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书

评书门与西河门:曲艺江湖的门派之争与艺术分野

评书名家连丽如近年提出的"大鼓白"观点引发热议。她认为,除自己与袁阔成外,单田芳、刘兰芳、田连元等东北评书演员均属"大鼓白"(西河大鼓改造的评书),而非正宗评书门艺人;郭德纲、高峰等拜师金文声学评书,亦属西河门传承。这一论断背后,折射出曲艺界门派传统与现代发展

曲艺 门派 评书 分野 连丽如 2025-05-10 19:57  3

随笔 致敬六零后的青春

六零后生于新中国成立后的岁月,国家正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资源短缺是生活的常态。他们小时候一件新衣要穿过好几个兄弟姐妹,一颗糖果能含半天。然而,物质的匮乏并没有减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反而铸就了坚韧的性格。他们用自制玩具在泥土路上创造出欢乐,那些树枝弹弓、废旧轮胎

随笔 青春 广播剧 知青 评书 2025-05-12 10:51  2

对评书来说,连丽如老太太说的没错,但意义不大

确实没有想到,日渐没落,好像没救了的评书艺术,前几天居然也出现了争议性话题。刚在短视频平台上看到的时候,我觉得这是不是好几年前的话题又让我翻出来了,看底下有留言也说是十年前的话题。但是很快发现这几天经常会看到类似内容。作为一个评书爱好者,这我不能不说说了。

评书 王玥波 田连元 袁阔成 连丽如 2025-05-10 23:27  4

不论小白还是大神,都能在这找到自己想读的“三国”

数百年来,《三国演义》稳坐“国民IP”宝座,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关羽的忠肝义胆、曹操的枭雄本色……早已化作流淌在中国人血脉里的文化基因。不论你是想感受热血豪情,捞取权术精华,还是想深挖博弈智慧,探寻历史真相,三国故事都能给你一个锚点。这次我们准备了覆盖全段位的“

三国 评书 连丽如 评书三国演义 毛宗岗 2025-05-09 18:30  3

80年代的娱乐:在青葱岁月,我们如何欢笑与欢聚?

在上世纪80年代,没有智能手机,也没有互联网,但那时的娱乐方式却丰富多彩,充满着独特的魅力。那些年,人们的快乐很简单,一场电影、一台晚会就能让整个街区陷入欢腾。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穿越时光,回到那个充满活力的年代,看看那时的娱乐生活是怎样的。

娱乐 评书 刘兰芳 青葱岁月 聪明的一休 2025-05-08 06:09  4

西安市临潼区推出《法治评书》系列节目 用评书生动普法

4月25日,西安市临潼区司法局官方视频号“法治临潼”《法治评书》系列节目再次更新。视频中,临潼区司法局干部雷斌化身“说书人”,身着长袍,一张条桌、一块醒木、一把折扇,有板有眼地向观众表演。节目以《水浒传》经典片段“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为切入点,“说书人”通过评书

法治 西安市 临潼区 评书 法治评书 2025-05-08 09:15  2

评书《大宋侠义录》西安新闻广播即将播出!

北宋八帝徽宗年间,因听信蔡京,童贯谗言。徽宗皇帝下令对忠臣周义家满门抄斩。怎知一场天降神风降临法场,救走了周景隆和其母亲二人。景隆流落江湖,接连遭遇种种奇人奇事。一个个身怀绝技的梁山后裔拔刀相助,有神影无踪的飞天侠士,有唐朝尉迟公的后人,更有鼓上蚤时迁之子仗义

广播 西安 评书 孙宏 西安新闻 2025-05-07 19:04  3

5月新书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修订版):古人的衣饰有多少讲究?古人的火锅宴有多少菜品?古人的茶饮经过多少道工序?古人的房屋有多少平米……文物大家孙机先生以妙趣笔触、精细线图,从一餐一饭到一器一物,解码中国古人的生存智慧。

新书 口语 评书 连丽如 向熹 2025-05-07 19:32  4

刘兰芳:为农民说书

“金国的军兵听着,往里边给你家主将送信!就说精忠大帅亲自出战,尔等速来交锋,要不然,要马踏高山喽……”一个人、一尺台、一块醒木、一把纸扇,当那字正腔圆、高亢嘹亮的声音响起,刘兰芳的演出唤起了几代人的记忆。

农民 评书 刘兰芳 马街书会 岳飞传 2025-05-07 09:23  5

了解吗?四十多年前在农村放电影“红极一时”,后来去哪里了?

说起过去在农村放电影队的故事,也许上年纪的人仍旧是记忆犹新的,回想小时候在农村看电影的情形仍历历在目。那时农村的人们没有什么娱乐生活,大人与小孩都盼望着能看一场电影来调节单调的生活。由此看出大伙一起看电影成为当时村里人都期待的开心事,比如说一些孩子们为了能看上

农村 评书 放电影 刘兰芳 岳飞传 2025-05-07 06:47  3

属于我们80后的回忆

铁皮青蛙是童年最爱的玩具,拧紧发条,它就一蹦一跳,那时能追着它满院子跑。搪瓷缸印着大红的标语或花朵图案,喝水、装小零食都用它,磕碰出的小缺口里藏着生活的烟火气。还有老式收音机,每天傍晚,全家围坐,听评书、听广播,声音沙沙的,却格外有味道。

80后 挂历 评书 雪花膏 宝盒 2025-05-06 07:46  3

《连派评书艺术》勾勒北京评书百年风云

五一长假,来自全国的游客和北京市民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在千年古都邂逅书香之城。走进王府井大街附近的商务印书馆,一册名为《连派评书艺术》的图书引人注目。封面上,一位白发苍苍的女先生精神矍铄,令人隔着纸面也能感受到北京评书独特的魅力。

艺术 北京 评书 连阔如 连丽如 2025-05-04 22:13  6

评书艺术家连丽如出新作《连派评书艺术》

作为国家级非遗“北京评书”的代表性传承人,现年83岁的连丽如仍每周坚持登台说书。面对评书书馆减少、后继乏人的困境,她感到责任重大。为培养评书新人,2023年连丽如举办了一系列评书课,现场说书授艺并全程录像,讲课内容整理后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作为连派评书唯一的现场

艺术 艺术家 评书 连阔如 连丽如 2025-04-29 22:36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