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谁说牛羊布病能治好?纯属瞎扯!”这话听着狠,可一点不冤枉它!这病大名布鲁氏菌病,江湖人称“懒汉病”——为啥?得了的人浑身疼得干不了活,牛羊染上更是害人害己!牛啊羊啊这些家畜看着老实巴交,可一旦中招布病,就跟随身带了个“生化炸弹”似的,这些病畜不光自己遭罪,更
“谁说牛羊布病能治好?纯属瞎扯!”这话听着狠,可一点不冤枉它!这病大名布鲁氏菌病,江湖人称“懒汉病”——为啥?得了的人浑身疼得干不了活,牛羊染上更是害人害己!牛啊羊啊这些家畜看着老实巴交,可一旦中招布病,就跟随身带了个“生化炸弹”似的,这些病畜不光自己遭罪,更可怕的是随时可能把病传给人!
布病的传播途径多样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接触感染。尤其是在给牛羊接产时,接触到含有大量布鲁氏菌的羊水、胎盘等,极易导致感染。食用未经消毒的奶制品、生肉或半生肉,或者吸入含有布鲁氏菌的气溶胶也都有可能“中招”。
牛羊感染布病后,往往表现为流产、不育、产奶量下降等症状。虽然有些动物在感染后表面看着恢复了,但实际上它们体内仍可能携带病菌并成为传染源。对于人来说感染布病后症状多样,常见的包括:反复发烧、关节疼痛、出汗、肌肉酸痛、头晕、乏力、腰痛等,这些症状很容易被误诊为感冒、风湿、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延误治疗时机。
为什么布病如此难治?
这就要说到布鲁氏菌的“狡猾”之处了。它是一种“三无细菌”——无鞭毛、无芽孢、无荚膜。这看似“平平无奇”的特性,却让它拥有了强大的生存能力。更关键的是,布鲁氏菌是一种细胞内寄生菌。一般的细菌在进入人体后,会被人体的免疫细胞识别并攻击消灭。但是布鲁氏菌却能“另辟蹊径”,它会主动侵入人体自身的细胞内躲藏起来。这样一来免疫细胞就难以“找到”并消灭它们,导致感染持续存在,难以根除。
布病不仅病程长,治疗也相当棘手。由于布鲁氏菌躲藏在细胞内,一般的抗生素很难发挥作用,需要多种药物联合、长期治疗,才能达到一定的效果,但复发的风险依然存在。对于牛羊等动物来说治疗的难度更大,成本也更高,往往得不偿失。因此,预防布病远比治疗更为重要。
那我们该如何预防布病呢?
要加强对养殖环节的管理。定期对牛羊进行布病检测,及时淘汰阳性牲畜,切断传染源。在饲养过程中,注意环境卫生,做好消毒工作,减少布鲁氏菌的传播。
在与牛羊接触时要做好个人防护。尤其是在接产时务必穿戴防护服、口罩、手套等,避免直接接触羊水、胎盘等污染物。接触后,要及时用消毒液清洗双手。
还要注意饮食安全。不喝未经消毒的生奶,不吃生肉或半生肉,尽量选择经过检疫合格的肉制品。
布病并非绝症,但它的确是一种难缠的疾病。我们不能掉以轻心,更不能轻信“包治”的谎言。只有科学认识布病,加强预防,才能有效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面对布病,我们既要保持警惕,也要避免过度恐慌,以科学的态度应对这一沉默的威胁。
来源:瑞睿聊农业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