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场无人种地:北斗导航插秧 AI算法防虫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3-29 22:21 2

摘要: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粮食单产相比十年前增长约12%,但与农业发达国家对照,仍存在约20%的增产潜力。今年1月,国家发布《2025年全国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实施方案》,旨在推动“良种、良田、良法、良机”相互融合,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科技赋能和全产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粮食单产相比十年前增长约12%,但与农业发达国家对照,仍存在约20%的增产潜力。今年1月,国家发布《2025年全国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实施方案》,旨在推动“良种、良田、良法、良机”相互融合,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科技赋能和全产业链优化,系统性突破单产瓶颈。

《全国农业科技创新重点领域(2024–2028年)》进一步聚焦高效种植:“突破作物精准栽培、绿色耕作、水肥精准调控、智慧管理等关键技术,研制适合国情的智慧灌溉装备”。

在智慧农业大范围普及推广的当下,托普云农将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北斗导航等技术与种植场景深度融合,打造数字化感知、智能化决策、精准化作业、智慧化管理的数智生产模式,显著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为大面积提单产赋能增效。

智能感知技术 足不出户知晓“田”下事

农业生产智慧升级的首要基础是围绕农田环境与作物建立自动化、数字化感知能力。得益于对智能感知技术的多年深耕,托普云农自主研发和迭代各类高精度传感器30余种、智能装备上百种,结合卫星遥感、无人机遥感、地面感知网络等打造“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系统,能够全面、立体地反映农田的生态现状和发展趋势,为作物生长健康动态、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管理和土地利用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

“天”是利用卫星遥感设备,以宏观视角监测种植分布、作物长势等;

“空”是利用无人机低空遥感技术,将遥感影像结合托普云农自研AI算法,能够智能监测作物生育期、出苗率、倒伏识别、产量预估等一系列情况,助力降本增效,精准施策;

托普云农无人机低空遥感综合分析系统

“地”则通过在田间布设高精度传感器等智能装备,形成气象环境、土壤墒情、肥力、水质监测、作物长势、病虫害测报等立体化的农田感知网络,并将所有数据实时汇聚至农情调度中心,让农田管理者足不出户也能知晓农情,为农事操作提供决策依据。

数智大田

AI智能决策 农田管理的“最强大脑”

在获取农业生产全要素海量数据的基础上,托普云农深耕人工智能技术,运用机器学习进行大规模数据训练,自主研发构建了土壤墒情、作物生长、病虫害防治、小气候订正等农业AI算法模型,打造农业种植全周期智能管理的“最强大脑”。

土壤墒情预测、作物需水模型能够评估和预测土壤水份、肥力变化与作物生长需求,为精准灌溉、精准施肥提供决策指导,确保作物健康生长的同时节水节肥、避免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作物物候期模型、作物生长模型能够监测评估作物的呼吸、蒸腾作用等机理,并结合气候、土壤等环境因素实现对作物生育期、产量预测,指导农事管理,提高生产效率。

水稻生长模型

小气候订正、气象灾害预警、虫害防治期估算等模型能够对气象灾害、病虫害分布、虫害首发期、爆发期等进行监测预警,为农事管理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植保绿色防控建议。

AI赋能植保闭环服务

干活不下地 “耕种管收”全程自动化

综合运用AI、物联网、5G、北斗导航等技术,托普云农开发了人机协同的数智化农业生产控制系统,通过建设北斗精准时空服务基础设施,配置高效、精准的新型农机具,整合形成农作物精准化种植技术体系,实现育秧、耕、种、管、收、烘等全流程高精度自动作业、精准导航与实时信息采集,显著节约人力成本,提升农事作业的精细化、便捷化程度。

以水稻种植过程为例:在育秧阶段,育秧工厂采用机械化流水线式育苗催芽,自动化完成填土、播种、药剂消毒等一系列操作,并通过温湿度控制系统打造最佳催芽环境。在耕地、播种阶段,激光平地机耙平水田,耕地机、插秧机在北斗导航系统指引下以无人驾驶状态自动作业。

在水稻生长阶段,通过高清球机、无人机、农情智慧监测站等智能装备时刻监测土壤墒情、苗情、病虫情等,联动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实施自动化、智能化精准灌溉,既确保作物健康又能节水节肥,减少资源浪费。

智慧灌溉系统

在植保方面,托普云农自主研发的智能虫情测报灯、孢子自动捕捉系统等能够精准识别监测农业病虫害,通过AI算法研判病虫害发生趋势,联动植保无人机等装备精准施药,实现统防统治、绿色防控。

托普云农农情智慧监测站

在水稻收获阶段,收割机、打捆机、烘干机都能自动作业,托普云农为所有农机配置农机监测与协同精密作业系统,实现农机自动驾驶、自动水平平衡,自动调节作业高度。


AI助手实时播报农业园区智慧管理

基于成熟的农田智能感知、AI智能决策和农机自动化控制,托普云农运用数字孪生技术打造农业园区智慧管理平台,作为园区管理的数据中心、智慧中心和调度中心,平台汇总所有农情数据、分析并辅助农事决策,实现农田环境、作物长势、设备状态的统一可视、可控,从而形成从数据采集传输→智能分析研判→精准决策应用的完整闭环。

基于AI技术,托普云农打造的AI智能体「问稷」也能够灵活嵌入该平台,为管理者整合遥感、气象、水肥、土壤等农田中各类数据,通过文字、语音、图像等多模态的交互方式与管理者互动,提供农情实时播报、作物长势分析、农事建议、运营评估等,并联动智能控制系统,实现水肥智能灌溉、温湿度智能调控等智慧管理功能。

AI智能体在农场管理中的应用

同时,智慧管理平台打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提供农业生产全生命周期管理,涵盖市场行情分析、生产资料安排、农事行为管控、物流仓储管理、品质溯源管控等功能,与产业链上下游高效对接,把传统变智能,把经验变数字,把粗放变精准。

数智大田智慧管理

基于智能感知、AI算法、物联网、遥感等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场景的深度融合应用,托普云农先后参与建设了浙江湖州南浔区善琏镇数智大田、浙江海宁马桥万亩方未来农场、黑龙江黑河逊克县高标准农田等数智农业标杆案例,积极探索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的产业新模式。

当前,我国农业生产处于大田规模化种植模式的初级阶段,推广“数智化”高效种植生产新模式,对提升我国农业竞争力、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托普云农继续深耕智慧农业,助力农业生产知“数”而作、以“智”提效,为顺利实现1.4万亿斤粮食产量目标提供科技支撑。

来源:托普云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