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28日14时20分,缅甸发生7.9级地震,本次地震是全球近十年来大陆最强地震。根据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新闻信息组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截至当地时间30日午间,缅甸全国因28日强烈地震死亡的人数达到1700人,3400人受伤,另有约300人失踪。
中午时分,曼德勒的气温接近40度,炎热的阳光炙烤着这里无数冰冷破碎的心,整座城市都处于巨大的悲痛之中。
站在曼德勒市区的街头,记者看到,不少房屋都只剩断壁残垣。当地居民围在救援现场,等着一个个生命奇迹的出现。
3月28日14时20分,缅甸发生7.9级地震,本次地震是全球近十年来大陆最强地震。根据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新闻信息组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截至当地时间30日午间,缅甸全国因28日强烈地震死亡的人数达到1700人,3400人受伤,另有约300人失踪。
曼德勒市也是本次地震受灾比较严重的地方。作为缅甸华人华侨最多的城市,曼德勒也被称作“华城”。地震过去50小时,“华城”到底怎么样了?
破碎的“华城”
记者到达曼德勒时,已是当地时间3月30日凌晨1时,夜晚的气温稍微降了一些。
夜幕里,倒塌的楼房、掉落的招牌、碎了一地的窗户玻璃以及轰隆隆的发电机声响,诉说着这里发生的一切。沿途不少市民架起蚊帐露宿在街边,或是担心余震,抑或是家里的房子已经坍塌。小小的蚊帐,支起了暂时安全的一方天地。
曼德勒地震现场。潮新闻记者 蒋超 摄
不敢耽搁,记者往地震救援现场走去。在当地玉石批发市场附近的一幢坍塌酒店处,救援人员正在用仪器探测生命迹象。这家酒店距离玉石市场仅约1公里,很多住客都是中国来的玉石批发商。酒店由三幢8层建筑构成,其中一幢建筑已经完全坍塌,其余两幢倾斜严重,墙面出现巨大裂痕。
30日凌晨2点半,居住在周边的华侨李祖清向潮新闻记者介绍,3月29日白天,该酒店已经有十多名住户被救出,其中五六名是中国人,但是现在还有数名失联人员被埋。但经过半个多小时反复探测,浙江公羊救援队告诉记者,没有检测到废墟下存在生命迹象。
“华城”是缅甸的第二大城市,全球最重要的玉石市场——皎湾市场就坐落于此。当下,“华城”已是破碎的景象。根据缅甸国家管委会新闻组29日的通报,强震造成曼德勒地区1591栋房屋、670座寺庙、60所学校、3座桥梁和290座佛塔被损毁。随着灾情统计的细化,基础设施的受损数据有可能进一步增加。
曼德勒地震现场。潮新闻记者 蒋超 摄
3月30日一早,记者走在城市中,每隔不远,就能看到倾斜开裂的楼房、倒塌破碎的建筑,以及被废墟掩盖的道路。
曼德勒街道两边的建筑多为四五层楼房,也夹杂着两层高的自建房。在一处倾斜的建筑内,床铺、电风扇、电视机、沙发还能清晰可见,但生活似乎一瞬间停滞了,时间被定格在这里。
在一处十字路口,坍塌的房子倒在道路上,原本两车道的道路被完全占据,车子只能绕道而行。一辆停靠在路边的汽车被砸中,汽车完全报废,只剩底盘还留在那里。
每一处救援现场,都围满了缅甸当地的居民。他们或相互依偎,或紧紧拥抱,期盼着废墟下被困人员能早一点被营救出来。
曼德勒地震现场。潮新闻记者 蒋超 摄
在不远处的露天市场里,红红绿绿的水果蔬菜、各式各样的手工艺品等仍在售卖。耳边是熙攘的车流和交谈声,居民步行或骑着摩托车穿梭而过。远处的太阳缓缓升起,生活还在继续。
中国救援队一刻不歇
3月29日,外交部发言人就缅甸地震答记者问中表示,缅甸是中国的友好邻邦。中方高度关注缅甸地震灾情,对缅方表示诚挚慰问。我们希望并相信,缅甸政府和人民将早日克服困难,重建家园。
发言人表示,中方愿根据缅方需要,尽己所能向缅甸灾区提供紧急人道主义救援和支持,帮助缅甸人民抗震救灾、渡过难关。
3月28日,根据国家应急管理部指示,中国公羊救援队紧急派出16名USAR(城市搜索与救援)队员组成的侦搜力量,携带地震搜救装备,由杭州紧急赶赴泰国曼谷和缅甸震中区域,开展人员搜救工作。后续,中国公羊救援队第二梯队三人携带专业卫星通联设备,由杭州启程,赶赴缅甸曼德勒地震灾区驰援。
浙江公羊救援队奔赴缅甸震区。潮新闻记者 蒋超 摄
