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展厅、非遗手作、沉浸式体验……虹口文化展圈粉北京观众
作为2025年第二期中华优秀文化体验项目的核心内容,这场为期4天的展览以“沉浸式文化体验+互动式历史课堂+创新性科技融合”为特色,全方位展现虹口在城市发展、红色传承与民族团结中的独特魅力,吸引数百名观众共赴“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文化之约。
作为2025年第二期中华优秀文化体验项目的核心内容,这场为期4天的展览以“沉浸式文化体验+互动式历史课堂+创新性科技融合”为特色,全方位展现虹口在城市发展、红色传承与民族团结中的独特魅力,吸引数百名观众共赴“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文化之约。
作为2025年第二期中华优秀文化体验项目的核心内容,这场为期4天的展览以 “沉浸式文化体验 + 互动式历史课堂 + 创新性科技融合”为特色,全方位展现虹口在城市发展、红色传承与民族团结中的独特魅力,吸引数百名观众共赴 “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文化之约。
5月21日晚上,贵阳青云市集灯火通明,一场充满烟火气的直播在此上演。360创始人周鸿祎化身“体验官”,乘坐复古小火车穿梭市集,并通过线上直播带领网友云游贵州非遗文化、品味地道美食。
说到青云市集,它是贵州人自己的夜间赛博世界,市集里劲道爽滑的肠旺面;外酥里嫩的豆腐圆子;焦香麻的但家香酥鸭,意外默契的黄瓜牛奶冰浆;混搭出圈的水果豆花;香甜浪漫的玫瑰冰粉......
确实,买什么饰品、穿何种风格的衣服、喜欢哪个颜色,取决于个体的偏好和市场的供给。但是,这只是这件事的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大多数的选择都会进入社会生活,接受他人之镜的评判。我们的社会尤其是大都市的陌生人社会,已经对这件事有很高的包容度。不过即便躲得过陌生人的眼光
当最后一支方阵的笙歌消散在贵阳街头,那些跃动的银饰、翻飞的蜡染与山歌的余韵,仍在无数人心中荡起涟漪。5月18日,3600人载歌载舞的贵州民族团结大巡游,让贵州的山川血脉与民族魂魄化作“流动的史诗”。
近年来,三都县用活各方力量资源,立足政治引领制高点,夯实服务保障支撑点,找准招商引资“着力点”,聚焦践行公益“闪光点”,多点发力激活民营经济发展“一池春水”。
该校非遗记译与传播中心自2019年成立至今6年,足迹遍及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调研77项非遗,走访107个非遗调研点,与百余位非遗传人及40多家政府机构达成合作,用多语种方式传播非遗文化。
水书秘符,被誉为“世界上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 ,其中隐藏着水族人民对自然、宇宙和人生的独特认知。陈卓璇面对这些神秘符号,起初满脸困惑,虚心向老师请教翻译。当得知附近有水书字典时,她灵机一动,拉着搭档前去对应查找破解。
在贵州省黔南州三都水族自治县,世代传承着一种独特的艺术瑰宝——水族马尾绣。这项以马尾为筋骨、丝线为血脉的古老技艺,被专家誉为“刺绣中的活化石”,于2006年5月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华文明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2023年的夏天,贵州榕江县一个原本普通的乡村足球场,超过五万名观众从四面八方涌来,把球场围得是里三层外三层,连周边的山坡上、小道旁都站满了人,热情几乎要将整个场地撑破。大家都在翘首以盼,等着看这场由乡亲们自己捣鼓出来的“村超”联赛。
近日,北京751D·PARK大厅的镁光灯下,一场独特的时装秀点燃中国国际时装周:72岁苗族老人肩挑竹编背篓,身着苗绣盛装的5岁孙女端坐其中,马尾绣百褶裙摆随步伐翻涌,银饰撞击声与电子乐交织。
3月24日,记者从2025年黔南州生态移民工作现场推进会暨移民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获悉,近年来,三都紧紧围绕就业增收这一主题,充分发挥产业和项目的主导作用、企业的主体作用,抓牢改革创新、招商稳商、项目保障、技能培训等关键环节,抓实政策支持、帮扶
“最近正在忙着研发文创产品,把马尾绣和耳环吊坠、手镯、发簪等结合起来,这是今年的主打方向。”2月21日11时30分许,记者联系上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最美贵州绣娘”、三都自治县马尾绣传承人杨妹时,她正在工作室里忙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