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临港区汪疃镇:蓝莓园里藏着“科技密码”
3月26日,走进位于威海市临港区汪疃镇的上善堂基质蓝莓种植基地,23座白色大棚整齐排列,棚内蓝莓树郁郁葱葱,紫黑色的果实缀满枝头,仿佛一片紫色的海洋。作为临港区首家尝试基质栽培技术的蓝莓基地,这里的每一颗果实都凝结着科技的力量与新农人的智慧。“基质栽培让蓝莓种
3月26日,走进位于威海市临港区汪疃镇的上善堂基质蓝莓种植基地,23座白色大棚整齐排列,棚内蓝莓树郁郁葱葱,紫黑色的果实缀满枝头,仿佛一片紫色的海洋。作为临港区首家尝试基质栽培技术的蓝莓基地,这里的每一颗果实都凝结着科技的力量与新农人的智慧。“基质栽培让蓝莓种
3月17日,在临港区“流量密码”文旅综合体项目建设现场,工人们正加紧进行内部装修。一个涵盖威海市电商赋能中心和“临港·印象山东”旅游购物中心两处区域,集“线下体验+线上传播+电商转化”于一体的新型消费地标正加速成型。5月份,该“流量密码”将全面亮相。
3月19日下午4时,在位于威海临港区的威海市电商赋能中心一楼直播间里,威海海洋职业学院学生李夏晴熟悉好带训企业的选品,调整好补光灯的角度,开启了当天的直播。在带训企业导师的带动下,李夏晴逐渐进入状态,专业熟练地介绍起产品性能。
齐鲁网·闪电新闻3月11日讯万物复苏春耕忙。为进一步加强源头管控,严防新增永久基本农田“非粮化”、耕地“非农化”问题,3月10日,威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临港区分局抢抓“春耕”及“植树节”关键时间节点,组织人员赴全区开展“春耕护田”耕地保护志愿活动,从播种初始、
太公缘农耕部落公共文化空间成立于2014年,距威海市区在半小时车程以内,总占地300余亩,分六大板块含公共服务区、桑基鱼塘循环系统展示区、桑麻文化体验馆,非遗文化工坊、渔猎文化体验区、农耕文化体验区。经过多年打造已成为深受市民喜爱的乡村休闲开放空间,也受到了上
山东手造历史悠久、技艺精湛,涵盖剪纸、陶艺、编织、木工等众多门类,是齐鲁大地人民智慧的结晶。近年来,临港区通过大力实施“山东手造”推进工程,让这些古老的非遗技艺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实现了匠心传承与现代发展的完美融合。
最近,第八届中国苹果产业科技发展论坛、全省老旧果园更新改造暨现代果业高质量发展现场会、苹果产业品牌大会在临港区汪疃镇召开。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行业翘楚围绕苹果这一“主角”,从种植技术、种植模式、品牌打造等方面展开互鉴交流,为做活苹果产业大文章添智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