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跃亭:中国最大忽悠,又融到钱了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3-28 08:03 3

摘要:2025年3月25日,当贾跃亭在微博宣布法拉第未来(FF)再获4100万美元(约3亿元人民币)融资时,评论区瞬间炸开了锅。有人嘲讽“PPT造车鼻祖又来割韭菜”,有人困惑“为什么还有人信他”,更多人惊叹:“贾总这融资能力,李斌见了都得喊大哥!”

2025年3月25日,当贾跃亭在微博宣布法拉第未来(FF)再获4100万美元(约3亿元人民币)融资时,评论区瞬间炸开了锅。有人嘲讽“PPT造车鼻祖又来割韭菜”,有人困惑“为什么还有人信他”,更多人惊叹:“贾总这融资能力,李斌见了都得喊大哥!”

从乐视崩塌到FF九死一生,贾跃亭的“造车梦”已燃烧十年。这十年间,他经历了股价跌破退市红线、个人破产重组、量产车仅交付16辆的至暗时刻,却也上演了七个月融资超1亿美元的绝地反击。人们一边骂他“老赖”,一边看着资本源源不断涌向他的口袋——这个被称为“中国最大忽悠”的男人,凭什么总能拿到钱?

一、融资神话:30亿美元烧出16辆车,华尔街都看傻眼

贾跃亭的融资能力堪称“行业天花板”。成立11年的FF,融资了11年。据天眼查数据,加上最新一轮融资,FF累计完成21次融资,总额超30亿美元(约218亿元人民币)。仅过去7个月,FF就三次获得超3000万美元融资,累计金额突破1亿美元。而这一切“战绩”,建立在11年仅交付16辆量产车的基础上——平均每辆车烧掉近2亿美元。

对比同行,小米2021年宣布造车,2024年首款车SU7上市,次年3月交付量突破20万辆;特斯拉Cyber Cab更以3万美元成本价锁定2026年量产目标。反观FF,售价30.9万美元的FF 91至今交付不足20辆,甚至被汽车博主戏称为“全球限量款”。更讽刺的是,FF股价在融资消息公布后高开低走,最终下跌5.07%——华尔街用脚投票,揭穿了这场“融资狂欢”的本质。

二、贾氏生存法则:用“缺陷价值”制造资本幻觉

为什么还有人愿意为贾跃亭买单?答案藏在人性的弱点里。

1. “双城故事”的稀缺性

贾跃亭是极少数能同时在中美市场讲故事的造车人。他一边用“技术下放”包装FX品牌(定价2-5万美元),宣称要用中国供应链成本优势抢占美国大众市场;一边高举“AI革命”大旗,将FF91的半成品自动驾驶技术描绘成“技术乌托邦”。这种“夹缝战略”精准击中中东和亚洲资本的焦虑——既想分特斯拉蛋糕,又怕被马斯克“割韭菜”。

2. 债务绑架的畸形生态

贾跃亭背负的20亿美元债务,反而成了续命筹码。债权人深知,一旦FF倒闭,债务将彻底清零,因此不得不默许他“挤牙膏式融资”。最新4100万美元融资中,60%需优先偿还供应商欠款,剩余资金甚至不够完成ADAS系统测试。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游戏,让FF变成一台失控的碎钞机——2024年前三季度净亏损2.35亿美元,平均每月烧掉2600万美元。

3. 表演式创业的精神鸦片

当其他老板躲在幕后时,贾跃亭凌晨三点直播工厂加班、在抖音卖衍生品、把“还债回国”写成小作文。这种近乎自虐的“奋斗者”人设,让部分投资者产生了诡异的心理投射:如果连这个“满身污点”的人都能翻身,投资的回报将不仅是金钱,更是参与救赎的精神快感。

三、FX品牌:最后的豪赌,还是新骗局?

面对量产困境,贾跃亭将翻身希望押注在第二品牌FX上。FX定位大众市场,计划2025年底实现首款车下线,号称“两倍性能、一半价格”。但现实远比口号残酷:

资金黑洞:FF汉福德工厂产能爬坡失败,此前交付的FF 91超半数存在软件故障。FX量产需改造产线、采购零部件,而最新融资仅够支撑到2025年三季度。

巨头围剿:特斯拉Cyber Cab已锁定3万美元成本价,大众、丰田等传统车企加速电动化转型。FX所谓“技术底牌”不过是FF91的“技术下放”,而这些技术尚未经过市场验证。

信任危机:贾跃亭多次宣称“即将交付”,但FF91从发布到交付跳票9年,FX原型车至今仍是“蒙面侠”。网友精辟总结:“别人以为造车是生意,其实融资才是老贾的生意”。

四、AI战略:新故事还是新泡沫?

眼看豪车故事难以为继,贾跃亭又祭出新王牌——AI。FF宣布成立“全球首家AI混增电驱系统公司”,计划四阶段推进AI研发:从语音助手到多模态交互,再到开放生态平台。更绝的是,FF直接将股票代码从FFIE改为FFAI,股价应声上涨11%。

但这波操作疑点重重:

技术空心化:FF的端到端自动驾驶尚处研发阶段,而特斯拉FSD已迭代至V12,华为、小鹏的城市领航功能早已落地。

资本游戏:AI战略公布后,FF立即宣布融资用于“AI人才引进”,却未透露具体技术路线。业内人士直言:“这就是为迎合资本风口而编的新剧本”。

五、贾跃亭的终极底牌:永不认输的“赌徒逻辑”

贾跃亭的坚持,早已超越商业理性,成为一种“赌徒式生存”:

债务倒逼:20亿美元债务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只有FF成功才能让他“解除限高令、重启人生”。

控制欲执念:2018年拒绝恒大200亿收购,宁可让FF资金链断裂也要死守控制权,只因失去FF意味着“彻底丧失翻身筹码”。

舆论绑架:他越是被骂“骗子”,越要表演奋斗;融资次数越多,债权人越不敢让他倒下。这种“流水的金主,铁打的贾跃亭”生态,成了资本市场最荒诞的黑色幽默。

结语:一场没有终点的资本游戏

贾跃亭的故事,早已不是简单的商业成败。它折射出资本市场的投机狂热、人性的救赎情结,以及一个“商业赌徒”对规则的极致利用。当他说“如果有天梦想实现,我最想做的是尽快回国”时,债权人、投资者和他自己都心知肚明——只要贾跃亭还在镜头前表演“奋斗”,就总有人相信下一个“下周回国”不是谎言。

这场持续十年的荒诞剧,或许只有两种结局:要么FX成为爆款,贾跃亭上演“王者归来”;要么FF彻底崩盘,坐实“最大忽悠”的骂名。但无论如何,贾跃亭已用行动证明:在资本游戏里,他才是真正的顶级玩家。

来源:襄襄汽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