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南学院最新研究成果:看“金石之路”的古今价值
湖南历史上曾拥有一条沟通中原与东南亚的古代交通要道——“金石之路”。它南起越南河内,经友谊关、广西邕江、漓江抵达全州(明代隶属湖南),再通过灵渠陡门连通湘江,纵贯湖南全境后入长江、抵扬州,最终经大运河北上京都。沿途遗存的摩崖石刻,其历史渊源可追溯至《尚书·尧典
湖南历史上曾拥有一条沟通中原与东南亚的古代交通要道——“金石之路”。它南起越南河内,经友谊关、广西邕江、漓江抵达全州(明代隶属湖南),再通过灵渠陡门连通湘江,纵贯湖南全境后入长江、抵扬州,最终经大运河北上京都。沿途遗存的摩崖石刻,其历史渊源可追溯至《尚书·尧典
2025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湖南活动周近日落幕,留下精彩一笔:来自永州淡山岩的北宋宋迪题记与南宋卫樵题诗摩崖石刻拓片首次携手亮相国际舞台。这两份源自同一处岩壁、跨越近两百年的珍贵拓片,为著名的“潇湘八景”文化提供了难得的实物佐证。
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湖南活动周“潇湘会客厅·湖湘文化专场”近日成功举办。活动以《潇湘印象》为主题,通过中日学者对话、文物拓片展示等形式,向国际社会展现湖湘文化深厚底蕴,其中湖南师范大学冉毅教授携永州淡山岩摩崖石刻拓片亮相,以金石实证《潇湘八景图》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