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多端,如何助力精准预测?探访广州气象卫星地面……
今年5月12日至18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羊城晚报联合广东省应急管理厅、广东省气象局共同开展科普直播。气候变化多端,如何助力精准预测?本期直播,羊城晚报记者走进了广州气象卫星地面站,赶快跟随镜头一探究竟吧。
今年5月12日至18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羊城晚报联合广东省应急管理厅、广东省气象局共同开展科普直播。气候变化多端,如何助力精准预测?本期直播,羊城晚报记者走进了广州气象卫星地面站,赶快跟随镜头一探究竟吧。
今年4月24日是第十个“中国航天日”,主题是“海上生明月,九天揽星河”。自1988年发射第一颗风云气象卫星以来,我国已成功发射两代四型共21颗风云气象卫星,目前8颗在轨运行。
通过卫星云图主播指出整个南方地区都被云系覆盖,预计今晚到明天该区域上空的云量仍然会很多。主播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梧州、玉林、贵港、南宁、百色、崇左以及沿海三市将会出现小到中雨,局部地区甚至会有大雨到暴雨,这些地区还会伴有短时雷暴和大风等强对流天气,提醒观众注意防范
国际气象卫星协调组织(CGMS)工作组会是世界气象组织(WMO)协调气象卫星对地观测业务和计划的重要活动,通过会议商议、协调气象卫星系统发展观测计划和卫星气象业务,落实WMO空间计划具体项目。中国气象局是CGMS重要成员。
中国气象局局长陈振林近日接受中国日报专访时表示,中国积极响应联合国号召,发布早期预警中国方案,旨在向国际社会分享技术与经验,支持其他发展中国家提升早期预警和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减少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陈振林 灾害 气象卫星 satellites 气象卫星助力 2025-03-24 15:03 7
昨天(3月22日)白天,北京海淀的气温直接“卷”成了全国(并列)第一,不仅刷新了当地3月最高气温纪录,更是在之后成功冲上30℃,成为海淀自1959年有完整观测以来,首次在3月达到30℃,也成为最早的30℃日期纪录(原纪录2004-04-08)。
中国气象局局长陈振林近日接受中国日报专访时表示,中国积极响应联合国号召,发布早期预警中国方案,旨在向国际社会分享技术与经验,支持其他发展中国家提升早期预警和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减少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陈振林 灾害 气象卫星 warning satellites 2025-03-23 22:29 7
中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地空天立体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暴雨预警准确率93%,强对流预警提前量43分钟,台风24小时路径预报平均误差最小达62公里,保持世界先进水平。
昨天(3月22日)白天,北京海淀的气温直接“卷”成了全国(并列)第一,不仅刷新了当地3月最高气温纪录,更是在之后成功冲上30℃,成为海淀自1959年有完整观测以来,首次在3月达到30℃,也成为最早的30℃日期纪录(原纪录2004-04-08)。
昨天(3月22日)白天,北京海淀的气温直接“卷”成了全国(并列)第一,不仅刷新了当地3月最高气温纪录,更是在之后成功冲上30℃,成为海淀自1959年有完整观测以来,首次在3月达到30℃,也成为最早的30℃日期纪录(原纪录2004-04-08)。
今年的世界气象日主题为“携手缩小早期预警差距”。在此,我们聚焦中国气象早期预警技术和经验,看早期预警中国方案如何成为“一带一路”民心相通的桥梁,书写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助力全球气候治理新篇章。
凌晨三点,陈秀兰的手机突然响起。天气预报APP推送的红色预警刺破黑暗:"未来72小时长江流域将遭遇特大干旱。"她赤脚冲下床,踩碎了窗台上那盆去年春分栽的薄荷。
风云气象卫星,是中国气象观测的“苍穹之眼”,用精准数据守护十四亿人的晴雨冷暖。1988年,我国第一颗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一号A星成功发射;1997年,第一颗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二号A星遨游苍穹。经历数次更新换代,如今,风云三号H星和风云四号C星预计于2025年下半
L3Harris Technologies已成功完成日本气象厅 (JMA) 新型地球静止气象卫星 Himawari-10(向日葵 10 号)关键部件的初步设计审查(PDR),该卫星将由三菱电机公司制造。
气象卫星作为全球天气监测和预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搭载的传感器会持续向地面站传输大量的遥感数据。这些数据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对气象卫星信号进行分析的过程中,高性能的示波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是德科技(Keysight Technolo
记者 文科 报道近日,中国气象局与国家航天局联合印发《风云气象卫星服务“一带一路”行动方案(2024—2030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这是继上一轮联合行动方案后,两部门再次明确风云气象卫星服务“一带一路”的“路线图”“时间表”,将推动实现风云气象卫星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