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进入1949年下半年的解放战争后期,全国各战场上的人民解放军正以席卷全国的秋风扫落叶之势坚决、彻底、干净、全部的消灭反动派残余势力,此时,由白崇禧率领、盘踞湖广一带的桂系主力就成了渡江南下的四野面前一块难啃的“骨头”。
进入1949年下半年的解放战争后期,全国各战场上的人民解放军正以席卷全国的秋风扫落叶之势坚决、彻底、干净、全部的消灭反动派残余势力,此时,由白崇禧率领、盘踞湖广一带的桂系主力就成了渡江南下的四野面前一块难啃的“骨头”。
解放战争后期的李宗仁与白崇禧
白崇禧不同于国军中其他将领,在军事上素有“小诸葛”之称,又被教员称为“中国境内最狡猾的军阀”,不过,纵使他此刻使出浑身解数,在解放军势如破竹、国军大势已去的情势下,也不过是螳臂当车、蚍蜉撼树的一时之快。
最终,在经历了武汉、长沙、衡宝和桂北等战役后,白崇禧所率桂系主力30余万人尽数被歼,摆在这位“小诸葛”面前的选择,便只剩退回广西“大本营”这条路了。
形势发展至此,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兵败如山倒的国军失掉两广地区不过是时间问题,白崇禧对此亦心知肚明。因此,他的关注点自然而然的放在了广西“失守”后如何保存桂系主力并顺利逃亡上面。
在当时情况下,除了与云贵地区的胡宗南残部汇合并一同开辟新战线外,摆在桂系面前的撤退道路无外乎两条:一是扼守雷州半岛,以此为据点将部队撤往海南岛;二是从广西直接撤往越南。
影视作品中的白崇禧
会师云贵的计划自然入不了白崇禧的“法眼”,一者在他看来,西南失守是必然的,自己率部入云贵反倒会成为我军围歼的“砧板鱼肉”,无异于走向绝路;二者让他与胡宗南这般空有“天子门生”的志大才疏者合作,心高气傲的白崇禧内心无不嗤之以鼻。
一番思忖和商定后,白崇禧于1949年11月20日制定出自己美其名曰“南线攻势作战”的撤退路线,说白了就是以手中四个主力兵团做掩护,策应嫡系张淦兵团夺占广东廉江和茂名地区,一举控制雷州半岛,为南撤海南岛打下坚实基础。
具体来讲,以黄杰和刘嘉树两兵团在桂北充当破坏道路、迟滞解放军进攻的“炮灰”角色;以鲁道源兵团集中在粤桂边的信宜以北地带,凭借其“战斗力弱”的特点吸引四野部队于周围,为张淦兵团控制雷州半岛争取战机,而同为桂系主力部队的徐启明兵团则在阳朔地区充当总预备队,随时增援上述兵团的同时也可寻机向茂名一带挺进。
不得不说,白崇禧这出为嫡系部队“搭台唱戏”的计划还是动了一番心思的。而之所以首选经雷州半岛撤退海南岛的方案,白崇禧也有着他的“小算盘”:
雷州半岛地图
首先是雷州半岛三面环海的地理优势。在我军尚未拥有渡海作战的强大海军前提下,这种易守难攻的地理优势便凸显出来了。换句话说,只要张淦兵团能守住廉江和茂名,就能控制整个雷州半岛,桂系的这盘棋也就得以盘活。即便我军像渡江战役那般征集大量木帆船渡江海战,也要在几个月后进行,那时他早已联合余汉谋、薛岳等粤军残部在海南岛构筑坚固防线。
其次,占领雷州半岛是从老蒋和美方手中拿到军事援助的必要条件。当然,就事后美蒋反应而言,所谓的美械装备援助不过是一纸空文,但政治上保持天真头脑的白崇禧却视其为“救命稻草”,他坚信只要守住雷州半岛,伴随着大批美援的到来,自己又将打开一番新局面。
有鉴于上述种种考虑,白崇禧将占据雷州半岛作为桂系撤退的首选。不过,他能想到的撤退方案,我军指挥层也早已料定。
当白崇禧还在暗自窃喜于我军解放广州后的部队休整以及缺乏行军冬装现状之际,陈赓的第4兵团早已“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秘密发放冬装令部队悄然南下的同时,会同邓华第14兵团围歼了鲁道源和张淦兵团,至于西线的黄杰和刘嘉树两兵团,也在我军“大迂回、大包围、大歼灭”战术下遭受重创,率残部3万余人退守越南,后迫于美法关系而被缴械遣返台湾。
影视作品中的陈赓(左)
至此,白崇禧精心策划的“南线攻势”算是彻底化为泡影,原计划主力兵团撤守海南岛的他,最终落得只身一人仓皇逃往海南岛的结局。
但话又说回来了,如果白崇禧最初选择的不是撤退海南,而是将主力尽数西撤越南,又会否是另外一番局面呢?
客观的讲,退入越南对桂系而言是暂时安全的。一者当时的越南仍处在法国殖民统治下,尚未独立建国,加之意识形态领域的对立,一旦白崇禧率5个主力兵团退入越南,考虑到国际影响,我军越境作战还是存在相当阻力和困难的;二者彼时的法军战斗力与国军也难以同日而语,这一点,从此前驻扎越南的滇军第60军大败法军的战斗经历也可管中窥豹。纵使法军再不情愿,对白崇禧近30万部队也是无可奈何。
正因省去了许多后顾之忧,白崇禧才将退入越南视为自己“南线攻势”的最后底牌,毕竟在他眼中,即便与我军作战失利,自己将桂系主力兵团撤往越南也是举手之劳的事。
影视作品中的白崇禧与李宗仁
当然,正因为这是自己稳操胜券的一手“底牌”,白崇禧才不能、也不愿轻易公开暴露。一来考虑到据守雷州半岛的诸多优势,尤其是强大的“美援”吸引,自己如果一枪不放直退越南似乎说不过去;二来一开始直接选择退入越南,也要考虑到与法军公开冲突对立以及影响与美方关系等一系列“多米诺骨牌”式的反应。
综合考虑下,白崇禧选择了退守雷州半岛的“上策”,而将越南视为保底的“下策”。只不过,他的如意算盘最终没能逃脱我军高层指战员的预判,当白崇禧紧锣密鼓的执行自己所谓“南线攻势作战”计划时,我军早已迅速迂回穿插到位并展开追歼攻势作战。
随着桂系最精锐的第3兵团在“罗盘将军”张淦率领下全军覆没,雷州半岛与退守越南的计划全部化为不切实际的幻想,白崇禧看似两全的策略到头来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独木难支的他深知自己此刻已然是江郎才尽、回天乏术了。
前期综合比对,择优首选撤退雷州半岛而备选越南,后期遭受我军重创濒临覆灭,即便再想退却越南也是天方夜谭了,这大概算是白崇禧作为军人冥冥之中的最后宿命。
影视作品中广西解放时场景
在人民解放军席卷全国的钢铁洪流大势下,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又岂能收获个人主观意志中的圆满结局?
来源:漫步者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