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塔尼亚胡硬推加沙新攻势!内忧外患全爆发,以色列陷五重困境?
以色列内阁近期决定升级对加沙的军事行动,即便这一决策已加剧当地严峻的人道主义危机,仍引发了以色列国内与国际社会的广泛不满——尽管各方反对的原因不尽相同。
以色列内阁近期决定升级对加沙的军事行动,即便这一决策已加剧当地严峻的人道主义危机,仍引发了以色列国内与国际社会的广泛不满——尽管各方反对的原因不尽相同。
联合国冲突中性暴力问题列名指的是秘书长在年度报告附件中点名的责任方名单。列名的目的在于记录和问责,加大国际社会压力,并为安理会制裁委员会考虑定向制裁提供依据。这一机制与“儿童与武装冲突”问题报告中的“耻辱名单”类似,旨在推动各方停止相关行为并加强保护。
以色列副外长沙伦·哈斯克尔近日在接受采访时断然否认了关于加沙地带存在饥荒的报道,并声称她在电视上看到的巴勒斯坦葬礼参加者“不像是饥饿的”,“实际上看起来还不错”。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12日接受采访时抛出震撼言论,宣称自己与“大以色列”构想存在深刻的精神联结,并自诩肩负着“跨世代的历史使命”,要将犹太祖先梦想中的“应许之地”变为现实。
马特尔于本月2日在加沙地带中部等待人道主义援助时遇难,阿利瓦则是在上周日以色列针对记者帐篷的空袭中丧生。
周四,阿联酋总统顾问阿努尔·盖扎什、阿联酋外交部、阿曼埃米尔国伊玛目、对内政与宗教事务最高领袖,谴责内塔尼亚胡的极端言论,呼吁停止煽动和威胁地区稳定的投机计划。
在以色列媒体(i24新闻台)当地时间12日晚播出的采访中,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称,自己肩负着“历史和精神使命”,并提到了所谓“大以色列”愿景。事实上,“大以色列”在过去并不是以色列官方所认可的一个说法,但是现在内塔尼亚胡突然重提“大以色列”,有何意图?会有哪些
在持续的高温和连年干旱的双重打击下,伊朗的水资源危机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恶化。德黑兰水库的蓄水量已降至惊人的19%,这不仅是一个数字,更是国家面临严峻挑战的最新警示。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12日表示,以色列与哈马斯就在加沙地带实现短期停火、部分被扣押人员获释达成协议的可能性“已成过去时”。换句话说,以色列现在已经排除谈判和达成临时停火协议的可能性。这就意味着,内塔尼亚胡政府已做出决定,彻底消灭哈马斯,实现所谓“军事接管加沙”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12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被问及是否认为自己与“大以色列”构想有联系时,他表示“非常有联系”,并认为自己正在替以色列民众执行一项“历史和精神使命”。此番表态遭到阿拉伯国家舆论的强烈谴责。约旦外交部13日谴责内塔尼亚胡关于“大以色列”构想的言论。
据沙特阿拉伯媒体阿拉伯卫星电视台(Al Arabiya)当地时间8月13日报道,有消息人士说,哈马斯表示,如果以色列将军队撤到双方之前商量好的地方,他们愿意从加沙地带撤出自己的武装力量。
中东的一片土地,几千年前,真有那么一个民族在这里刻下他们最初的足迹。犹太人诞生在东方与西方的交界,夹在沙漠、丘陵与浅浅的地中海之间。起初并不显眼,他们在自己的信仰里寻找归属,只不过人类总喜欢将陌生与熟悉分割开来。对于局外人来说,犹太人的信仰似乎和别人不一样,这
挪威政府主权财富基金,也就是号称“全球最大金主”的石油基金,突然宣布,对以色列出手了。
例如,前往南、北部地区工作的医生可获40万新谢克尔(约11.6万美元)补助,部分科学领域专家更能获得超100万新谢克尔(约29万美元)资助开设实验室。
又有五人(包括两名儿童)死于饥饿。与此同时,包括英国、澳大利亚、法国、西班牙和日本在内的24个国家的外交部长警告称,“加沙的人道主义苦难已达到难以想象的程度”。
最近巴以那边又整出大动静了啊,据以色列多家媒体8月5日晚报道,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召开有限范围内安全会议后,“强烈倾向于全面占领加沙地带”。这消息一出来,全球舆论都炸锅了。毕竟,这要是成真了,那可意味着以色列自2005年撤离加沙以来的政策发生重大转变啊。
最近,巴以局势又有新的大动荡,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公开摊牌,提出要全面占领加沙的计划。这消息一出来,瞬间震撼全世界,让原本就复杂得像一团乱麻的巴以冲突,变得更加风云莫测。
在持续近两年的加沙战争后,以色列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国际舆论压力。这种压力不仅体现在民间,更蔓延至曾经坚定支持它的西方国家政府。近期,一系列头条新闻显示,全球对以色列在加沙行动的态度正在从犹豫与冷漠,转向公开的厌恶与批评。
2025年8月,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站在日内瓦的讲台上,声音低沉地向全球通告:加沙地带至少99人死于饥饿,其中包括29名五岁以下儿童。他明确表示实际数字“要高得多”。
“以色列的形象,正从‘大卫’转变为‘歌利亚’,从正义化身为愤怒。”正如杰基·卡尔姆斯在《洛杉矶时报》撰文所指出的,这种认知上的剧烈转变,正严重损害以色列在美国的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