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极邀你,一起寻找消失的「附近」
当快递柜取代了邻里借酱油,当小区群聊替代了门口寒暄,我们突然发现,那些曾经温暖人心的“附近”正在悄然消失,信任的微光越来越暗淡……这不禁让我们思考:当信任变得弥足珍贵,该如何重建自己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
当快递柜取代了邻里借酱油,当小区群聊替代了门口寒暄,我们突然发现,那些曾经温暖人心的“附近”正在悄然消失,信任的微光越来越暗淡……这不禁让我们思考:当信任变得弥足珍贵,该如何重建自己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力量能穿透命运的阴霾,有一种坚守能点亮生命的微光。易春红,作为一名公益路上的点灯人,用十五年如一日的执着与热忱,为特殊儿童撑起一片晴空,更以党员的热忱织就社区温情之网。
2025年,东城区48名来自社区治理、公共服务、教育医疗、科技创新、文化艺术等领域的劳动者荣膺“北京市劳动模范”“北京市先进工作者”称号。从社区书记织密民生服务网络,到环保先锋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从教育领航者重塑人才培养模式,到非遗匠人传承千年技艺;从基层民警守
人间四月芳菲尽,五月星河照初心。在第114个国际护士节来临之际,让我们翻开专栏画卷,聚焦望都护理人的动人篇章。她们是提灯的使者,以南丁格尔的誓言照亮生命之路;她们是健康的卫士,用专业与温情构筑起守护群众的坚固防线。让我们一同走进这群白衣天使,感受护理工作者的责
微光虽不耀眼✨ 却足以照亮孤独的漆黑 他人之愿达成的快乐🌹 是一种爱也是DIMOO收到的最好的生日礼物 🕒2025年5月14日-5月20日 DIMOO愿-繁花之尾、DIMOO愿-云霓之翼、DIMOO攀缘-枕边的微光 加持DIMOO八周年,参与活动有机会获得
在卓尼这片被洮河水浸润的土地上,总有一束微光执着地追随着时代的脉搏。她是镜头后静默的观察者,是稿纸上炽热的书写者,更是千万个平凡故事里的追光人。当新媒体浪潮席卷而来,她以笔为桨逆流而上;当基层沃土呼唤记录者,她以脚为犁深耕不辍。她是卓尼融媒记者梁红芳——新媒体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人生之路,多有崎岖坎坷,我们皆曾如困于寒夜旷野之人,迷茫、焦虑、痛苦,愤世嫉俗却又不知所措。
晨光初绽,社区广场上,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正耐心地教老人使用智能手机;夕阳西下,“共享奶奶”牵着放学的孩童,一路欢声笑语。这些看似平凡的日常场景,正是“微光行动”在城关镇结出的累累硕果。城关镇创新打造“微光行动”品牌项目,探索推行“一制四微”工作法,以点点志愿微
护理工作是卫生健康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防病治病、抢救生命、促进健康、减轻患者病痛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青岛市护理事业迈上新台阶,注册护士总数超过6.1万人,他们成为推进健康青岛建设的坚实力量。
2025年3月12日,武汉交通职业学院交通工程学院北斗星志愿服务队与第三学生党支部的学生党员们,走进武汉市第一聋哑学校,开启“用爱点亮无声世界”志愿帮扶活动,让雷锋精神在指尖绽放别样光彩。
“滴答——滴答——”吊瓶里的药水在晨光中折射出细碎的光,李春燕盯着输液管的眼神专注而温柔。走廊尽头传来孩子的啼哭声,她快步走过去,白大褂在水泥地上扫出轻微的沙沙声。这是2025年护士节前夕,贵州从江县大塘村卫生室里最寻常的一幕,却藏着一段跨越二十年的“生命守护
在兴寿镇辛庄村,一家名为“心迪咖啡”的咖啡馆,悄然成为村民口中的“宝藏地”。主理人董艳华热情友好,是入驻辛庄村的创客之一,咖啡馆环境整洁舒适,是一个可以让人放松并享受阅读、工作或音乐的地方。
"谢谢你操心啊!"——这句17年前废墟上的朴素对白,今天为何仍让千万网友泪目?当央视记者李小萌在汶川地震17周年之际,再度发布与朱大爷的完整相遇视频,短短几小时便冲上热搜榜首。这位逆行者早已离世,但他的背影却成为中国人共同记忆中的精神图腾。
2025年,东城区48名来自社区治理、公共服务、教育医疗、科技创新、文化艺术等领域的劳动者荣膺“北京市劳动模范”“北京市先进工作者”称号。从社区书记织密民生服务网络,到环保先锋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从教育领航者重塑人才培养模式,到非遗匠人传承千年技艺;从基层民警守
东部战区总医院组织陈声容、张利岩、成翼娟等5位“南丁格尔”与护士们分享护理前沿理念、职业心得及获奖背后的暖心故事,通过榜样力量激励千余名护理人员传承奉献精神。
在阳光普照的每一个角落,微光行动如同涓涓细流,汇聚成温暖人心的海洋。一直以来,湖北体彩的代销者和工作人员以满腔的热情和不懈的努力,将公益的种子播撒在荆楚大地。
52岁的郑志军纵身跃入5米深潭,救起了不慎落水的女游客,激荡起浙中大地的层层暖流。“作为一名金华人,孟祥斌的精神一直刻在我的脑子里。”事后,这位平民英雄的朴素告白,让人不禁回想起近18年前孟祥斌在城南桥上纵身一跃的义无反顾。从跃入婺江的孟祥斌,到在深潭托举生命
连日来,罗塘街道各社区围绕“劳动创造幸福,志愿传递温暖”主题,积极开展庆“五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用暖心服务传递城市温度,以实干奉献诠释劳动之美。
铁门开合的声响是青春的节拍,监控屏幕的微光是深夜的星火。当同龄人在霓虹灯下追逐自由的风,我们选择将青春融进高墙的坚守——你说这样的青春单调吗?那些在AB门旋转中流转的四季,在监舍走廊踏出回响的脚步,早已把“平安”二字刻成青春里最踏实的年轮。
63岁的残疾人梁先生,在三轮车抛锚、风雨交加的困境中,得到了三位素未谋面的路人帮助。外卖小哥、路过青年、中年大叔,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是在路过时停下脚步、伸出援手,却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凡人小事中蕴含的暖心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