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站在教室后面听完课,恒山实验学校张校长激动地说:“自从有了‘空中课堂’,我们乡村学校的学生也能随时随地听名师课了。”英语教师陈镁琳说:“日常备课时,我也经常在云平台上选择资源,参加在线研讨。这对我的专业成长提供了很大的帮助。”类似的情形在威海市各学校屡见不鲜。
日前,在威海高新区山大实验学校里,一堂异彩纷呈的英语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在屏幕的另一端,威海恒山实验学校的学生正端坐在教室里同步收看这堂课。
站在教室后面听完课,恒山实验学校张校长激动地说:“自从有了‘空中课堂’,我们乡村学校的学生也能随时随地听名师课了。”英语教师陈镁琳说:“日常备课时,我也经常在云平台上选择资源,参加在线研讨。这对我的专业成长提供了很大的帮助。”类似的情形在威海市各学校屡见不鲜。
近年来,威海市教育局着力以数字化转型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以信息化赋能提高教师的育人水平,建设了市域一体化数字教育资源“5+2体系”,对建设数字技术、教研、教学的多轨融合机制进行了有效探索。
一个数字资源库:威海市智慧教育云平台细化线上优质资源,汇聚了包括网课视频、新教材讲解等资源,总数超过2000万个,涵盖小、初、高12个年级的50多门学科,实现了中小学课程内容全覆盖;云平台的网络学案不仅包括引领学生学习的任务单,而且包括教师为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精选的教学视频、课件以及作业、测试题等。学生自主选择学案内容,锻炼了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
一张全市课程表:依靠全市中小学校录播教室100%覆盖的优势,威海市把全市的录播教室连接起来,建成跨越时空的“空中课堂”,组织全市优秀教师和团队根据教学进度讲授线上公开课。同时,为市域范围内开展优质课评比、公开课展示、培训学习等活动提供保障,为城乡教育的一体化协同发展插入了“智慧芯”。
一批网络教研组:威海市依托云平台“网络教研”模块,推进区域联合教研协作;同时,推广提升中小学作业设计质量的实践研究,把教研员的专业引领搬进了教师的网络备课室,促进了信息技术与教学业务的深度融合,优化了学生作业设计,为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本个性错题本:云平台为学生个性化学习提供了电子错题本以及在线答疑功能,教师通过对学生线上作业、测试的多次数据统计和分析,为学生提供一份独一无二的错题本,为学生均衡发展、教师因材施教、领导科学决策提供更快、更精准的依据。
一节课后托管课:威海市依托“爱山东”开通中小学课后服务系统,上架辅导答疑、艺术、体育、科技等课程资源,通过数字手段实现排课、选课、费用缴纳一体化线上服务。云平台上,“风采展示”模块面向学生,汇聚了学生社团活动以及素养大赛、科技比赛等内容;“活动展评”模块为学生课后延时服务的开展提供了活动展示的舞台。
借双平台融合之势,助教育教学转型之力。威海市紧抓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发展机遇,按照“试点先行、循证实践、全域推广”的思路稳步推进,全域扎实开展平台试点工作,深入研究本地智慧教育平台与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的“融合共生、协同发展”方式。
携本地名师之手,增教育惠民服务之能。威海市教育局遴选全市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威海名师、省市级教学能手等,成立讲师团,依托威海智慧教育云平台开设“威海名师辅导讲堂”,每周跟进全市教学进度,紧扣学情重点难点,供有需求的学生、家长、教师免费使用。自2023年4月21日正式上线以来,已连续开展80期,制作课程资源3949个,观看人数超过183.3万人次。
市域一体化数字教育资源体系的建设,在推动全市数字化资源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逐步培育出信息化应用于教育教学和惠民服务的先进典型,打造了智慧教育“威海模板”。
下一步,威海市将继续通过“空中课堂”、网络备课室、名师辅导讲堂等“智慧教育”服务模块,使丰富的信息化、数字化元素融入教学环境,引领课前、课中、课后教学方式重构,数智赋能,不断推动教育创新和社会发展。
来源:山东教育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