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阪世博会感受中国厚度、温度与速度——中国馆“满月”记
5月13日,大阪世博会中国馆开馆已满一个月。截至“满月”前一天,中国馆已累计接待游客超20万人次,日均参观人数约7000人次,是本届世博会最热门展馆之一。
5月13日,大阪世博会中国馆开馆已满一个月。截至“满月”前一天,中国馆已累计接待游客超20万人次,日均参观人数约7000人次,是本届世博会最热门展馆之一。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今日精彩话题,感谢大家的阅览,希望能获得您的 点赞 关注 评论
世博会一直都是各国展示新科技的交流平台,而中国馆将文化与科技巧妙融合,成为不少游客参观的首选。中国馆到底怎么样?14日,《环球时报》特约记者走进中国馆一探究竟。
世博会一直都是各国展示新科技的交流平台,而中国馆将文化与科技巧妙融合,成为不少游客参观的首选。中国馆到底怎么样?14日,《环球时报》特约记者走进中国馆一探究竟。
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神树、立人像、太阳形饰物等文物,提供了可能与“尧射十日”神话相关的物证支持。这些器物不仅符合古代“射日”传说的核心要素,同时也映射出尧帝时期天文崇拜、太阳崇拜与王权象征的结合。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春天里,广袤中华大地迎来植树造林好时节。对于树木的信仰,是人类早期常见的自然信仰之一。本期“文物会说话”有声海报专栏,甄选5件与树有关的文物,通过有声海报与AI配音等形式,以第一人称视角,展现其中蕴含的信仰与文明。
网上广为流传着这样一个段子,据说能看出「李白、三星堆、南方丝绸之路、释伽牟尼」这组词之间联系的人,知识储备至少在名牌大学研究生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