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士

到底是谁写了那首充满“恶意言论”的诗?

“信息交流更有利于公共领域的形成,因为传递和接受信息的行为培养了人们参与公共事务的共同意识。十四人事件则提供了一个仔细研究这一过程的机会。该事件揭示了那个时代信息社会的运作方式,信息通过口耳相传和承载的诗歌在普通百姓中扩散,不仅十分有效,而且早在互联网出现之前

梅里 孔多塞 教士 博尼斯 贝里耶 2025-08-06 22:07  5

谈话与思想|到底是谁写了那首充满“恶意言论”的诗?

《诗歌与警察》讲述了一个发生在 19 世纪中叶巴黎的“利用诗歌反对朝廷”案件,它被称为“十四人事件”。“信息交流更有利于公共领域的形成,因为传递和接受信息的行为培养了人们参与公共事务的共同意识。十四人事件则提供了一个仔细研究这一过程的机会。该事件揭示了那个时代

梅里 孔多塞 教士 博尼斯 贝里耶 2025-08-06 15:13  3

福柯丨主体与权力

我首先要说说过去的二十年里我的工作的目标。这一目标不是要去分析权力现象,也不是要抛弃这样一种分析的基础。我更多地想努力写出我们的文化中那些将人的存在主体化的不同模式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视角下,我研究了将人的此在转变成主体的三种对象化模式。

福柯 教士 辖治 什么是启蒙 对象化 2025-03-12 13:05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