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日,2025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在南宁举行。昨日,参加论坛采访活动的各地记者组成媒体采访团,“兵分三路”探访绿城最具代表性的景观景点街区以及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点,感受绿城南宁的魅力。
媒体采访团在南宁拍摄老友粉制作过程。
媒体采访团在南宁参观壮锦制作。
今日,2025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在南宁举行。昨日,参加论坛采访活动的各地记者组成媒体采访团,“兵分三路”探访绿城最具代表性的景观景点街区以及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点,感受绿城南宁的魅力。
在青山绿水中感受绿城浪漫
昨日,媒体采访团来到南宁青秀山风景区与方特东盟神画,体验绿城生态与东盟风情交融之美。
“青秀山不仅是‘南宁绿肺’,更是一座立体的自然博物馆,生态保护与文旅开发的完美平衡令人钦佩。”在清晨的薄雾中,媒体采访团沉浸式游览了景区17个专类园。在观景台,媒体记者极目远眺东盟商务区,纷纷用手机拍下摩天大楼与千年翠色“对话”的大片。在千年苏铁园内,触摸着1370多岁“苏铁王”苍劲的枝干,宁夏新闻网副总编辑马江惊叹:“青秀山的每一片叶子都在讲述生命的智慧,我已经将这里列为退休养老的首选之地。”漫山遍野的樱花树下,北京中青在线记者任家宝拍下了独属于广西春季限定的粉色浪漫。“南宁开满了鲜花,特别有春天的感觉。这里清新的空气让我一直在做深呼吸!”
随后,媒体采访团转场至国内首个以东盟文化为核心的主题乐园——方特东盟神画,“一日遍览十国”的沉浸式体验让媒体记者印象深刻。在王牌项目“相约下龙湾”中,媒体人乘坐木舟穿越“越南喀斯特秘境”,对360°环幕与光影特效所展现的东南亚古建筑的壮丽气势赞叹不已。中国日报网记者吴晔彤感叹:“短短十分钟,让东南亚风光鲜活可触,这是传统旅游难以企及的深度,非常震撼。等回北京后,我一定会向身边朋友推荐南宁!”
在大街小巷中感受南宁特色
壮锦,被誉为“壮族文化的活化石”,以棉线为经、丝线为纬,通过提花技艺织就繁复纹样。每一寸织物都流淌着壮乡人民对生活的热爱,闪耀着智慧之光。服饰、摆件、围巾、帽子……走进广西金壮锦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琳琅满目的壮锦产品令人目不暇接。央视网记者朱春燕对壮锦、麽乜香囊印象特别深刻,“尤其是香囊上的壮锦图案,非常漂亮,很‘潮’!”她笑着说道。
后厨的灶台腾起火焰,蒜末、豆豉、辣椒在热锅里爆炒出香气,一股酸笋特有的酸爽味扑面而来,在“三街两巷”的“邕城印记”里,大家不仅观摩了老友粉的制作过程,还品尝到了酸辣鲜香的老友粉。陕西广播电视台记者陈嘉欣一口气就吃完了一小碗老友粉,“能够在早上吃到一碗热气腾腾的老友粉是一件幸福的事!我还能再吃三碗!”
在邓颖超纪念馆感受红色文化,在食肆中品尝美味的老友粉,处处都是美好感觉。虽然天空下着小雨,但第一次来南宁的宁夏日报宁夏观察视频记者李萌感受到了南宁人的热情,“我平时很喜欢吃螺蛳粉,对南宁老友粉的接受度很高,回去的时候会带上几包‘速食老友粉’,让家人朋友都尝尝。”
在产业园区中感受发展脉动
走进位于中新南宁国际物流园的中国—东盟特色商品汇聚中心(以下简称“汇聚中心”),媒体采访团体验了各具特色的主题展馆,新加坡肉骨茶、泰国调料、越南咖啡、柬埔寨大米等好物整齐陈列,琳琅满目。
目前汇聚中心已完成线下17个主题展馆的建设,同步搭建线上B2B、B2C数字化平台,目前已有超5000种国内外特色商品入驻,促进了各国在文化、教育、金融、旅游等领域的深度交流与合作。
中国经济网记者周媛媛感慨道:“走进汇聚中心,就像开启了一场环球之旅,东盟国家主题展馆各具特色。中新南宁国际物流园及相关项目的发展成果更是令人振奋,搭建的数字化平台与物流园的联动以及提供的专业服务,都为中国与东盟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合作注入了强大动力。”
记者们来到五象云谷智算中心产业园项目进行深入采访。“我感到非常震撼,南宁的人工智能产业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拥有比较先进的技术,这给了我许多启发,希望南宁吸引更多的上下游企业入驻,形成完整的AI产业生态链。”新疆广播电视台记者加那提·艾山说。
来源:金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