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空间焕新,为书香社会增添活力
视频里的这个立体书库,深18米,分为5个书库,每个书库可存放7万多个箱子,每个箱子可存放约50册图书,总体存书量已达400万册。更为“硬核”的是,15台全自动堆垛机纵贯地下三层到地上一层的文献准备区,能实现全自动图书分拣和垂直调阅。从全馆数百万册纸本文献中调取
视频里的这个立体书库,深18米,分为5个书库,每个书库可存放7万多个箱子,每个箱子可存放约50册图书,总体存书量已达400万册。更为“硬核”的是,15台全自动堆垛机纵贯地下三层到地上一层的文献准备区,能实现全自动图书分拣和垂直调阅。从全馆数百万册纸本文献中调取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华声在线策划推出“X书人”系列报道,对话守护典籍的“管书人”、传播智慧的“卖书人”、匠心独运的“做书人”等,讲述普通人与书的故事,探寻书籍背后的温度与力量。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作为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的深圳,阅读已镌刻至城市的基因之中。而每年的世界读书日,深圳都会发布一系列的阅读数据,如“书香深圳”测评结果报告、“图书馆之城”阅读报告等,持续观测深圳城市阅读建设与推进工作,洞察读者阅读习惯和需求的变化。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阅读的形式、内容和场景变得更加多样化、普及化和便捷化。然而,许多高中被应试教育的浪潮裹挟,阅读往往被视为一种“奢侈品”而非学习的必需品,图书馆也常常被闲置,成为校园里被遗忘的角落。高中本应是知识探索的黄金时期,却逐渐变为阅读的“荒漠”。
近日,社交平台小红书上一篇题为《求深圳地铁10号线照片》帖子突然火了,发帖的是一位山西网友张女士,帖子内容很简单:“深圳地铁10号线的站名是我姥爷写的,但他从没去过深圳……想收集站名照片给他看看!”没想到,这样一条普通的网帖,一下子点燃了深圳网友的热情。
杭州孔庙碑林坐落在杭州市吴山脚下,陈列碑帖刻石近500件,时代跨越唐代至民国,包括科技、书法、绘画、宗教等各类石刻文献,形成一座蔚为大观的“石质书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