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央行仍有加息可能,经济与通胀因素成关键考量
据日本总务省公布的最新数据,3月份日本国内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3.6%,连续36个月保持在日本央行2%的目标之上,3月份日本核心CPI同比上涨3.2%,连续43个月徘徊在远离政策目标的高位。
据日本总务省公布的最新数据,3月份日本国内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3.6%,连续36个月保持在日本央行2%的目标之上,3月份日本核心CPI同比上涨3.2%,连续43个月徘徊在远离政策目标的高位。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无论是20世纪70年代Arthur Burns在面对滞胀威胁时将利率维持在过低水平,还是90年代Alan Greenspan对互联网泡沫的反应不够迅速,抑或是Ben Bernanke在2008年金融危机前将次贷房价视为“可控”而不降息,美联储领导人长期以来一直
食品CPI环比微升,同比增速微负。4月食品CPI环比增长0.1%;同比下降0.2%,仍然微负(图表3)。燃料价格继续下跌。4月交通工具燃料价格环比下跌2%,同比跌幅扩大至10.2%(图表4)。过去两个月,燃料价格同比跌幅明显加大,拖累CPI。
当下物价持续上涨让不少家庭犯愁。作为小镇居民,通过以下因地制宜的方法,完全可以在不降低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守护钱袋子。我将从吃穿用度到医疗教育,用真实案例手把手教你应对策略。
当地时间5月7日,美联储在结束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后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维持在4.25%至4.50%之间不变。这是自今年1月份和3月份会议以来,美联储连续第三次决定维持利率不变。这一决策看似波澜不惊,却暗含当前美国经济在通胀韧性、政治压力与增长隐忧之
当地时间5月7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维持在4.25%至4.50%之间不变。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持续的关税可能导致通胀上升,经济增长放缓和失业率上升。#首批受高额关税影响的货船到美国了#US Fed
北京时间5月8日凌晨,美联储议息会议宣布保持基准利率不变在4.25%-4.50%,与市场预期一致。鲍威尔在会后声明中表示美国经济仍稳健运行,但强调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剧。
在全球贸易紧张情绪升温、美联储释放经济下行与通胀风险上升信号的背景下,美股主要指数周三震荡走高。美联储如期维持基准利率不变,但会后声明和鲍威尔主席讲话显露出更强的鹰派基调,表示当前政策需要密切关注数据,不能草率决策。
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挑战之一是通货膨胀,特别是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初期,两位连续的美国总统——吉米·卡特和罗纳德·里根——发现自己难以完全解决这一问题。这一时期通常被称为"大滞胀",特点是高通胀率与高失业率并存,对普通美国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探
如今的美国,深陷重重困局之中,2025 年第一季度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环比萎缩 0.3% ,进口激增致使贸易逆差扩大,“抢进口” 现象突出。与此同时,核心PCE物价指数同比增长 3.5%,呈现出 “低增长 + 高通胀” 的棘手态势。2025 财年首季联邦赤字更超7
1)从经济增长/劳动力市场的角度而言,美国劳动力市场继续保持稳健,降低短期降息紧迫性——4月单月新增非农17.7万人(存量增速1.19%),缺口719.2万(空缺率4.2%低位),薪资增速+4.1%(周薪)。需要关注的是4月景气指数回落对于预期的影响。
在特朗普关税政策混乱推进之际,美联储面临一个棘手局面:是选择遏制通胀、维持高利率,还是应对经济放缓、转而降息?无论如何选择,结果都可能代价高昂。
现在是2025年5月6日早上8点34分,你刷到这篇推送不是偶然——那些在坟头哭湿三包纸巾的人,你们中元节烧的纸钱可能都被死人拿去交罚款了!
当美国衰退逐渐成为共识后,其关税通胀存在高估的可能。尤其是当前和2018年在多个维度已不存在可比性:关税带来了明显的金融通缩,且陡增的关税很难由任何一方独自承担。
一位经济学家警告称,因中美贸易战而可能涌入澳大利亚的中国商品,不仅不会是价格低廉的“折扣货”,反而可能价格更高,这将加大澳洲央行(RBA)控制通胀的难度。
据 Donya-ye Eghtesad 经济报纸周六报道,伊朗经济已进入未知领域,因为官方数据证实该国正在经历最长的持续高通胀期,物价连续七年每年上涨 30% 以上。
周三,澳洲统计局(ABS)公布最新数据显示,3月季度总体通胀率稳定在2.4%,达四年低点。
周三公布的新数据显示,美国第一季度经济增长放缓且通胀加剧,这让美联储陷入了两难境地。这种情况最终可能会迫使美联储在实现充分就业和维持物价稳定这两大目标之间做出抉择。
阿根廷华人在线布宜诺斯艾利斯4月28日讯据布宜诺斯艾利斯市政府最新公告,首都各类公共交通票价将于本周四(5月1日)起全面上调5.7%,涨幅超过三月份公布的通胀率两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