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小课堂|系统红斑狼疮为什么要看肾科?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3-30 21:38 2

摘要: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系统性疾病,会累及多个脏器系统。当SLE影响肾,出现少尿、水肿、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或肾功能损害时,就称为“狼疮性肾炎”。在我国,狼疮性肾炎占继发性肾小球肾炎的第一位,一些患者以肾脏损害为首发症状,初次就诊于肾脏科,其次才出现皮肤、关

编者按: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系统性疾病,会累及多个脏器系统。当SLE影响肾,出现少尿、水肿、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或肾功能损害时,就称为“狼疮性肾炎”。在我国,狼疮性肾炎占继发性肾小球肾炎的第一位,一些患者以肾脏损害为首发症状,初次就诊于肾脏科,其次才出现皮肤、关节等症状,这些患者早期容易被误诊。那么,狼疮性肾炎有哪些临床表现、需要做哪些检查、怎么治呢?本文将逐一介绍。

狼疮性肾炎有哪些临床表现

狼疮性肾炎临床表现多样,从肾小球、小管间质到肾血管均有受累。轻者表现为水肿、尿检异常(包括不同程度蛋白尿和血尿),还可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肾炎综合征,少数表现为急进性肾炎(大量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伴水肿、蛋白尿,高血压,血肌酐进行性升高),甚至有慢性肾功能不全或小管间质损害。

90%以上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最终会出现肾损害,因此必须定期复查尿液及肾功能。尿液检查包括蛋白尿、血尿、管型尿、白细胞尿,发现尿检异常,应进一步完善肾功能及免疫学检查。还可通过肾活检,确定病理类型,并指导治疗。

狼疮性肾炎需要做哪些检查

狼疮性肾炎患者在治疗前及随访中应做以下化验检查:①血常规检查,了解有无贫血,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②尿液检查,包括尿常规、沉渣镜检、近端及远端肾小管功能检查;③肝功能、肾功能检查;④自身抗体;⑤补体:⑥冷球蛋白;⑦CD4+/CD8+ T 淋巴细胞;⑧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等。

其中尿液检查非常重要,不仅能明确肾是否受累,而且可以判断狼修性肾炎是否活动。尿液检查通常包括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沉渣镜检,尿白细胞计数和分类等。目的在于了解肾小球和肾小管损伤的程度和活动性,是判断病情、选择治疗方案、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突然增多的蛋白尿、大量镜下血尿或持续肉眼血尿、不明原因的白细胞尿(排除尿路感染)均反映出狼疮性肾炎的活动;短期内肾功能进行性减退,或不能解释的血清肌酐升高,而双肾体积未见明显缩小,也提示狼疮性肾炎活动。需要进一步行肾穿刺检查。

自身抗体中抗核抗体(ANA)几乎在所有的狼疮患者血液中都会出现,有抗dsDNA抗体、抗磷脂抗体和抗Sm抗体,可以帮助诊断狼疮,同时dsDNA和补体水平还反映狼疮的活动度。

不同患者检查内容及检查重点不一样,医生会根据您的病情有目的地选择化验项目,了解狼疮活动度及肾损害的变化情况,以便及时调整用药。

狼疮性肾炎为何要做肾活检

狼疮性肾炎患者临床表现轻重不一,更重要的是肾脏病变亦不相同,可以通过肾活检确定不同的病理类型。如果单纯根据经验来治疗,不仅疗效不好,病情活动得不到控制,错过治疗的最好时机,还会因不适当用药带来很多不必要的副反应。因此,狼疮性肾炎的治疗必须按"型"来治,根据肾损害的特点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以获得最好的疗效。

目前狼疮性肾炎主张分型治疗,根据不同病理类型来制订相应的免疫抑制方案。因此,对狼疮性肾炎患者而言,肾穿刺活检非常必要,根据病理类型采用个体化治疗。

有些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需要重复肾活检,尤其在治疗效果不理想,肾功能突然恶化,或复发者常需重复肾活检,主要目的是通过重复肾活检了解治疗后病情控制程度、及时发现病理类型有无转型,以便调整治疗方案,有效地控制病情。

