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空的文学与心灵之旅 | 纪录片《百年巨匠-林语堂》导演阐述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能用英文写作并产生全球影响力的作家并不多见,林语堂无疑是其中最杰出的作家之一。早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他就以《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等著作架起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他不仅一位杰出的文学家、翻译家,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他的文字充满智慧与幽默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能用英文写作并产生全球影响力的作家并不多见,林语堂无疑是其中最杰出的作家之一。早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他就以《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等著作架起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他不仅一位杰出的文学家、翻译家,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他的文字充满智慧与幽默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许多杰出的思想家和科学家为人类的认知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在这些璀璨的星辰中,尼古拉·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us)无疑是最为耀眼的一颗。他的日心说不仅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理解,也为后来的科学革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
在浩瀚的华夏文明长河中,中国书法,犹如一曲跌宕起伏的交响乐,以其独特的旋律和深邃的内涵,诉说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与审美情怀。它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历史的风吟,文化的回响,艺术的绽放。追溯其发展历程,仿佛步入了一条蜿蜒曲折的时光隧道,每一砖一瓦,每一笔一划,
梅兰芳(1894—1961),名澜,字畹华,祖籍江苏泰州,生于北京。享誉世界的中国戏曲艺术大师。8岁学戏,10岁在北京广和楼登台演出《天仙配》。15岁搭喜连成班,当年秋,艺名改为“梅兰芳”。1911年北京各界举行京剧演员评选活动,梅兰芳名列探花。曾应邀赴日本、
来聊聊一个历史人物——朱熹。他可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尤其是在理学方面。他的名字在书本上出现频率很高,很多人都知道他是宋代的一个大儒,但他到底有什么了不起的呢?
刘海粟(1896—1994),名槃,字季芳,号海翁,江苏常州人。现代杰出画家,美术教育家。1912年,与乌始光、张聿光创办上海图画美术院(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前身)任首任校长。首创男女同校,得蔡元培等学者支持,采用人体模特儿和旅行写生。1949年后任南京艺术学院院
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生于天津。杰出的现代话剧剧作家。幼年在家塾读书。1925年加入南开新剧团。1928年考入南开大学政治系,1930年转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4年在河北女子师范学院外文系任教。1936年应邀到南京戏剧专科学校任教。抗战
本周,2025年的阿贝尔奖得主正式公布,78岁的日本京都大学教授Masaki Kashiwara(柏原正树),凭借在代数分析和表示论领域做出的基础贡献(特别是D-模理论和晶体基领域的开创性成就),拿下了号称数学界诺贝尔奖的阿贝尔奖,也成为首位来自北美、欧洲或以
2024年初,美国法院解封的"爱泼斯坦名单"犹如一枚深水炸弹,炸出了政商名流与娱乐明星背后不为人知的暗网。当霍金的名字赫然在列时,全球舆论瞬间沸腾——这位用智慧触摸宇宙的渐冻症斗士,为何会与性侵少女的"萝莉岛"产生交集?是科学神话的崩塌,还是另有隐情?
林风眠(1900—1991),原名凤鸣,广东梅县人。近现代画坛大师、艺术教育家、中国美术学院创始人。1919年留学法国,先后在第戎美术学院、巴黎高等美术学校学画。1925年回国,任北平国立艺术专门学校校长。1928年,在杭州主持创办国立艺术院,任首任院长兼教授
刘宗超,道号三锦道长,出生于山东青岛的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家中那浓郁的文化氛围便如春雨般,悄然润泽着他的心灵。在长辈们的言传身教下,他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被悄然点燃,尤其是对充满神秘色彩的玄学,更是展现出超乎常人的浓厚兴趣。家中珍藏的祖传刘伯温奇门遁甲风水古籍,就
翻开课本,张衡、毕昇、钱学森、邓稼先、袁隆平、屠呦呦……这些写入其中的闪亮名字,将科学火种植入一代代学人血脉,构筑起成长路上的精神底色。北京市科协推出“课本里的科学家”专栏,聚焦中小学教材中提及的科学先驱,带您走近那些孩子们在教室“遥望”的身影——他们或仰望星
鲍罗丁四重奏由莫斯科音乐学院(现今莫斯科国立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简称“柴院”)的四名学生在1945年组建,是当今为数不多的建立后从未中断的室内乐团之一。
纪录片《百年巨匠——林语堂》通过精心构思的镜头和言简意赅的叙述,形象生动地展示林语堂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生活画卷,讲述其如何一步步成为蜚声中外的作家、翻译家,深层次探索一代大师的心灵世界。
荀慧生(1900—1968),字慧声,号留香,艺名白牡丹,祖籍河北东光。京剧表演艺术家,荀派艺术创始人。幼年家贫无以生计,被卖予小桃红梆子戏班学戏。1910年随师进京,先后搭庆寿和、义顺和、鸿顺和等梆子班。1918年与刘鸿升、侯喜瑞、梅兰芳等开始合作。1949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从23岁发表划时代D-模理论,到如今78岁荣膺阿贝尔奖,柏原正树用毕生的努力诠释了数学之美。
从23岁发表划时代D-模理论,到如今78岁荣膺阿贝尔奖,柏原正树用毕生的努力诠释了数学之美。
从23岁发表划时代D-模理论,到如今78岁荣膺阿贝尔奖,柏原正树用毕生的努力诠释了数学之美。
林语堂(1895-1976),出生于福建漳州,原名林和乐,后改名林玉堂、林语堂,世界知名作家、学者、翻译家。林语堂是《百年巨匠·国学篇》的重要人物,一生以“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为襟怀,成功地将“中国”推向世界,让世界了解真实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