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出战!抱雪斋“虞夏万年论”助力国家夏商文明探源工程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3-29 15:30 2

摘要:今年正式启动夏商文明研究工程,将组织国内科研机构、高校围绕构建完整的夏商考古学文化与夏商历史,开展重点遗址的考古发掘、多学科综合研究、科技考古和价值阐释、文物保护、展示宣传、国际传播等工作,形成一批高质量学术科研成果,让夏商历史更加清晰、生动地呈现出来。

近日,国家文物局发布公告:

今年正式启动夏商文明研究工程,将组织国内科研机构、高校围绕构建完整的夏商考古学文化与夏商历史,开展重点遗址的考古发掘、多学科综合研究、科技考古和价值阐释、文物保护、展示宣传、国际传播等工作,形成一批高质量学术科研成果,让夏商历史更加清晰、生动地呈现出来。

很显然,官方对于之前的“夏商周断代工程”并不满意,这次要重新搞一次。

这一次,身为一个非著名非主流民科,抱雪斋申请出战。

抱雪斋全球独家首家提出“虞夏万年论”,这个论点简单来说就是:

虞朝和夏朝真实存在,而且都是在距今万年前开始的王朝。其中虞朝是在1.1万年以前在浙江结束,夏朝在距今1.1万年以前从浙江开始,与这段历史相对应的考古学文化就是浙江的上山文化。

也就是说,距今万年以来,中国考古发现的所有文化,所有遗址,实际上全部都是夏文化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遗存!

夏朝延续的时间长达六千年以上!

这个结论,直接粉碎夏商周断代工程提出的结论:夏代始于大约四千年前。

夏商周断代工程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完全建立在对不可靠的古文献的错误理解上。

唯一记载了夏朝长度的古文献,就是《竹书纪年》里面说的

“自禹至桀,十七世,王与无王,用岁四百七十一年”

《竹书纪年》这段记载对不对呢?

显然是错的。

原因有三。

第一,今天我们看到的《竹书纪年》不是战国古墓中挖出来的原本,而是已经散佚之后重新搜集整理的残本,其中有关夏朝长度的这些内容就显然是后人杜撰的结果,因为亲手整理过《竹书纪年》原本的西晋时人,已经明确表示过竹书原文记载“夏年多殷”,也就是说夏朝的存续时间长度超过商朝。然而今天我们看到的《竹书纪年》记载:

“汤灭夏,以至于受,二十九王,用岁四百九十六年。”

很显然商朝长度496年要比夏朝471年长,与真正《竹书纪年》里记载的“夏年多殷”互相矛盾,显然不是真正的原本,真正的《竹书纪年》很可能在西晋之后已经失传,我们今天看到的本子是后来人伪造的。

第二,《竹书纪年》里面的夏朝十七个王在位年代,应该是后人根据《史记》里的《夏本纪》杜撰出来的,实际上《史记》里面记录的夏王世系一定是不完整的,因为商代的29个王已经被证实,如果夏朝真的如《竹书纪年》和《史记》里说的只有17个王,那么这17个王的在位总年数如何比得过商朝的29个王呢?这显然也与“夏年多殷”的记载矛盾。

而且《史记》里面仅仅列举了17个王,本身并没有记录每个夏王的在位年数,体现出司马迁修史的谨慎态度。《史记》中就已经很明确表示“自殷以前诸侯不可得而谱”,甲骨文记载也已经证实《史记》有关商王的世系部分有误,更不要说夏朝诸王了:

五帝、三代之记,尚矣。自殷以前诸侯不可得而谱,周以来乃颇可着。孔子因史文次《春秋》,纪元年,正时日月,盖其详哉。至于序《尚书》则略,无年月;或颇有,然多阙,不可录。故疑则传疑,盖其慎也。

余读谍记,黄帝以来皆有年数。稽其历谱谍、终始五德之传,古文咸不同,乖异。夫子之弗论次其年月,岂虚哉?于是以《五帝系谍》《尚书》集世纪黄帝以来讫共和为《世表》。

第三,退一万步来说,即使《竹书纪年》仍是战国时期的原本,里面记载的夏朝历史也是大概率编造的。因为夏朝的历史,在春秋时期就已经茫然,孔子曾经努力搜求商代以前的典籍,结果只在夏人后裔的杞国搜到了一本阴阳月令书《夏时》,对于整个夏朝的历史可以说是只剩下传说。战国时期的夏朝历史则更是众说纷纭,有人说尧舜禹禅让,有人却说尧被舜囚禁而死,有人说启本来想把王位让给益,有人却说“益干启位,启杀之”……总而言之一句话,战国时期的人对于夏朝尤其是大禹时代,只剩下一个遥远的记忆了。

因此,综上所述,夏朝只有471年的记载,完全靠不住。

那么,夏朝究竟什么时候开始?我们是不是只能束手无策了呢?

当然不是。

我们还有《尧典》。

《尧典》是《尚书》中最古老的一篇,虽然经过后人的修订整理,但是商代四方风甲骨已经证明了《尧典》的古老和真实性。

《尧典》中,记录了尧舜禹时代的真实天象记录:

“日中星鸟以殷仲春”

“日永星火以正仲夏”

“宵中星虚以殷仲秋”

“日短星昴以正仲冬”。

这四条天象记录,每一条都确凿无疑地指向了1.1万年以前的二分二至日躔。

从《尧典》中,我们不但确定了夏禹的年代,更确定了尧舜的年代。

他们都是1.1万年以前的人。

他们,生活在浙江。

浙江上山文化,正好是在距今1.1万年前,诞生在一个至今广泛流传着尧舜禹事迹,留存着大量尧舜禹遗迹的地方。

当考古发现和史料记载完全对应,我们就找到了夏朝,找到了虞朝,找到了华夏文明的真正起源地和起源时间。

铁证如山,夏朝始于万年前的浙江上山文化。

不服来战!

来源:抱雪斋读易笔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