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萦晅/房静远团队揭示tRNA修饰促进结直肠癌的新机制
编辑丨王多鱼排版丨水成文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全世界范围内发病人数第三的癌症(近 200 万人,仅次于肺癌和乳腺癌),死亡人数第二的癌症(近 100 万人,仅次于肺癌),结直肠癌在早期通常无症状,因此,诊断出来时往往已是晚期,
编辑丨王多鱼排版丨水成文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全世界范围内发病人数第三的癌症(近 200 万人,仅次于肺癌和乳腺癌),死亡人数第二的癌症(近 100 万人,仅次于肺癌),结直肠癌在早期通常无症状,因此,诊断出来时往往已是晚期,
结直肠癌 (Colorectal Cancer,CRC) 是全世界范围内发病人数第三的癌症(近 200 万人,仅次于肺癌和乳腺癌),死亡人数第二的癌症(近 100 万人,仅次于肺癌),
结直肠癌(CRC)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居前列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深入理解CRC发生发展的关键分子机制,是推动精准诊疗和新靶点发现的关键路径。近年来,tRNA修饰作为表观转录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肿瘤研究领域的广泛关注( Trends Cell Bi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科房静远教授团队受期刊主编特邀在临床肿瘤学领域著名学术期刊《Nature Reviews Clinical Oncology》(IF:81.1)在线发表了题为“Roles of the gut microbiota in
5月18日,由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主办、武田中国支持,2025消化健康高质量发展大会举行。与会专家就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食管反流病、炎症性肠病、短肠综合征等消化系统疾病的预防、筛查、诊断、治疗等多个维度进行研讨,推进消化疾病防治体系由被动诊疗向主动健康管理转变。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科房静远教授团队受期刊主编特邀在临床肿瘤学领域著名学术期刊《Nature Reviews Clinical Oncology》(IF:81.1)在线发表了题为“Roles of the gut microbiota in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科房静远教授团队在临床肿瘤学领域学术期刊《Nature Reviews Clinical Oncology》(自然评论临床肿瘤学)在线发表了题为“Roles of the gut microbiota in immune
作为一种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药物不仅是降脂治疗的“金标准”,能有效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预防心血管事件,近年来研究更揭示其潜在的抗肿瘤潜力,使其从单纯的降脂药跃升为跨学科“多面手”。
韩济璇博士后博士后,导师为房静远教授,主持国自然青年项目,获上海市启明星培育(杨帆专项)人才计划。研究方向为肠道微生态与肠道肿瘤。在Nature Microbiology, Gut Microbes, Oncogene等期刊发表论文。其他作者:本文的共同作者包
结直肠癌(CRC)是全球范围内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大常见原因(仅次于肺癌)。他汀类药物(Statin)是一类经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的 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 A 还原酶抑制剂,被广泛用于治疗高胆固醇血症。而众多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使用他汀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