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记者观察发现,顺德容桂渔人码头(下称“渔人码头”)越来越火爆,吸引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前来打卡。发展文旅产业创造“快乐GDP”,如今是不少地方的追求。
“来,给我拍一张!”“这里的落日好漂亮。”“哇,真的太好吃了。”
记者是顺德容桂渔人码头的老熟人了。类似的声音,常在渔人码头响起。
近年来,记者观察发现,顺德容桂渔人码头(下称“渔人码头”)越来越火爆,吸引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前来打卡。发展文旅产业创造“快乐GDP”,如今是不少地方的追求。
顺德容桂渔人码头,吸引各地游客前来打卡。
当下,佛山明确要把文旅产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打造“四山两江”文旅精品区。德胜河畔,打造有“料”又有“颜”的网红打卡地,顺德容桂渔人码头有何“密码”?
密码一,历史与现代融合,出圈有情怀底子。顺德容桂渔人码头由“顺德食品进出口公司”改造而来。而这个食出码头的前身是建德码头,一直以来承担着向香港等地输送各类货品的重任,承载不少老街坊的集体记忆。改造后,码头保留了工业遗迹的肌理,同时注入涂鸦艺术、文创店铺等现代元素,形成历史怀旧与潮流时尚的碰撞。这种“新旧共生”的模式既满足年轻人对文化深度的探索欲,又提供了拍照打卡的视觉吸引力,契合当下“工业风”“废墟美学”的审美趋势。
顺德容桂渔人码头,涂鸦墙吸引游客打卡。
密码二,增强场景设计并扩容,善用网络传播规律。近年来,渔人码头通过不断增强场景设计、扩容来提升“出片率”,成为社交媒体传播的天然素材库。如明星涂鸦墙、临江观景台等,均成为标志性打卡点,吸引年轻人自发传播,小红书等平台相关笔记十分丰富,形成裂变式传播效应。而从定位看,渔人码头瞄准年轻群体,丰富咖啡文化、文创市集、夜间经济等业态,契合Z世代“慢旅游”“微度假”的偏好。
密码三,“美食+文旅”深度绑定,打牢长红根基。一方面,作为顺德的代表性景点之一,渔人码头汇聚了双皮奶等不少本土美食。另一方面,渔人码头依托世界美食之都金字招牌,和周边美食、景点实现有机联通,增强游客的体验感。还要看到,容桂通过在渔人码头开展美食活动等,既引人气也增名气,既满足年轻人对在地文化的体验需求,又通过场景化消费延长停留时间,提升二次消费可能。
日暮时分,落日与江水美如画。
密码四,以水美城以水兴城,给年轻人足够的松弛感。渔人码头毗邻德胜河,江水悠悠,船来船往,尤其是日落时分,给游客尤其是年轻人足够的松弛感。除此之外,渔人码头在空间距离上与柴油机1959、新涌电影街等距离较近,多点成面且均为免门票开放,降低出行门槛、增添体验感。
“我们是从湖南过来的,在广州打卡后坐地铁就到顺德了,然后过来渔人码头逛一逛,发现不仅风景好,还有很多打卡拍照点,出片率很棒!”游客小赵说。
知政主笔、摄影|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覃征鹏
来源:佛山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