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内部99%都是由虚无构成,为何宇宙万物看起来是实体的?
在微观世界的神秘领域中,原子作为物质的基本构成单元,其内部结构充满了令人惊叹的奥秘。我们所熟知的原子,尽管在微观尺度下已极其微小,直径大约仅为 10 的负 10 次方米,然而其内部却蕴含着巨大的空间。若将原子比作一座宏大的足球场,原子核便宛如位于球场中心的一只
在微观世界的神秘领域中,原子作为物质的基本构成单元,其内部结构充满了令人惊叹的奥秘。我们所熟知的原子,尽管在微观尺度下已极其微小,直径大约仅为 10 的负 10 次方米,然而其内部却蕴含着巨大的空间。若将原子比作一座宏大的足球场,原子核便宛如位于球场中心的一只
2012 年,继历史性地发现希格斯玻色子之后,研究人员利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 (LHC)——位于瑞士日内瓦附近的欧洲粒子物理实验室的主要粒子加速器——将目光投向了一项更为艰巨的任务。他们旨在探索粒子物理标准模型之外的东西。该模型对基本粒子及其作用
在粒子物理学的标准模型中,四种基本力被认为是物质与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基础,其中包括引力、电磁力、弱力和强力。传统上,电磁力和弱力是被认为两种截然不同的相互作用力,它们在性质和作用方式上有着明显的不同:电磁力主要作用于带电粒子,具有无限长的作用范围;而弱力则主要
Tulika Bose、Philip Burrows和Tara Shears与 Michael Banks 谈论 2012 年发现希格斯玻色子,以及下一个大型粒子对撞机将如何加深我们对它特性的理解。
微观粒子的质量起源是现代物理学中最具挑战性和深刻性的问题之一。质量作为物质的一种基本属性,早在经典力学时代就被认为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主要通过其惯性和对引力的响应来表现。然而,随着20世纪物理学的发展,特别是相对论、量子力学和粒子物理学的突破,微观粒子的质量起源
在瑞士和法国边境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总部,一场关于粒子物理学未来的战斗正在进行。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领导人希望在这里建造地球上最大的机器:一台巨大的粒子加速器,将于 2070 年投入使用,届时该实验室目前的旗舰设备大型强子对撞机 (LHC) 将相形见绌。
粒子物理学作为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致力于研究宇宙中最基本的构成成分及其相互作用。标准模型(Standard Model, SM)是描述这些基本粒子及其相互作用的理论框架。自20世纪中期以来,标准模型的形成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涉及到大量的实验验证和理论突破。本
粒子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基本构成和相互作用的科学领域。在标准模型中,粒子通过各种相互作用相互连接,组成了宇宙中的所有物质。希格斯机制是标准模型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它提供了解释粒子质量起源的理论框架。希格斯机制不仅在理论物理学中具有深远意义,而且通过实验验证也揭示了
很难描述这段十分钟的预告说了些什么,小岛秀夫的剪辑功力确实牛逼,让人感觉内容多得仿佛看了部电影,但同时又保留了悬念,且丝毫没有剧透,和现在许多仆街商业大片预告=电影概括的路子形成鲜明对比。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下一任总干事、英国剑桥大学实验粒子物理学教授马克・汤姆森(Mark Thomson)在采访中发表了令人瞩目的观点:人工智能将彻底改变基础物理学,为人类了解宇宙命运打开一扇全新的窗口。
先进的人工智能(AI)正在深刻改变基础物理学,特别是在粒子物理领域。CERN即将迎来的总干事马克·汤姆森教授强调,机器学习推动了重大进展,预计将与谷歌DeepMind在蛋白质结构预测方面的诺贝尔奖成果相媲美。在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上,新的策略正在识别极其罕
这种相互作用可以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来理解:如同游泳者在水中前行,不同的粒子会感受到不同程度的阻力,从而获得各异的质量。正是希格斯场的存在,赋予了物质质量,为我们所熟知的世界构建提供了关键要素。经过漫长的科研历程,2012年,在大型强子对撞机中,希格斯玻色子终于
物质的本质研究揭示了一个令人惊奇的事实,即几乎所有事物都由虚空构成(近乎99%的空间是空的)。无论是你、我,还是遍布宇宙的万物,似乎都悬浮在一片虚无之中,宛若石块漂荡在广阔无垠的宇宙海洋。但是,究竟是什么促使那些微小的物质粒子聚合成形呢?必定存在某种力量,让粒
我们已经发现了五种基本力:电磁力、强核力、弱核力、希格斯力和引力。前四种力都由量子场理论中的已知玻色子来介导,比如光子、胶子以及 W 和 Z 玻色子。
2024年,我们认识了许多人,也与许多人告别。《赛先生》的“逝者”栏目,回顾了六位伟大头脑的人生经历。这些记录并不全面,只是他们一生的很小一部分。面对离别,在缅怀他们的同时,我们可能也会对照想起,自己这一生想要如何度过。
在广袤的宇宙中,存在着许多令人着迷的奥秘,其中光速和粒子速度便是科学家们不断探索的重要领域。光速,作为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物理概念,一直是科学界研究的焦点。
希格斯场的概念诞生于 20 世纪 60 年代。那时,物理学家们提出了 “电弱统一理论”,试图将电磁力与弱核力合二为一。这两种看似迥异的力,实则是同一种基本力的不同表现形式,就如同水能够以液态、固态(冰)或气态(水蒸气)的形式存在。
在宇宙的奥秘中,光速的特质与我们日常生活体验形成鲜明对比,这是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以低速运动为主的世界,而在这样的世界里,光速的领域似乎遥不可及。
刘音于2012年入职上海交通大学,长期从事李政道人物研究、科普展览策划。
教育部继启动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又称“2011计划”)之后,又印发了《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计划》。据报道,前者主要立足于对协同创新中心研究方向上的分类支持,侧重国内各个创新主体之间的协同;后者则是一种国际协同,侧重与国际创新力量的合作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