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活跃的国防部长”,曹刚川上将退役,享受离休还是退休待遇?
在中国国防现代化征程中,曹刚川将军以"最活跃国防部长"的称号被历史铭记。这位从河南农村走出的军事家,用半个世纪的奋斗诠释了技术强军的真谛,更以开放姿态架起中外军事合作的桥梁,在装备研发与外交斡旋间书写出独特的强军篇章。
在中国国防现代化征程中,曹刚川将军以"最活跃国防部长"的称号被历史铭记。这位从河南农村走出的军事家,用半个世纪的奋斗诠释了技术强军的真谛,更以开放姿态架起中外军事合作的桥梁,在装备研发与外交斡旋间书写出独特的强军篇章。
2025年4月29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正式发布通知,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返回时间由原定4月29日调整至4月30日,计划于30日13时左右着陆内蒙古东风着陆场。此次任务时间调整,是航天团队基于气象条件、轨道参数的综合科学评估,充分体现了中国载人航天“安全至上
以下是国外发生的“中国行我也行”的典型案例,涵盖科技、军事、基建、外交等多个领域,其中绝大多数为失败事例:
在4月30日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如同天际划过的一道闪电,精准降落在阿拉善盟东风着陆场,标志着又一次载人航天任务的圆满成功。此次,内蒙古移动阿拉善分公司携手铁通公司应急通信保障团队,再度展现了他们在神舟系列飞船返航通信保障任务中的卓越能力,这已
记者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了解到,因近日东风着陆场气象条件不满足任务要求,为确保航天员生命健康安全和任务圆满成功,经研究决定,原计划今天实施的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返回任务将推迟进行,于近日择机实施。
2025年4月29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迎来历史性时刻——神舟十九号乘组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三人结束175天的太空驻留,携102项科学样品成功返回地球。这场“太空归航”不仅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次任务驻留时长纪录,更以多项技术突破与国际化合作,标志着中国空间站正式
4月27日,我国航天事业再传捷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托举着天链二号05星划破苍穹,精准地将其送入预定轨道,标志着此次发射任务取得了圆满成功。
如果你问起四十年来中国最大的变化是什么,相信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不同的答案。是那些耸入云霄的摩天大楼,还是塞满各式各样商品的商场?是飞驰在广袤大地上的高铁,还是无处不在的移动支付?又或是日益鼓起的钱袋子和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这些答案都对,但又都不够全面。四十年来,
在2300多年以前,屈原仰望星空,谱出千古名篇《天问》,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在55年之前,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发射日4月24日之后被定为“中国航天日”;最近,在第10个“中国航天日”之际,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将3名航
根据媒体最新报道“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于2025年4月24日17时17分发射成功”,当看到这一消息以后,不得不感叹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巨大成就,同时也相信不少人和我一样观看了整个发射直播过程。当火箭点火的那一刻,也是非常揪心的,希望神舟二十号的三名航天员都平平安安
暮春三月,塞上草长,戈壁染绿,弱水扬波。随着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刺破云霄、平稳升空,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在壮阔征途中再挥如椽巨笔,呈现叩问寰宇的又一次壮美腾跃。
2025年4月24日北京时间23时49分,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神舟二十号发射窗口时间恰逢第十个“中国航天日”。
北京时间2025年4月24日17时17分,搭载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目前,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4月24日17时17分,搭载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成功。位于我市的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以下简称22所)全程以电波科技护航神舟二十号升空。
55年前的今天,在伟大的科学家钱学森的带领下,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
可以说,这一次大概率不会了,因为从航宣的时间节点来看,我国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大概率就是在白天发射,这究竟怎么回事,下面我们就一步一步看看,本次任务的一些情况。
学校少工委既要立足航天知识的普及,生动讲好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为代表的辉煌成就,还要注重引导少先队员学习、弘扬中国航天人锻造的“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帮助少先队员铭记历史、传承精神,激发他们崇尚科学、探索未知、敢
随着国家航天局近期宣布,第十个“中国航天日”系列活动将于4月24日盛大启幕,一系列精彩纷呈的航天主题活动即将在全国范围内掀起热潮。本次活动以“海上生明月,九天揽星河”为口号,旨在庆祝中国航天事业的辉煌成就,并激发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对太空探索的热情。
1956年10月8日,中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简称国防部五院)正式成立,钱学森任院长。这一历史性的纪念日,标志着中国有了自己的导弹、航天事业。
火箭,作为人类探索宇宙的重要工具,承载着人类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向往。中国火箭技术的发展,不仅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重要里程碑,更是国家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的体现。从早期的艰难起步到如今的辉煌成就,中国火箭技术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史性跨越。本文将从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