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打卡:“有1亿人围观”诱惑了谁?这些下联一般般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3-29 21:12 3

摘要:吸引眼球:在网络信息繁杂的时代,这样夸张的数据能够迅速抓住人们的注意力,激发人们的好奇心,促使人们去了解这个所谓的“征集下联”活动,从而提高相关话题或平台的流量。

今日#天天对对联打卡#作业是:

#上联:秋霜催黄叶,诚邀下联#。头条君在“创作通知”上说,“有1亿人在围观”这话题(作业题)。

我想,这种声称“有 1 亿人在围观”的说法大概率是一种夸张的表述,居心何在?其心可诛,目的无非就是:

吸引眼球:在网络信息繁杂的时代,这样夸张的数据能够迅速抓住人们的注意力,激发人们的好奇心,促使人们去了解这个所谓的“征集下联”活动,从而提高相关话题或平台的流量。

实际上,真的有 1 亿人在同时关注并参与一个对联征集活动?大多数人只是被这个数字所吸引,短暂性地浏览一下,真正长时间驻足思考并创作下联的人数会相对较少。

我呢,明知这是头条君制造的噱头,但仍自觉不自觉坚持“天天对对联打卡”,被那征联活动弄得神经兮兮的。

比如今天这作业,“上联:秋霜催黄叶,诚邀下联”,多简单啊!不怎么费脑筋就可以拟出三五个下联,当然,因为太简单,在“上1亿人”中难免会有雷同相似的,究竟是谁“抄”谁的,还真不好说。

为了打卡,“粗粗哋”交功课也罢。条友们且看过来——

下联(一)春雨润红花

下联(二)夏风拂绿柳

下联(三)冬雪压青松

下联(四)晓露滋新笋

下联(五)暮云遮翠岭

怎么样,还过得去?一般般啦!自我点评一下——

下联(一):“春雨”对“秋霜”,均为自然气象现象,且“春”与“秋”为季节相对;“润”对“催”,一个是滋润的柔和动作,一个是催促的稍显急切动作,动词相对;“红花”对“黄叶”,色彩鲜明且植物部位相对,描绘出春天春雨滋润下红花娇艳欲滴的生机景象,与上联秋霜催黄叶的萧瑟形成鲜明对比,富有诗意和画面感。

下联(二):“夏风”对应“秋霜”,是不同的季节风;“拂”与“催”都是动词,且展现出不同的态度,一个轻柔一个急促;“绿柳”对“黄叶”,植物及其颜色相对应,生动地勾勒出夏天微风吹拂下绿柳摇曳生姿的画面,与上联的秋景相互呼应,体现出四季不同的韵味。

下联(三):“冬雪”与“秋霜”在时间和自然元素上相对仗;“压”对“催”,动作形态各异;“青松”对“黄叶”,松柏常绿,在冬天被白雪压迫更显苍劲,与秋天黄叶飘零的柔弱形成反差,凸显出坚韧的品质,同时也营造出冬季独特的意境。这“压青松”典故出陈毅元帅诗句。

下联(四):“晓露”对“秋霜”,时间上晓与秋相对,且都是水汽相关的自然物;“滋”对“催”,“滋”是滋养的温和之意,与“催”相对;“新笋”对“黄叶”,新生的竹笋被晨露滋润,充满生机与活力,和上联中秋霜下黄叶的凋零之态形成鲜明对照,富有自然气息和生命张力。

下联(五):“暮云”对“秋霜”,一个是傍晚的天空景象,一个是秋季的自然现象,时间和空间上有一定的对应;“遮”对“催”;“翠岭”对“黄叶”,描绘出傍晚时分云雾缭绕青山的画面,给人一种朦胧、悠远的感觉,与上联的秋意萧瑟相映衬,增添了一份宁静的氛围。

来源:得暖自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