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丽:“医”心暖夕阳
“该上课了,高老师,您来领读吧!”“好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5月1日,郑州高新区枫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响起一阵朗朗的读书声。记者循声望去,该中心老年康复护理中心护士李瑞丽正在和一群耄耋老人互动。
“该上课了,高老师,您来领读吧!”“好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5月1日,郑州高新区枫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响起一阵朗朗的读书声。记者循声望去,该中心老年康复护理中心护士李瑞丽正在和一群耄耋老人互动。
2018年,日本NHK电视台《亚洲视角》栏目播出的一期访谈节目,在东亚社交网络引发热议。
20多年前,一个70多岁的老人将日本历史学家告上了法庭,为维护尊严和权利进行了斗争。这起案子在当时引起了广泛关注,后来事情究竟如何了结呢?事情还得从八十多年前说起。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清明祭仪式4日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名单墙(俗称“哭墙”)前举行。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遗属、青少年学生、国际留学生等手持菊花肃立,祭奠南京大屠杀死难者。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清明祭仪式4日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名单墙(俗称“哭墙”)前举行。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遗属、青少年学生、国际留学生等手持菊花肃立,祭奠南京大屠杀死难者。
“曾祖父,今天的南京已经从废墟中重生,街巷里飘着花香,孩子们在阳光下奔跑。我们没有忘记历史,又是一年清明,我为您带来一束白菊,愿它带去我们的思念……”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阮红燕、李玉瀚,饱含深情地诵读自己写给88年前遇难亲人的家书,字里行间,表达着对逝去亲
又是一年清明时。4月4日上午9点,阳光穿过薄雾洒落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遇难者名单墙上,白菊簇拥,哀乐低回,一场庄重的清明祭仪式正在此举行。
“和平的花,紫金草……”3月26日,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和平广场上,歌声缓缓流淌,象征着和平的紫金草花海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这歌声来自日本紫金草合唱团,他们一行60余人,平均年龄75岁。他们从日本来到南京,向世界传递和平之声。其中,合唱团的名
沿着历史证人脚印铜板路,一路走进史料陈列厅,看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照片墙,听着志愿者讲述历史,他们不时闭上眼睛,难过流泪。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的外孙女、历史记忆传承人夏媛在展厅“战后调查与审判"部分讲述家族历史,夏媛家族祖孙9口人中7人惨遭日军杀害,时年8岁的夏
“和平的花,紫金草……”3月26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和平广场歌声缓缓流淌,象征着和平的紫金草花海在阳光的照耀下,生机勃勃。这歌声来自日本紫金草合唱团,他们一行60余人,平均年龄75岁。从日本来到南京,向世界传递和平之声。日本紫金草合唱团名誉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