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时间过得真快,一晃现在已经到了农历三月,而明天就是三月初三了。在我国传统民俗中,三月初三是非常特别的日子,这一天是中华始祖轩辕帝,也就是黄帝的生日,我国民间就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
“晓风吹雨过溪南,春色晴光三月三。”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现在已经到了农历三月,而明天就是三月初三了。在我国传统民俗中,三月初三是非常特别的日子,这一天是中华始祖轩辕帝,也就是黄帝的生日,我国民间就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
同时,三月初三还是主管人间福寿健康及婚姻生育的王母娘娘圣诞,主管长生的玄武大帝诞辰,所以每年的三月初三这天,也是人们祈求健康、姻缘以及早生贵子的日子。
三月初三还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的“上巳节”。“上巳” 中的 “巳” 是天干地支中的巳日,因为最初的上巳节是指农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随着时间的发展,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将上巳节固定在了每年农历的三月初三。
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明三月初三除了是汉族的上巳节,还是众多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如壮族的歌圩节、黎族的郊游节、瑶族的干巴节、布依族的祭地蚕、苗族的挑葱节等。
上巳节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所以有着众多的习俗和讲究,如祓禊、曲水流觞、郊外游春、佩兰赠柳等。其中祓禊是到水边洗涤身体,去除疾病和灾厄;曲水流觞是文人雅士在溪边宴饮,借酒杯漂流来定饮酒赋诗之人;郊外游春让人们亲近自然,感受春天的生机;佩兰赠柳则借助香草和柳枝来驱邪祈福。
除此,这一天还有吃荠菜煮鸡蛋、蒿子粑粑、吃五色糯米饭、乌稔饭的习俗。人们认为在三月初三这天吃荠菜煮鸡蛋,能去风湿、清火,预防春瘟;而蒿子粑粑,据说有驱邪的作用;五色糯米饭,则象征着吉祥如意、五谷丰登;乌稔饭则有纪念祖先、祈福的寓意。
今年三月初三不一般,别管多忙,记得:1不洗、2要忌、3要躲,别犯了忌讳。
三月三是上巳节,有祓禊的习俗,人们会到河边洗濯身体,以驱疫辟邪,除去旧年的不祥,《后汉书·礼仪志》中就有“是月上巳,官民皆絜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的说法。
但最近几天受寒冷天气影响,很多城市降温幅度达到20度,北方的一些城市甚至飘起了雪花,所以这个时候如果为了应节日习俗,可以在家用清洗一下,但应避免用冷水。因为此时用洗冷水澡的话,会很容易导致身体受到寒冷刺激,引发感冒、发烧等疾病,不利于身体健康。
春季是阳气生发、成长的时期,人体阳气逐渐向外舒展,但此时阳气仍相对较弱。洗冷水澡会使寒气趁机侵入人体,损伤阳气,影响阳气的正常生发和运行,不利于身体健康。而洗冷水澡容易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引发身体不适,不符合春季养生中 “春捂” 以及保护阳气的原则。
所以从养生和适应气候的角度考虑,人们也会避免在三月初三洗冷水澡。
三月初三是上巳节,古时人们除了会在这一天到水边举行祓禊仪式,还有曲水流觞、赏花、踏青等活动。这些习俗都鼓励人们走出家门,到户外感受春天的气息,参与社交和文化活动,以祈求福祉和好运,唐朝诗人杜甫诗中就有“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的描述。
三月是春天的最后一个月,在自然界中,万物生机盎然,人体内阳气开始旺盛,阴气逐渐隐匿。此时人们应早睡早起,多到户外晒太阳、活动身体,以促进阳气的吸收和舒展,增强体质,顺应春季阳气生发的特点。
如果宅在家里,不利于接触自然阳气,不符合春季养生之道。而且今年三月初三正逢周日,大家可以约家人或朋友一起出门散散步、爬爬山,不但能锻炼身体,还能增进感情。
农历三月是春季的最后一个月,这时不但雨水会逐渐增多,气温也会大幅度回暖,各种花卉会相继开放,植物开始大量传播花粉以进行繁殖。此时空气中的花粉浓度明显增加,尤其是在天气晴朗、风力较大的日子,花粉会随着气流广泛传播,容易被人体吸入,引发过敏症状。
所以在农历三月,如果是过敏体质的话,出门的时候建议要佩戴口罩、眼镜,以躲避花粉。除此,尽可能远离花粉源密集区,减少在花丛、树木附近停留的时间。回家后也应立马进行清清洗并及时更换衣物。
明天就是三月初三了,这一天不但是我国传统的上巳节,还是王母娘娘和玄武大帝的诞辰,值此之际,祝大家:福寿安康、健康顺遂、幸福美满、早生贵子、万事如意!#在头条记录我的2025#
来源:神米东西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