狼疮性肾炎如何选择治疗方案

狼疮性肾炎的治疗方案是根据病理分型来制订的,对于较轻的I、II型狼疮性肾炎,以激素及对症治疗为主,而重型狼疮性肾炎 ( II、 IV型或III + V、IV + V型)的治疗分为诱导期治疗和维持期治疗。治疗方案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决定。诱导期的主要目的是控制狼疮活动,快速获得临床缓解;由于诱导期药物剂量较大,因此要密切随访监测;维持期主要是防止狼疮复发,保护肾功能。

这些治疗方案包括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如甲强龙冲击治疗)、免疫抑制剂诱导治疗,如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 , CTX)、吗替麦考酚酯(Mycophenolate Mofetil , MMF)、他克莫司(Tacrolimus ,FK506)、环孢素(Cyelosporin , CsA )或硫唑嘌呤(Azathioprine , AZA)、来氟米特(Leflunomide , LEF)、甲氨蝶呤等药物,以及生物制剂,如CD20单克隆抗体、抗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等单克隆抗体。除了免疫抑制剂治疗外,还有一些特殊治疗如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血浆置换、双重血浆滤过、免疫吸附、干细胞移植等也用于狼疮性肾炎的治疗。

究竟选择哪种治疗方案,还需要您的主管医生根据病理类型来确定,诱导期治疗尽快获得缓解,避免副作用。狼疮性肾炎的预后与哪些因素有关

随着治疗措施的改进,目前狼疮性肾炎的远期预后得到明显改善,人肾存活率均较高。影响远期人存活率的主要因素取决于感染及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尤其是心脑血管终点事件(如心肌梗死和中风)、肺动脉高压等,是决定远期预后的重要因素。其实影响因素还包括高血压、蛋白尿、感染、肾毒性药物及肥胖等。

因此,控制血压、避免感染、改善脂代谢紊乱、保护心功能是改善远期预后的重要因素。

如何更好地保护您的肾

在狼疮性肾炎的治疗中,免疫抑制剂有使用固然十分重要,但仅仅关注狼疮的治疗而忽视肾功能的保护最终可能造成治疗失败。事实上,由于狼疮活动造成的肾损害如果比较严重,即使狼疮不活动,肾脏病变仍可以继续加重,出现肾硬化,导致肾功能不全。因此在狼疮性肾炎治疗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肾功能的保护,避免出现肾功能不全。有些患者由于狼疮反复活动或耽误了治疗,就诊时可能已经存在不同程度肾功能不全,也应尽量延缓肾损害的发展。要保护好肾功能,首先我们应了解有哪些因素可以加重肾损害?

1.高血压 狼疮性肾炎常常并发高血压,而高血压是肾功能恶化的最大危险因素,因而狼疮性肾炎患者一定要注意有无血压升高,如血压高务必严格控制。

2.蛋白尿 蛋白尿不仅反映肾小球有损害,而且还可引起肾小管间质的损害,导致肾脏病进展。因此,减少尿蛋白,延缓肾脏病进展,能起到保护肾功能的作用。

3.肾毒性药物 许多药物对肾有损害,如磺胺类、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多黏菌素B等抗生素;中药(特别是关木通、防己等);解热镇痛药;重金属类药物(青霉胺等)等。尽量避免使用此类药物,以免加重肾损害。

4.感染 在狼疮性肾炎治疗过程中(尤其在诱导治疗的最初几个月内)容易发生感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原虫等。感染常会导致病情复发或加重,因此,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预防,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减少感染的发生。一旦发生感染,应及时就诊,及时用药。

5.肥胖 肥胖是目前全球内危害公众健康的一个主要问题,肥胖不仅是高脂血症、高血压、冠心病等的危险因素,还可以增加蛋白尿,加重肾损害。若狼疮患者合并肥胖应注意减肥,保持理想体重。这样可以减轻蛋白尿,延缓疾病的进展。

当然还有其他一些因素,如心功能不全、酸中毒、电解质紊乱、高血脂等,在治疗过程中都应加以纠正。

声明: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了解最新医药资讯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果该信息被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本站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仅供HCP观看。

来源:医脉通肾内频道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