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神父皮袋里的秘密:7万年前“鄂尔多斯人”,正改写人类走出非洲史?
1922年初春,法国神父桑志华骑着骆驼穿越鄂尔多斯荒漠时,绝不会想到,他腰间皮袋里那颗沾满沙粒的“羚羊牙齿”,竟藏着颠覆人类史的铁证。当时,西方学者傲慢断言“亚洲没有旧石器文明”,连桑志华本人也险些将这颗牙齿混入300多件动物化石中运回欧洲。直到三年后,古生物
1922年初春,法国神父桑志华骑着骆驼穿越鄂尔多斯荒漠时,绝不会想到,他腰间皮袋里那颗沾满沙粒的“羚羊牙齿”,竟藏着颠覆人类史的铁证。当时,西方学者傲慢断言“亚洲没有旧石器文明”,连桑志华本人也险些将这颗牙齿混入300多件动物化石中运回欧洲。直到三年后,古生物
作为中国现存最完整的早期自然博物馆,北疆博物院用110年的时光沉淀,书写了一部东西方文明互鉴的立体教科书。
擦亮河海津运名片,传承文博文化。在世界博物馆日来临之际,5月15日,大型纪录片《东方博物之门》开播仪式在天津海河传媒中心举行。该片已于今年1月份在欧洲全境播出,中文版将于5月18日至20日,每天21:20在天津卫视播出,并将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进行播出。
在国际博物馆日即将到来之际,由中共天津市委宣传部指导、天津海河传媒中心倾力打造的大型纪录片《东方博物之门》昨日在天津海河传媒中心800平方米演播厅举行开播仪式。该片将于2025年5月18日至20日每晚21:20在天津卫视播出。
这部纪录片历时两年拍摄制作,横跨中法两国,跟随百年前法国博物学家桑志华的科考足迹,走进河北泥河湾、宁夏水洞沟、内蒙古萨拉乌苏等地,采访数十位考古、文博专家,搜集诸多从未问世的一手资料,以电影化的视觉表达揭秘北疆博物院创始人桑志华、德日进等国际学者在华科考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