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困惑到从容!看天津路小学家长如何用《爱是温暖的》解锁育儿智慧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3-30 15:54 2

摘要: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基石,而爱,是这块基石上最温暖的底色。为帮助家长科学应对育儿难题,淮安市教育局精心编撰了《爱是温暖的——淮安市家庭教育简明读本》。该读本聚焦情绪管理、亲子沟通、人际交往等六大核心板块,通过30余个典型案例剖析,为家长提供“原因分析+策略建议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基石,而爱,是这块基石上最温暖的底色。为帮助家长科学应对育儿难题,淮安市教育局精心编撰了《爱是温暖的——淮安市家庭教育简明读本》。该读本聚焦情绪管理、亲子沟通、人际交往等六大核心板块,通过30余个典型案例剖析,为家长提供“原因分析+策略建议”的实用指南,助力家庭教育的科学化。

自《读本》发放以来,无数家长从中汲取智慧,重新定义了与孩子的相处之道。本期公众号,让我们一起看看淮安市天津路小学的家长们在阅读中的启发与实践吧!

01

王梓涵妈妈

我最近常感叹,孩子小的时候,乖巧极了,而现在不一样了,她常常对我说“不”,而她一说出“不”,我就气得暴跳如雷。可冷静想一想,我生气的原因就是孩子没有顺从我的意思,在我的思想里,孩子的做法全是错的,只有我的才是对的。

《爱是温暖的》给了我启示:首先,父母自己要有边界感,不是什么都要管的,不是什么都要代替孩子做的;给他方法和指导,让他去试一试,错了不要情绪化,一起总结原因,试错的过程是成长的过程,对孩子来说是珍贵的。

02

杨锦研爸爸

在日常的家庭教育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比如每次教育孩子,孩子都要谈条件。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要耐心地分析原因,细心地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改善家庭环境,寻找替代活动,培养责任感,激发内驱力。窦桂梅校长曾说过,最好的家庭教育是先放糖,后放盐,再补钙。糖,是给孩子关爱与鼓励;盐,是教会孩子直面挫折;钙,是让孩子学会自立自强。

03

黄羽宸爸爸

看到孩子不好的行为,我就控制不住情绪,怎么才能更好地与孩子沟通?

一、放松训练:先让自己的情绪稳定下来,找一个安静的地方,闭上眼睛,慢慢吸气,让自己放松下来。不能带着情绪面对孩子,这样会导致矛盾激化。

二、心中默念: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我们要接受孩子的不完美,并尝试理解和引导他们,给他们空间和自由,不能期望孩子完全按照自己的标准去行动。

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时刻让自己保持冷静和理性的状态,多理解孩子的想法,把孩子和自己放在平等的位置上进行对话,亲子沟通一定会越来越顺畅。

04

陈偲翀妈妈

读完《读本》,我深感二孩家庭的和谐关系需要精心经营。书中智慧地指导我们,二孩家庭,平衡对两个孩子的爱与关注是关键。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他们渴望被理解和尊重。作为父母,我们要学会倾听,了解他们的需求,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支持。

同时,培养家庭责任感也至关重要。让大宝参与照顾二宝,不仅能减轻我们的负担,还能增进他们之间的手足情谊。此外,定期组织家庭活动,加强家庭成员间的互动,也是维系和谐关系的好方法。这本书让我意识到,二孩家庭的幸福在于我们用心去经营和维护这份宝贵的情感纽带。

05

颜子翔妈妈

我们应该全面,正确地看待隔代教育。隔代教育对孩子的发展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只要处理得当,消极影响是可以避免的。

作为父母应多与老人沟通,了解老人的养育观念,了解两代人在教育孩子上认知和观念的差异。我们可以陪老人观看一些相关电视节目或阅读一些相关书籍,让老人了解新的教育观念。

面对老人和家长不一致的观念,我们作为父母要和老人沟通、协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在孩子面前暴露教育方面的分歧,否则会让孩子有“钻空子”的可能。

作为父母,工作再忙,也要抽时间关心教育孩子。不要贪图方便,把孩子教养权完全交给老人。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的作用是不可代替的。

