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空间望远镜“SPHEREx”开启巡天任务
美国航天局5月1日表示,其最新发射的空间望远镜“SPHEREx”当天正式开启为期两年的巡天任务,每天将拍摄约3600张图像,绘制全新宇宙三维图谱,帮助人类探索宇宙演变、银河系生命起源等问题。 这台代号“SPHEREx”的空间望远镜全称为“宇宙历史、再电离纪元光
美国航天局5月1日表示,其最新发射的空间望远镜“SPHEREx”当天正式开启为期两年的巡天任务,每天将拍摄约3600张图像,绘制全新宇宙三维图谱,帮助人类探索宇宙演变、银河系生命起源等问题。 这台代号“SPHEREx”的空间望远镜全称为“宇宙历史、再电离纪元光
在地球之外宇宙中的某个角落里,是否可能存在其他的生命?这是人类长期以来希望回答的问题。天文学家除了在太阳系内的行星和卫星上进行搜索外,也把视线投向了系外行星。借助于不断进步的探测手段,他们发现某些系外行星可能显露出生命存在的迹象。
天文学家近日揭示了一项令人瞩目的发现:一个由超大质量黑洞驱动的类星体,可能在早期宇宙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帮助点亮了那个时代的黑暗。这一发现不仅加深了我们对宇宙早期阶段的理解,还引出了关于黑洞成长速度的新疑问。
根据本周三发布在《天体物理学杂志通讯》上的一项最新研究,科学家利用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获得了一项可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发现:在一颗系外行星的大气层中探测到了地球上只有生物过程才会产生的一些气体的“化学指纹
2米口径射电/毫米波望远镜——“三峡南极眼”,已成功部署于南极中山站,实现我国在南极中山站的首次射电天文观测。近日,三峡大学联合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上海师范大学在湖北宜昌公布了这一信息。
如今的我们,在忙碌的生活旋涡中打转,在堆积如山的工作里埋头苦干,你是否曾在某个瞬间,停下匆忙的脚步,抬头仰望那片亘古不变的苍穹,让疲惫的心灵得到抚慰,重拾宁静?尼尔·泰森的全新力作《宇宙发现之旅》就是这样一本能让读者从地球出发,直抵浩瀚宇宙边缘的新书。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与韩国天文与太空科学研究院于3月12日成功发射了“SPHEREx”空间望远镜。发射于当地时间中午12:10在加利福尼亚的范登堡太空军基地进行,搭载的是SpaceX的猎鹰9号火箭。
美国传奇天体物理学家尼尔·泰森将带我们乘坐宇宙飞船,飞离地球表面,冲出大气层,追逐光的速度、时空的本质,探访太阳系和银河系邻居,揭开星际间的神秘面纱。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科学家首次3D打印出功能性人类脑组织,它可以像传统脑组织一样正常生长并发挥作用。相关研究成果2月1日发表于《细胞-干细胞》。
2024年,全球科学研究向极宏观拓展、向极微观深入、向极端条件迈进、向极综合交叉发力,技术创新进入前所未有的密集活跃期。全球科研向“四极”前沿突破人类认知边界,有望助力未来提升生产力,增进人类共同福祉。
回顾2024年全球科学研究的轨迹,向“四极”前沿发展的态势尤为清晰。仰观宇宙之大,太空探索掀起新高潮;俯察细微之妙,基因编辑技术开辟攻克顽疾新篇章;纵横天地之阔,深地深海留下人类探索印记;跨学科融合之广,人工智能多点开花推动创新浪潮。
回顾2024年全球科学研究的轨迹,向“四极”前沿发展的态势尤为清晰。仰观宇宙之大,太空探索掀起新高潮;俯察细微之妙,基因编辑技术开辟攻克顽疾新篇章;纵横天地之阔,深地深海留下人类探索印记;跨学科融合之广,人工智能多点开花推动创新浪潮。
回顾2024年全球科学研究的轨迹,向“四极”前沿发展的态势尤为清晰。仰观宇宙之大,太空探索掀起新高潮;俯察细微之妙,基因编辑技术开辟攻克顽疾新篇章;纵横天地之阔,深地深海留下人类探索印记;跨学科融合之广,人工智能多点开花推动创新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