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继续发射和利用气象卫星助力全球提升灾害预警准确性及时性
中国气象局局长陈振林近日接受中国日报专访时表示,中国积极响应联合国号召,发布早期预警中国方案,旨在向国际社会分享技术与经验,支持其他发展中国家提升早期预警和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减少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陈振林 灾害 气象卫星 satellites 气象卫星助力 2025-03-24 15:03 2
中国气象局局长陈振林近日接受中国日报专访时表示,中国积极响应联合国号召,发布早期预警中国方案,旨在向国际社会分享技术与经验,支持其他发展中国家提升早期预警和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减少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陈振林 灾害 气象卫星 satellites 气象卫星助力 2025-03-24 15:03 2
昨天(3月22日)白天,北京海淀的气温直接“卷”成了全国(并列)第一,不仅刷新了当地3月最高气温纪录,更是在之后成功冲上30℃,成为海淀自1959年有完整观测以来,首次在3月达到30℃,也成为最早的30℃日期纪录(原纪录2004-04-08)。
中国气象局局长陈振林近日接受中国日报专访时表示,中国积极响应联合国号召,发布早期预警中国方案,旨在向国际社会分享技术与经验,支持其他发展中国家提升早期预警和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减少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陈振林 灾害 气象卫星 warning satellites 2025-03-23 22:29 2
中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地空天立体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暴雨预警准确率93%,强对流预警提前量43分钟,台风24小时路径预报平均误差最小达62公里,保持世界先进水平。
昨天(3月22日)白天,北京海淀的气温直接“卷”成了全国(并列)第一,不仅刷新了当地3月最高气温纪录,更是在之后成功冲上30℃,成为海淀自1959年有完整观测以来,首次在3月达到30℃,也成为最早的30℃日期纪录(原纪录2004-04-08)。
昨天(3月22日)白天,北京海淀的气温直接“卷”成了全国(并列)第一,不仅刷新了当地3月最高气温纪录,更是在之后成功冲上30℃,成为海淀自1959年有完整观测以来,首次在3月达到30℃,也成为最早的30℃日期纪录(原纪录2004-04-08)。
今年的世界气象日主题为“携手缩小早期预警差距”。在此,我们聚焦中国气象早期预警技术和经验,看早期预警中国方案如何成为“一带一路”民心相通的桥梁,书写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助力全球气候治理新篇章。
凌晨三点,陈秀兰的手机突然响起。天气预报APP推送的红色预警刺破黑暗:"未来72小时长江流域将遭遇特大干旱。"她赤脚冲下床,踩碎了窗台上那盆去年春分栽的薄荷。
风云气象卫星,是中国气象观测的“苍穹之眼”,用精准数据守护十四亿人的晴雨冷暖。1988年,我国第一颗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一号A星成功发射;1997年,第一颗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二号A星遨游苍穹。经历数次更新换代,如今,风云三号H星和风云四号C星预计于2025年下半
L3Harris Technologies已成功完成日本气象厅 (JMA) 新型地球静止气象卫星 Himawari-10(向日葵 10 号)关键部件的初步设计审查(PDR),该卫星将由三菱电机公司制造。
气象卫星作为全球天气监测和预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搭载的传感器会持续向地面站传输大量的遥感数据。这些数据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对气象卫星信号进行分析的过程中,高性能的示波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是德科技(Keysight Technolo
记者 文科 报道近日,中国气象局与国家航天局联合印发《风云气象卫星服务“一带一路”行动方案(2024—2030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这是继上一轮联合行动方案后,两部门再次明确风云气象卫星服务“一带一路”的“路线图”“时间表”,将推动实现风云气象卫星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