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烦抗战与《吕梁英雄传》
小说在“起头的话”中就提到了“围困娄烦”,在“后记”中也谈到:“这本书,开始写于1945年春天。那时,晋绥边区刚开过第四届群英大会。”当时娄烦出席这次群英大会的英雄模范有20多位,其中包括“劳武结合特等英雄”尤美富、郝园脸,“劳武结合甲等英模”郝毛存(郝建忠)
小说在“起头的话”中就提到了“围困娄烦”,在“后记”中也谈到:“这本书,开始写于1945年春天。那时,晋绥边区刚开过第四届群英大会。”当时娄烦出席这次群英大会的英雄模范有20多位,其中包括“劳武结合特等英雄”尤美富、郝园脸,“劳武结合甲等英模”郝毛存(郝建忠)
记得读初中时,我从同学那里借得一本《吕梁英雄传》,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章回体小说。这本书以纪实笔法勾勒出吕梁山区人民在抗战时期的生活状态与斗争历程,展现了从村民自发抵抗到在党的领导下组织民兵开展地道战、地雷战等游击战术的战争进程,成功塑造了众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80多年前,在这两座山之间,一支年轻的队伍跋涉而来,将抗日的烽火燃烧到晋绥边区的千山万壑。也是在这两座山之间,吕梁儿女在党的领导下顽强斗争,为八路军撑起一个稳固的后方。
“以前我部营区在山下。”该部政治教导员史达强告诉记者,营区本位于凤山脚下,随着当地城镇化发展,营区周边环境对部队遂行任务产生潜在影响。军地双方经过论证,决定将营区搬迁至山顶。搬迁过程中,地方政府抽调精锐力量,倒排工期,全力支援部队营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