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城:四大体系聚力 打造平安社区
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12日讯肥城市沙窝社区辖17个商住小区,居民4056户、14226人。社区立足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着力防范化解各类灾害风险,建立网格化应急治理、一体化应急处置、365融合保障、社区应急救援等应急事件处置体系。
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12日讯肥城市沙窝社区辖17个商住小区,居民4056户、14226人。社区立足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着力防范化解各类灾害风险,建立网格化应急治理、一体化应急处置、365融合保障、社区应急救援等应急事件处置体系。
书院赋能,文明生根。今年以来,肥城市整合资源力量,积极构建以“中心引领、社区主体、社会协同”为核心的文化书院建设体系,全力打造群众身边的思想文化教育综合体,织就起覆盖全域、特色鲜明的文化服务网络。
凌晨4点,在安驾庄镇大樱桃交易市场,满载樱桃的农用车驶入场内。果农们将沾着露珠的竹筐搬下车,筐中樱桃颗颗红润饱满,在灯光下泛着水灵灵的光泽。采购商们或用手电筒细看果蒂新鲜度,或与果农商议价格,谈妥后便将整筐樱桃倾倒在分拣台上,红艳艳的果实瞬间堆成小山,分拣工人
肥城市位于山东省中部,隶属于泰安市,东接泰山区,西连平阴县,南邻宁阳县,北靠济南市长清区,是鲁中经济圈的重要节点,素有“中国佛桃之乡”“鲁中宝地”之称。地貌以泰山西麓低山丘陵与康汇河冲积平原为主,牛山国家森林公园、陶山(范蠡隐居地)等山体构成生态屏障;康王河、
“在商厦广场举办招聘活动,既聚人气又接地气。”某餐饮企业负责人指着展台前咨询的求职者说,“不少街坊买菜遛弯顺路来咨询,聊几句就能摸清求职意向,比电话沟通更直接。”多家招聘企业表示,广场聚集了大量周边社区灵活就业群体,尤其适合餐饮、物业等急需灵活用工的行业。
肥城市自古以来就有“君子之邑”的美称,“君子和而不同”“以理服人”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去年以来,肥城市委社会工作部持续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结合“君子文化”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创新打造了“君子之议”基层议事协商品牌,通过统筹多元主体和各方资源,搭建各类议
为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提升员工及广大客户的法律素养,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普法宣传活动的号召,平安产险肥城支公司围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走深走实十周年”的主题,组织开展普法宣传活动。
读书的最大意义,是塑造更好的自己。4月23日是第30个“世界读书日”,近日,肥城各中小学、幼儿园开展了丰富多样的读书活动,努力将阅读的种子播撒在每一个学生心中。跟随我们的镜头走进朝气蓬勃的校园,探寻书香,阅见美好。
春风轻拂,仍裹挟着丝丝凉意。清晨6点,肥城市王庄镇郭辛村党支部书记郭兵,已在彩色土豆种植基地里忙碌开来。放眼望去,成片的薯苗在阳光下翠绿挺拔、长势喜人。
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21日讯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近日,肥城市新城街道桃花源社区收到了一份来自“12345”的特殊工单。这份工单不是咨询诉求,而是一封专程发来的“表扬信”,为网格员赵建莉暖心服务点赞。
日前,泰安市基层文学创作推进会暨马振洪长篇小说《世道人心》研讨会举行。来自山东、天津等地的文学名家、评论家与基层创作者齐聚一堂,研讨本土作家潜心创作成果,积极探索新时代基层文学发展路径,共同见证基层文学创作的蓬勃生机、时代风采。
作为全国百强县(市)和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肥城在2025年以“新型工业化强市”为主线,聚焦民生改善与产业升级,推出一系列重大项目规划。根据肥城市人民政府官网、泰安市发改委等官方发布的信息,2025年全市计划实施重点项目129个,总投资超500亿元,
清晨一大早,种植大户冯伟已经蹲在地头,他伸手拨开绿油油的麦苗,揭开银白色薄膜,底下竟藏着一排排辣椒苗,嫩绿的叶片上还挂着露珠。“这叫‘麦椒套种’,这种模式,3月份用播种机走一趟,辣椒种子、滴灌带、薄膜全搞定,麦子和辣椒和谐共生,各长各的,互不打扰。”冯伟解释道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将其作为保障粮食安全、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洼里村作为安驾庄镇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典型代表,积极探索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路径。近日,记者深入洼里村“一块田”,直击高标准农田建设、先进农机应用、乡村道
“独木不成林,村庄之间应当抱团发力,一个骨干村打头,一群‘兄弟’村跟上,大家处理好利益联结,合力推进乡村振兴。”近日,记者走进肥城市安驾庄镇颜子跨村联建示范片区,颜子片区联合党委书记路墩柱介绍到。
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书籍依然是知识的灯塔,照亮人类前行的道路。杨老师作为一名出版人,深知肩负的责任与使命。励精笃志,以出版为业,不仅是对个人职业的追求,更是对文化传承的承诺和践行。
最美人间四月天。当春风拂过山东省肥城市桃源胜境旅游休闲度假区,数千亩桃林枝头点点飞红,一簇簇桃花浸染山谷。度假区一隅,几个年轻女孩拍照打卡,恰是“人面桃花相映红”的真实写照。
孙伯镇农技人员也没闲着,他们俯身弯腰,不时地与种植户并肩蹲在田边,目光专注地测量着移栽深度,手中的卷尺拉得笔直,嘴里还念叨着:“这深度可得拿捏准咯,直接关系到苗子能不能茁壮成长。”
暮春时节,肥城市仪阳街道办事处国美农场樱桃园迎来丰收季。红如玛瑙、黄似琥珀的大樱桃缀满枝头,果农们穿梭其间采摘装箱,游客们驻足拍照打卡,一派繁忙而喜悦的景象。这里不仅是当地特色农业的“金名片”,更是仪阳街道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农旅融合的生动实践。
随着“智慧农机”的持续推广,现代化农业装备已从最初的少数人“尝鲜”,变为如今农业生产的“标配”。在肥城市仪阳街道,从广袤农田的“空中施肥”,到钢结构大棚内的智能环境调控,科技的力量正推动当地传统农业向高效、绿色、集约化方向加速迈进,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