名

肥胖 临床 污名化 bmi 肥胖症 2025-03-24 09:43  2

如何重新定义肥胖?

当前医学诊断肥胖的方法主要依赖于BMI,而BMI并不是衡量个人健康或疾病的可靠指标。报告建议将体脂测量指标(如腰围、腰臀比、腰高比或直接测量体脂量)与BMI结合使用来诊断肥胖,从而降低误分类的风险。报告根据对个体水平的客观疾病指标,提出了两种新的肥胖诊断类别:

肥胖 污名化 bmi obesity 肥胖症 2025-03-19 18:57  4

正视新时代国际舆论战新挑战

日前,长期以“传播民主自由”为名、行意识形态渗透之实的“美国之音”深陷被“封喉”困境。当地时间3月15日,美国国际媒体署下设的国际广播公司“美国之音”负责人在社交媒体上证实,包括他本人在内的“几乎所有”1300名员工已被停职。此前一天,白宫下令削减美国国际媒体

特朗普 污名化 赫尔曼 舆论战 美国之音 2025-03-18 18:17  3

未来我们真的不需要基因技术?

2013年,一张“带鱼鳞的转基因西红柿”图片在朋友圈刷屏。尽管专家反复辟谣“转基因作物不会跨物种转移动物基因”,但这条谣言至今仍在传播。直到今天某某公司用基因技术让两个同性的生下孩子,某某马还修改了孩子的出“厂设置”。我们还在抗拒的东西,别人已经在用了。这揭示

污名化 转基因 垄断 孟山都 基因技术 2025-03-11 05:31  6

李自成被污名化的历史叙事:腐败论的形成与解构

长久以来,"李自成进京后腐化堕落导致失败"的论调被广泛传播,但这种说法实为清廷主导的历史建构。根据顾诚等学者的研究,李自成1644年3月19日进入北京,4月30日撤离,实际驻留仅42天,其中最后10天已陷入军事危机。清军入关后,通过编纂《明史》《贰臣传》等官方

污名化 李自成 腐败论 山海关战役 明季北略 2025-03-11 04:23  6

貂蝉:被污名化的三国奇女子?深扒历史与文学中的“红颜祸水”真相

《三国志》中关于貂蝉的绝对沉默,构成了中国史学最耐人寻味的"在场缺席"。裴松之注引《英雄记》记载的"侍婢"二字,在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时被刻意强化为"董卓婢女",这种春秋笔法的演变轨迹,在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简《编年记》中能找到早期原型——对女性

历史 文学 污名化 貂蝉 三国 2025-03-10 17:43  6

被诋毁的运动员们

但凡有些名声的运动员们都被骂的狗血淋头,有成绩的被骂,成绩差一点的也被骂,赢了骂,输了也骂……尤其是流量高关注度高的几个项目的几位运动员,真是无时无刻不是在被骂,就是在被骂…..

运动员 污名化 小学生 2025-01-26 16:47  8

赵露思官宣复工!“粉丝的支持对于我是温暖的力量”

#赵露思呼吁停止轻视和污名化抑郁症#1月24日,赵露思发文预告次日复工活动,称将在某品牌成都活动现场与大家团聚,也将在直播间和大家见面。她表示,出席公开活动,是希望以此告诉粉丝:粉丝的支持对于她是温暖的力量。此前,赵露思自曝患分离转换性障碍,体重一度降到36.

赵露 污名化 高敏 2025-01-24 17:59  10

云新闻视评丨抑郁不是“矫情”,停止对疾病的“污名化”

有人说:“明星有啥可抑郁的?”这正是对抑郁症的误解。很多人以为,抑郁症就是心情不太好,“矫情”“作”。实际上抑郁症是一种复杂的疾病,受到生物学因素与心理社会因素交织影响,它的症状五花八门,从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到躯体疼痛、睡眠障碍等,严重侵蚀患者的身心健康。

抑郁 污名化 疾病 2025-01-04 22:42  12

为何被精神病的信息很少

在当今社会信息传播极为迅速的时代,“被精神病”的信息却相对匮乏,这一现象背后存在诸多深层次原因。 首先是病耻感在作祟。精神疾病在大众观念里常被污名化,一旦被贴上精神病的标签,无论是患者本人还是其家庭,都会遭受异样眼光和社会歧视。因此,即便遭遇“被精神病”的不公

污名化 公民权利 人格尊严 2025-01-06 06:01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