06

丁宇韬妈妈

孩子,是父母心中的宝贝,我们都盼望着他们茁壮成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除了老师,父母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同样重要。这次从《爱是温暖的》这本书中学到了新的知识,孩子不喜欢同桌该怎么办?首先,咱们家长需要耐心倾听孩子不喜欢同桌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新同桌的行为习惯或性格差异让孩子感到不舒服。在这个过程中,咱们家长不要着急批评孩子,而是要让孩子感受到关心和理解,给予孩子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表达自己的情感。其次可以引导孩子发掘同桌的优点,例如乐于助人、学习认真等,并教会孩子从更全面的角度去看待他人。同时,传授给孩子一些与人沟通的方法,如如何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如何解决矛盾和冲突等。通过这样的引导,孩子可以逐渐学会与不同性格的人相处,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07

孙梓元妈妈

孩子不喜欢老师怎么办?家长可以和孩子分享自己上学时类似的不喜欢老师的经历,以及后来是如何改变看法的,让孩子知道这是很正常的情况,从家长的经历中获得启发。

如果孩子是因为不适应老师的教学方法而不喜欢老师,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比如老师讲课节奏快,孩子跟不上,家长可以教孩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弥补课堂上的不足。

通过一些故事、电影或生活中的小事,引导孩子学会换位思考,培养同理心。让孩子明白老师每天要面对很多学生,工作很辛苦,有时可能会有照顾不到的地方,从而理解老师。

家长自己要保持积极的态度,不要在孩子面前随意批评老师,以免强化孩子不喜欢老师的情绪。即使对老师有意见,也应通过合理的方式解决,给孩子树立正面的榜样。

08

王禹沫妈妈

正确引导孩子网络社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父母要和孩子沟通交流,让孩子明白网络社交是现实社交的延伸,告诉他们网络世界存在的风险,如隐私泄露、网络欺凌等。用简单的例子,比如有人在网上随意透露家庭住址而遭遇危险,帮助孩子理解。其次,要规定上网时间。比如每天可以上网社交一个小时左右,避免孩子过度沉迷,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然后,关注孩子的社交对象。可以和孩子一起查看他们的好友列表,了解这些朋友是同学、亲戚,还是网上新认识的人。如果父母发现产生不良影响的社交对象,要引导孩子谨慎对待。最后,以身作则。家长自己在网络社交中展现出积极、健康的行为方式,孩子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影响。

09

杨弘毅爸爸

孩子总粗心大意,怎么办?《读本》的案例里,孩子老是粗心,妈妈紧张又焦虑,如何把家长 “要我学” 的外驱力转化为孩子 “我要学” 的内驱力,这一难题始终困扰着每一位家长和孩子。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的榜样,在孩子的专注力、观察力、学习兴趣与动力、时间观念、耐心与自主习惯、关注与支持等方面,要多做示范、多反思、多互动;要耐心与孩子交流,创造有利资源,与孩子共同合作;从学习和生活的点滴小事做起,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用心、用爱、用力营造一个温馨向上的家庭氛围!通过家校共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帮助孩子成为阳光自信、自律自强的人!让孩子在学习中更有成就感,让爱滋润孩子的心田,一路繁花相伴!

10

丁辰萱爸爸

《爱是温暖的》一书中 “孩子不爱运动” 这一篇章,真的让我受触动。作者并未简单粗暴地指责孩子懒惰,而是站在理解与爱的视角,深入剖析孩子不爱运动背后潜藏的原因,同时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字里行间充满温暖与智慧。

爱,意味着理解与接纳。多数家长看到孩子不爱运动,第一反应往往是责备,甚至强迫孩子去运动,却忽略了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孩子不爱运动,或许是因为学习压力过重,抽不出时间;或许是因自身运动天赋欠佳,在体育上遭遇过挫折;又或许是电子产品的吸引力太大,占据了他们大部分课余时间…… 身为家长,我们应放下内心的焦虑,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理解他们的感受,接纳他们的不足,用爱与陪伴助力孩子克服困难。

爱,也是引导与陪伴。运动习惯的养成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家长耐心引导,常伴左右。我们可以从孩子感兴趣的运动项目入手,一步步培养他们的运动兴趣;利用周末与假期,带孩子去户外爬山、骑车、游泳,让他们尽情感受运动带来的乐趣;更要以身作则,与孩子一同运动,在挥洒汗水的过程中,增进亲子间的感情。

爱,还是鼓励与肯定。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我们要善于捕捉孩子在运动中的点滴进步,及时送上鼓励与肯定。哪怕只是极其微小的进步,也应真诚赞美,让孩子在运动中体会到成就感与快乐,进而激发他们运动的动力。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