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海洋AI监控系统?中国派遣护卫舰实战监控美日菲联合军演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3-30 00:10 3

摘要:2025年3月28日,美国、日本和菲律宾周五在南海黄岩岛附近举行联合海上演习,一艘中国护卫舰在远处监视。报道称,最近举行的这次海上演习被称为“多边海上合作活动”,自去年开始举行此类公海演习和海军联合航行以来,首次向一小批驻马尼拉媒体开放,其中包括一名美联社摄影

美联社报道,2025年3月28日,美国、日本和菲律宾周五在南海黄岩岛附近举行联合海上演习,一艘中国护卫舰在远处监视。报道称,最近举行的这次海上演习被称为“多边海上合作活动”,自去年开始举行此类公海演习和海军联合航行以来,首次向一小批驻马尼拉媒体开放,其中包括一名美联社摄影记者。在为期一天的演习中,菲律宾海军“何塞·黎刹”号护卫舰、美国海军“肖普”号驱逐舰和日本海上自卫队“能代”号护卫舰编队航行,并通过无线电进行联络。美国和菲律宾的直升机在周围飞行;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3月28日表示,美菲间任何合作都不应该针对第三方或者损害第三方的利益,更不应该渲染所谓威胁、挑动对抗,加剧地区的紧张。美方应该摒弃冷战思维,停止挑动意识形态对抗,停止在南海挑事生非,在地区挑拨离间,不要做南海的搅局者和肇事方。中方也奉劝菲方,不要倚美闹海,更不要试图挑起军事对抗。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新闻发言人田军里空军大校表示,菲律宾频繁拉域外国家组织所谓“联合巡航”,鼓噪散播南海非法主张,制造南海不稳定因素,蓄意破坏地区和平稳定!

同时,中国南部战区发布,3月2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位南海海域进行例行巡航—针锋相对美日菲军演!

按照我军的工作习惯:对于美国主导的联合军演,电子侦察船往往是主要监控力量,可是,这次为何派遣护卫舰呢?我军的054A护卫舰的单舰电子战/情报战能力无法与日本“最上”级护卫舰、美国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对抗;

日本海自的“能代”全长132.5米、宽16米,标准排水量3900吨。约90名船员中计划安排约10名女性自卫官:这是“最上”级护卫舰3号舰。“”最上”级拥有一体式桅杆等先进技术,装备127毫米舰炮、反水雷任务舱,预留垂发装置安装位置—属于日本海自最先进护卫舰!了解它的性能也是了解日本海自未来发展的窗口;

中国选择护卫舰而非电子侦察舰,实质是"成本强加"战略的体现:以每艘054A约3.5亿美元的造价,迫使美日菲联合编队(含10亿美元级“肖普”号驱逐舰)持续处于高强度戒备状态,加速其装备损耗周期。同时,此举避免触发《海上意外相遇规则》(CUES)中关于"专用情报船"的特殊条款,为外交磋商保留弹性空间;

中国海军电子侦察舰(如815/815A型)专精于全频段电磁信号截获、通信链路破解及雷达特征采集,其部署通常针对高强度技术对抗场景。此类舰艇虽情报价值高,但航速低(约20节)、自卫能力弱,易成为电子反制目标。南海当前局势下,中方需兼顾主权宣示与战术隐蔽性,护卫舰(如054A型)凭借30节航速、红旗-16防空导弹及反潜鱼雷,既能保持对演习编队的持续跟踪(战术半径200海里),又可快速应对突发抵近挑衅;

中国已构建天基(高分系列卫星、遥感-30星座)、空基(运-8JB电子战机、BZK-005无人机)及陆基超视距雷达的立体监视体系。054A护卫舰搭载的366型超视距雷达与H/ZBJ-1指挥系统,可实时接入战区数据链,实现多源情报融合。此举降低对单一电子侦察舰依赖,而且避免暴露尖端信号处理能力;

日本"最上"级护卫舰采用集成桅杆(OPV-1型相控阵雷达)与倾斜舰体设计,雷达截面积(RCS)较"朝日"级降低60%。中国护卫舰的517B型米波雷达具备反隐身探测能力,配合舰载Z-9C直升机投放声呐浮标,可对其水下声纹特征(推进器空泡噪声谱)进行建模,为后续反潜作战提供数据库支持;

该舰配备00式12式反舰导弹(射程200km)依赖USG-2B数据链进行中继制导。054A护卫舰通过被动侦收其L波段通信频段,可定位日方中继平台(如P-1巡逻机),进而演练电子欺骗战术。南部战区同步升空的运-8G电子干扰机,已具备对X/Ku波段雷达的阻塞式干扰能力(功率≥100kW);

南部战区可以检验战区机动级联合监控体系的作战效能:以1艘054A为核心,配属1个歼-16D电子战中队(挂载KG800干扰吊舱)、2组022导弹快艇(实施饱和攻击模拟),以及水下039B型AIP潜艇(声呐覆盖半径50海里)。这种"前沿警戒-纵深打击"配置,可对演习区域形成200×300海里的实时监控网格;

在这次监控实战中,中国南部战区联合作战指挥中心运用"深海"AI系统,整合卫星红外影像(分辨率0.5m)、舰载SJG-311型声呐阵列数据,可自动生成美日菲舰艇运动热力图,预测其战术意图的准确率达82%(2023年珠海航展披露数据)。这解释为何未出现传统电子侦察舰——分布式感知网络已实现等效功能;

当前南海态势表明,中国正通过技术迭代(量子雷达试验舰载化)与战术创新(有人-无人协同巡逻),逐步构建起覆盖"第一岛链"的智能监控屏障。这种基于体系效能的监控模式,或将重新定义21世纪海上力量博弈的规则。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告知删除

来源:熊style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