3月29日凌晨6时30分许,中国云南救援医疗队一行37人携大量应急搜救设备和救援物资从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出发,包机赶赴缅甸震区。
应缅甸政府请求,中国政府派遣中国救援队赴缅甸实施国际救援。北京时间3月29日上午,中国救援队乘国航包机从首都机场出发飞赴灾区。
3月29日,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新闻发言人李明应询表示,缅甸发生强震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应缅甸政府请求,中国政府决定向缅甸提供1亿元人民币紧急人道主义地震救灾援助,派出两支救援队,提供帐篷、毛毯、急救包、食品、饮用水等灾区急需物资。
潮新闻记者了解到,在震区现场,浙江公羊救援队和缅甸华人华侨民间救援力量,抵达曼德勒后一刻不歇,立即投入救援状态。
搜救现场。公羊救援队供图
3月29日晚上11点,抵达曼德勒地震灾区的公羊救援队连夜对曼德勒市区的一幢坍塌楼房进行救援作业,经过4个小时的奋战,终于在废墟中寻获一名尚有生命体征的缅甸籍少年。不幸的是,少年在急救车转运途中失去了生命体征。
截至发稿前,记者了解到,公羊队正在本次震区最大的一幢倒塌建筑开展搜救工作,经过搜索,于早上8点成功定位3名幸存者,经敲击喊话后确认为3名被困人员,目前状态良好。经过现场观察,人员目前处于深度埋压。下午1点,公羊救援队打通物资输送通道,并与被埋压人员进行了直接对话。
当地居民搬来遮阳伞供大家纳凉。潮新闻记者 蒋超 摄
余震仍在继续
据新华社报道,中国驻缅甸大使馆3月30日确认,截至当地时间14时30分,14名中国公民在缅甸强震中受伤。
回顾当时地震的场景,华人客商杨丽(化名)仍心有余悸。她说,当时天旋地转,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在大家的叫喊声中跟着往外跑。
当天晚上,杨丽和同事们像大部分缅甸居民一样,在酒店外的空地上度过了一晚。“真的无法相信会遇到如此强烈的地震,也真切感受到了当地居民的恐慌与担忧。”杨丽说,地震过后余震不断,一晚上也没睡着。
曼德勒地震现场。潮新闻记者 蒋超 摄
即使是泰国,多地亦有强烈震感。人在泰国曼谷的唐女士(化名)称,“我当时在吃饭,(感觉)摇晃、头晕,我以为是我心理作用,反应了十几秒感觉不对,就大喊‘地震了快跑’。餐厅里所有人都开始往外跑,一条街站满了人,紧接着抬头,就看到旁边公寓大楼的泳池断裂,从楼顶开始哗哗向下流水。太恐怖了,朋友圈看到好多公寓泳池都是这种现象。”唐女士看到,路边好多来自缅甸的女孩,抱着手机哭得稀里哗啦。
根据缅甸气象水文部门当地时间3月30日发布的通告,该国中部28日发生强烈地震后,截至30日上午共报告25次余震,其中震级最高为7.5级,最低为2.8级。
当地时间3月30日13时35分许,在一处名为“Sky Villa”的公寓楼废墟的救援现场,救援过程中发生余震,记者感到整个地面和建筑都在摇晃,救援人员不得已纷纷从坍塌的废墟上、建筑里出来,撤离到安全线以外。
曼德勒地震现场。潮新闻记者 蒋超 摄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专家对缅甸附近地震活动进行研究分析认为,此次地震位于缅甸弧地区。新生代以来,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发生剧烈碰撞,导致岩石圈发生大规模缩短,形成喜马拉雅造山带。缅甸弧地区位于喜马拉雅造山带的东构造结,地壳构造变形强烈且地震活动性强,形成一系列南北走向的构造单元和断层,是喜马拉雅地震带上地震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1900年以来,震中附近300公里范围内共发生7级以上地震10次,最大为1912年5月23日缅甸境内的8.0级地震。
中国地震学会科学普及委员会委员王晓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醒,这次7.9级地震对地下应力场的影响会持续一段时间,一段时期内附近区域的地震频率可能增强,特别是这次地震破裂区域的南段,要关注到由于应力加载引起地震连锁反应的可能性,值得当地政府与人民注意。
潮新闻记者将继续直击第一现场,与你一起期盼更多的生命奇迹。
来源: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