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中的生存智慧:任何长久的关系,都是对抗人性的

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写道:"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这句话不仅适用于治国,更暗含人际关系的本质:克制人性的贪婪、放纵与占有,方能成就真正稳固的关系。从战国诸侯的生死博弈,到汉唐君臣的权力交锋,历史长河中的经典案例反复证明——所有能

人性 冯谖 孟尝君 资治通鉴 汉纪 2025-04-02 23:58  2

资治通鉴的纸缝里渗出的不止是鲜血,更是整个官僚系统溃烂的脓液

千年前御案上的青瓷杯在暮色中泛着幽光。这碗如宋徽宗把玩过的秘色瓷,釉面流转的冰裂纹里藏着千年时光的暗语。每一个王朝都像这碗瓷器,表面绘着龙纹凤藻的富贵气象,却在胎骨深处悄然爬满裂痕。当历史的指尖轻轻叩击,无数碎片便在裂帛般的脆响中坠落成尘。

资治通鉴 鲜血 脓液 王涯 纸缝 2025-04-02 13:21  2

《资治通鉴》:说服人的2套技巧

《资治通鉴》:不韦因使其姊说夫人曰:“夫以色事人者,色衰则爱驰。今夫人爱而无子,不以繁华时蚤自结于诸子中贤孝者,举以为适,即色衰爱驰,虽欲开一言,尚可得乎!今子异人贤,而自知中子不得为适,夫人诚以此时拔之,是子异人无国而有国,夫人无子而有子也,则终身有宠于秦矣

秦国 吕不韦 资治通鉴 立嗣 困急 2025-04-02 11:15  2

资治通鉴,没钱没势没背景的普通人出头:走暗道、进窄门、耕瘦田

秦将王翦征伐楚国时,军需官冯劫不过是个管理粮草的小吏。当六十万大军因粮道被断陷入绝境时,他避开正面对抗楚军的常规思路,反而深入分析《资治通鉴·秦纪》中"楚人矜势,好为虚声"的性格弱点。他暗中联络楚国商贾,在郢都散布"秦军已得楚地粮仓"的谣言,成功动摇敌方军心。

窄门 资治通鉴 瘦田 暗道 汉纪 2025-03-28 19:36  2

资治通鉴764:想要让人替自己拼命干,就要舍得给东西

原文:春,正月,辛卯,上祀南郊,大赦。魏窦泰奄至尔朱兆庭,军人因宴休惰,忽见泰军,惊走;追破之于赤谼岭,众并降散。兆逃于穷山,命左右西河张亮及苍头陈山提斩己首以降,皆不忍;兆乃杀所乘白马,自缢于树。欢亲临,厚葬之。慕容绍宗携尔朱荣妻子及兆馀众诣欢降,欢以义故,

资治通鉴 宇文泰 高欢 贺拔胜 侯莫陈悦 2025-03-31 20:17  3

读《资治通鉴》千古一帝的地理情节:秦始皇东巡背后的权力隐喻

燕人宋毋忌、羡门子高之徒称有仙道、形解销化之术,燕、齐迂怪之士皆争传习之。自齐威王、宣王、燕昭王皆信其言,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云此三神山在勃海中,去人不远。患且至,则风引舡去。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及始皇至海上,诸方士齐人徐市等争上书言之,

地理 秦始皇 资治通鉴 东巡 秦始皇东巡 2025-03-29 11:51  4

普通人要不要读资治通鉴?

司马光在《进资治通鉴表》里说“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这话翻译成现代话就是:职场小白想逆袭?先看看古人怎么玩办公室政治!比如刘邦这个沛县老流氓,靠“约法三章”就拿下咸阳城,这不就是古代版“用户思维”吗?再看玄武门之变的李世民,把“职场晋升通道”直接改造成

司马光 资治通鉴 通鉴 张居正改革 封常清 2025-03-27 20:11  4

销量超160万册,第一次做童书,我从一个选题“挖”到两套爆款

“如果卖不好,我就不做出版了。”做了十几年欧美文学的邱小群,第一次做少儿读物,便立下此誓言。或许是因为切断了自己的后路,邱小群拼命为这套书宣传,在她的努力下,加之图书品质过硬,《少年读〈资治通鉴〉》目前已售出140万册,稳居当当童书畅销总榜(该书出版故事请戳)

爆款 选题 资治通鉴 童书 项羽 2025-03-27 20:33  3

资治通鉴763:永远低调,一直低调躲过灾祸,就是人生最大的成功

原文:二月,辛丑,上祀明堂。魏自敬宗被囚,宫室空近百日。尔朱世隆镇洛阳,商旅流通,盗贼不作。世隆兄弟密议,以长广王疏远,又无人望,欲更立近亲。仪同三司广陵王恭,羽之子也,好学有志度,正光中领给事黄门侍郎,以元叉擅权,托-病居龙华佛寺,无所交通。永安末,有白敬宗

资治通鉴 世隆 高欢 尔朱世隆 尔朱兆 2025-03-25 14:45  3

资治通鉴:摸透人性,造势不如借势,借势不如化势

正月,祫祭明堂;诸侯王二十八人,列侯百二十人,宗室子九百馀人,徵助祭。礼毕,皆益户,赐爵及金帛,增秩补吏各有差。时吏民以莽不受新野田而上书者前后四十八万七千五百七十二人,及诸侯、王公、列侯、宗室见者皆叩头言,宜亟加赏于安汉公。莽乃受策,赏视萧相国,户以洛阳二万

人性 资治通鉴 王莽 安汉公 列侯 2025-03-18 20:10  4

百家说史品书季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书籍不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文化传承与智慧积淀的见证。每一本古籍,都蕴藏着前人的思想火花与时代风貌,它们如同繁星点点,照亮了华夏文明的天空。而今,随着“百家说史品书季”这一文化盛事的开启,我们有机会再次沉浸于那些经典之中,聆听百家之言,品

古籍 资治通鉴 唐诗宋词 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 2025-03-17 08:26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