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看!旅游旺季,如何做好基孔肯雅热防护措施?
基孔肯雅热(Chikungunya fever,CHIK)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蚊媒传染病,主要流行于东南亚、南亚和非洲等地区,通过伊蚊(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传播,无人传人的证据。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持久的免疫力。
基孔肯雅热(Chikungunya fever,CHIK)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蚊媒传染病,主要流行于东南亚、南亚和非洲等地区,通过伊蚊(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传播,无人传人的证据。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持久的免疫力。
8月9日19:00,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科副主任医师杨东新和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州卫生监督所)传染病预防控制部主任医师汪慧一起为您权威解读防蚊重点、识病要点,带来实用防护指南!
最近,一种名为“基孔肯雅热”的蚊媒传染病引发关注。其病名源于非洲坦桑尼亚土语,意为“令人弯腰屈背”,形象描绘了患者因关节剧痛而弯腰的姿态。随着夏季蚊虫活跃,湖南妇女儿童医院儿内科提醒广大家庭:儿童是感染高风险人群,需特别加强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