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丨“美国效应”冲击澳加选举
澳大利亚联邦选举日前落幕。这是继加拿大之后,又一主要西方国家举行大选。这两场西方主要国家的选举,不约而同地受到“美国因素”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是极具反讽意味的“逆向”冲击——理念与美国现行政策相似的政党,都最终败选,而誓言与特朗普政府抗争到底的政党参选人都彻底扭
澳大利亚联邦选举日前落幕。这是继加拿大之后,又一主要西方国家举行大选。这两场西方主要国家的选举,不约而同地受到“美国因素”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是极具反讽意味的“逆向”冲击——理念与美国现行政策相似的政党,都最终败选,而誓言与特朗普政府抗争到底的政党参选人都彻底扭
Peter Dutton,这位一度被视为政治新星的议员,在2007年首次尝到反对派的滋 味,那年Howard政府失去执政权。
在人工智能(AI)生成图像和视频的时代,眼见不再为实,这对新西兰及其他地区的选举产生影响。政治家和专家正在警告选民,不要自动相信他们所看到的内容是真实的。利用AI生成用于误导或传播虚假信息的图像或视频的深度伪造技术,在去年的选举中已被使用。美国总统竞选初期,在
主要反对党联盟党的领袖达顿,则遭遇了史无前例的惨痛失败,他甚至连自己的国会议席都没有保住。
5月3日,澳大利亚如期举行联邦议会选举。尽管官方正式计票结果需要数日才能出炉,但澳选举委员会当晚发布的初步计票数据预计,执政的中左翼工党将获得众议院150个席位中约85席,从而单独过半胜选。中右翼联盟、主要反对党“自由党-国家党联盟”(LNP,简称“联盟党”)
澳大利亚联邦选举日前落幕。这是继加拿大之后,又一主要西方国家举行大选。这两场西方主要国家的选举,不约而同地受到“美国因素”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是极具反讽意味的“逆向”冲击——理念与美国现行政策相似的政党,都最终败选,而誓言与特朗普政府抗争到底的政党参选人都彻底扭
澳大利亚联邦选举日前落幕。这是继加拿大之后,又一主要西方国家举行大选。这两场西方主要国家的选举,不约而同地受到“美国因素”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是极具反讽意味的“逆向”冲击——理念与美国现行政策相似的政党,都最终败选,而誓言与特朗普政府抗争到底的政党参选人都彻底扭
这一次,他并非因移民政策或外交冲突引发关注,而是因为一个出人意料的经济决定——对所有在美国以外拍摄制作的电影征收100%的关税。
5月1日,《联合早报》援引澳大利亚广播公司消息报道,在中美贸易战背景下,10家澳大利亚肉类企业首次获准向中国出口绵羊肉和山羊肉,这是多年来澳大利亚羊肉输入中国市场的最大规模扩张。
一股让人难以置信的反特朗普浪潮正在全球传递,从加拿大、到澳洲、再到欧洲,又到东南亚,一次次的结果都在表明:只要反对特朗普,你就会大胜。
内部人士透露,达顿团队和自由党总部的竞选团队不和,选前惹怒华裔选民,达顿 个人形象不佳以及选前“自废武功”,最终导致了惨案的发生。
《澳洲金融评论报》时政编辑Phillip Coorey发表题为《Albanese创造历史,自由 党之魂荡然无存》的评论文章。
在2025年澳大利亚联邦大选中,工党在总理安东尼·阿尔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的领导下取得了压倒性胜利,赢得85个众议院席位,远超组建政府所需的76席。
在工党以压倒性优势赢得大选后,阿尔巴尼斯首次透露,已与美国总统特朗普进行了一次非常热情和积极的谈话,双方讨论了AUKUS协议和关税问题。
悉尼科技大学教授孙皖宁在Crikey网站上发表题为《达顿既要华人票,又要反华票,结果害惨联盟党候选人》的评论文章。
当地时间5月3日,初步计票结果显示,澳总理阿尔巴尼斯率领工党赢得2025年联邦选举。阿尔巴尼斯将连任澳大利亚总理,他也成为继2004年约翰·温斯顿·霍华德之后首位成功连任的澳总理。有观点认为,在这场澳大利亚联邦选举中,对全球贸易伙伴大搞关税恐吓的美国总统特朗普
在今年的联邦大选中,工党取得了摧枯拉朽般的胜利, 彻底改变了澳洲政坛的格局。
在今年的联邦大选中,自由党党魁达顿意外地丢掉了 Dickson选区席位,成为澳洲历史上首位败选的反对党领袖。
这次澳大利亚工党取得压倒性胜利是大家都没想到的,反对党领导人彼得·达顿甚至失去了他自己的选区,在下一届议会里,他甚至不能获得众议员的资格,完全是惨败。从去年年底开始,反对党的支持率在几次民调中领先,但后来在右翼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反而使得选民对其产生了戒心和距离
不但从对手手中抢下至少11个席位,甚至还拿下了彼得·达顿所在的迪克森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