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永信大师的书法作品,尽管价格昂贵,但线条饱满,值得细细品味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3-30 10:46 3

摘要:从身份地位而言,释永信作为少林寺方丈,当代知名僧侣,肩负少林文化传承之责,他的题字挂于寺内殿堂,有其合理性。然而单从书法艺术角度审视,却存在不少可议之处。

在嵩山少林寺的大殿之上,悬挂着一方由方丈释永信题写的 “见真功夫” 匾额,行书笔法劲道,与古殿相得益彰,庄重又和谐。这引发了人们对其书法作品的诸多探讨。

从身份地位而言,释永信作为少林寺方丈,当代知名僧侣,肩负少林文化传承之责,他的题字挂于寺内殿堂,有其合理性。然而单从书法艺术角度审视,却存在不少可议之处。

释永信书法功底看得出是下了功夫的,笔法熟练,显见练习之久。但因缺乏专业指导,风格偏离传统,笔触 “聚墨成形”,自由发挥有余,规范严谨不足。像笔画线条,常显臃肿肥腻,看似有力,实则缺力度与弹性,用笔方法有误;结字上,多为方正规矩,笔画均匀对称,少变化动感,对结字技巧领悟不深。且作品还透着俗气,源于对书法经典研读不够,未深入学习古代名家,与不重传统的爱好者类似,有自以为是之嫌。

即便如此,其书法也有一定价值。字迹饱满流畅,具不拘一格的态度,为古寺添现代个性气息。书法艺术本就需包容多元,他的探索体现个人追求,也提醒我们应以开放心态接纳不同风格,拓宽审美视野。

书法自来崇尚古典美,临摹古帖是学书必经路,借此书法爱好者汲取古人智慧,打磨笔法、章法,形成独特风格。有人质疑,若学书法必依古帖,那初代书法家如何起步?实则书法规则与审美经历代书家长期实践积累完善,是传承根基。

回望历史,中国书法源远流长,经典碑帖各显千秋。汉碑森严肃穆,二王秀丽典雅,魏碑古拙质朴,苏轼书卷气浓,林逋清新脱俗,徐渭狂放不羁,多样风格蕴含独特美学与时代精神。同时,书法审美包容却拒俗气,黄庭坚言 “士大夫处世可以百为,唯不可俗,俗便不可医也”,俗气作品难有艺术高度。

再看释永信书法,虽艺术成就存争议,市场价格却颇高,一幅可达十几万元,无疑得益于其方丈身份。在宗教与艺术关联上,中国佛教与书法联系紧密,佛教经典常成临摹范本,历代高僧如怀素、智永、弘一法师等,书法造诣非凡,作品饱含文化与精神内涵,映照深厚佛学修养与人格魅力,相较之下,释永信作品在格调、内涵上尚有差距。

不过,释永信在少林文化传播中,书法起到独特作用,凭自身影响力,吸引众人关注少林寺与书法渊源,引其踏入书法艺术大门。展望未来,若他能潜心临摹古帖,钻研书法理论,汲取文化养分,或可提升书法境界,为少林文化添彩,续写佛教与书法交融新篇,让这一古老艺术传承之路在新时代绽放别样光芒。

来源:书画相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