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蚊子的历史非常悠久,在地球上都混了两亿来年。按咱生物分类学的说法,它们属于昆虫纲双翅目蚊科。这蚊子家族老庞大了,全球已知的种类超过3500种,不过呢,能对咱人类下手的也就三五十种。像啥按蚊、库蚊、伊蚊,那都是叮人界的“扛把子”。
夏天是不是总让那嗡嗡叫的蚊子闹得心烦意乱?一不留神就被叮个大包,又痒又难受。这些小不点儿,看似不起眼,实则是地球上最让人头疼的生物之一。
它们神出鬼没,冷不丁就给您来上一口。蚊子可不只是会叮人,它们的生活习性里藏着好多不为人知的小秘密。
今儿个咱就好好唠唠这蚊子,从它们咋生活到咋防蚊叮咬。
蚊子的历史非常悠久,在地球上都混了两亿来年。按咱生物分类学的说法,它们属于昆虫纲双翅目蚊科。这蚊子家族老庞大了,全球已知的种类超过3500种,不过呢,能对咱人类下手的也就三五十种。像啥按蚊、库蚊、伊蚊,那都是叮人界的“扛把子”。
蚊子这一辈子,得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这叫完全变态发育。先说这卵,母蚊子把卵产在水里,不管是小水洼、水缸子,还是臭水沟,只要有水,它们就觉得是风水宝地。
卵在水里待个一两天到三四天(得看水温高低),就变成幼虫了,也就是咱常说的孑孓。这孑孓跟小蝌蚪似的,在水里一扭一扭地游,靠吃水里的微生物啥的长大。
过个五六天到十来天(温度低就慢点儿),孑孓就变成蛹了。蛹就不咋吃东西了,在水里待个两三天,就羽化成成虫,也就是能飞能叮人的蚊子啦。
蚊子成虫的寿命不算长,公蚊子也就活个一周到十天,母蚊子能活个两三礼拜,要是条件好能撑一个月。不过,母蚊子可比公蚊子招人烦多了,因为只有母蚊子会叮人吸血。
这母蚊子为啥要吸血呢?其实它们吸血是为了繁衍后代。母蚊子吸了血,才能让肚子里的卵发育成熟。公蚊子就比较“佛系”了,它们靠吸食植物的汁液为生,不叮人。
蚊子叮人也是有讲究的,不是见谁都下嘴。它们对气味、温度、二氧化碳啥的都挺敏感。像那些爱出汗、体温高、呼出二氧化碳多的人,就特别招蚊子。
穿深色衣服的人也容易被蚊子盯上,因为蚊子喜欢暗的地方。您想想,夏天您穿个黑T恤出去,那不是主动给蚊子送“大餐”嘛。
这蚊子叮人啊,可不是简简单单用嘴一扎就完事了。它们的嘴跟个小针管似的,由好几根细长的口针组成。叮人的时候,先把口针刺进皮肤,找到血管,然后往咱身体里注射唾液。
这唾液里有抗凝血的物质,能让咱的血不凝固,方便它们吸。可这唾液对咱身体来说是外来的东西,咱的免疫系统就会“报警”,释放出一种叫组胺的物质,让被叮的地方又红又肿又痒。
蚊子不光叮人让人难受,还能传播好多疾病。像疟疾、登革热、寨卡病毒啥的,都是通过蚊子传播的。
就说疟疾,这病现在每年全球还有六十来万人因为得这个病没了命,主要是在非洲那一片儿。蚊子传播疾病,主要是因为它们叮了带病菌的人或者动物,然后再去叮别人,就把病菌传染过去了。
知道了蚊子的这些事儿,咱就得想想咋防着它们。先说防蚊的物理方法。在家里,您可以装上纱窗、纱门,把蚊子挡在外面。睡觉的时候,支个蚊帐,就跟给您自己弄了个“安全屋”一样,蚊子进不来。还有电蚊拍,看见蚊子就“啪”一下,可解气了。
化学防蚊也挺管用。像啥蚊香、电蚊液,插上或者点上,那味道能把蚊子熏跑。还有花露水、驱蚊喷雾,往身上一喷,蚊子就不爱靠近您了。不过用这些东西的时候,也得注意安全,别让小孩随便碰。
除了防蚊,灭蚊也挺重要。前面说了,蚊子喜欢在水里产卵,所以咱得把家里那些容易积水的地方清理干净。像花盆底下的托盘、水桶啥的,别让里面存水。外面的小水洼,能填的就填上,不能填的可以撒点灭蚊药。
还有一种生物防蚊的办法,就是利用蚊子的天敌来灭蚊。像蜻蜓、蝙蝠、鱼啥的,都是蚊子的天敌。在池塘里养点鱼,就能吃掉不少蚊子的幼虫。
在不同的场景下,防蚊的方法也得变变。在户外,要是去草丛、树林这些蚊子多的地方,您最好穿长袖长裤,把自己包严实了。
要是去露营,带上驱蚊的装备,晚上睡觉的时候把帐篷拉好拉链。在室内,保持通风透气,别让屋里太闷热,蚊子也不乐意待。
蚊子这“小恶魔”,虽然烦人,但只要咱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用对防蚊灭蚊的方法,就能把它们的危害降到最低。
夏天到了,咱也能舒舒服服地过日子,不再让蚊子搅了咱的好心情。所以啊,从现在开始,行动起来,跟蚊子大战一场,保卫咱的生活空间!
来源:流盼顾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