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向日葵的播种时间,与传统的水稻玉米“两 杂”种籽播种时间同步或者大概一致。按传统的播种习惯,一般是水稻玉米播种以后,才播种向日葵。不过,现在人们的经济观念比较强,时间安排得“紧凑”的农户,向日葵播种时间与水稻玉米播种时间几乎同步进行。
清明节渐近,高山二高山春耕春播时节来临,各地已进入紧张的农忙春耕播种时刻。
向日葵的播种时间,与传统的水稻玉米“两 杂”种籽播种时间同步或者大概一致。按传统的播种习惯,一般是水稻玉米播种以后,才播种向日葵。不过,现在人们的经济观念比较强,时间安排得“紧凑”的农户,向日葵播种时间与水稻玉米播种时间几乎同步进行。
图片01~02):观赏性的向日葵
在广袤无垠的田野上,向日葵以其挺拔的身姿和辉煌灿烂的金黄色,绘就了一幅幅生机勃勃的自然画卷。它们不仅是自然界中的视觉盛宴,更是乡邻们心目中丰收的希望。
但要实现向日葵的优质、丰产与高效栽培,从品种选择到田间管理的每一步都至关重要。让我们一同走进这片金黄色的世界,探寻那些让向日葵茁壮成长的技术奥秘,希望你喜欢并积极参与互动评论,转发分享本期图文。
一切美好的开始,都源于一颗优质的种子。以前种植向日葵,产量都不高,籽实均在100㎏/亩左右,现在的向日葵平均亩产量可以达到150㎏/亩~400㎏/亩,与种质资源有很大的关系,所以要想向日葵优质丰产,好的种籽资源是不可少的。
图片03~04):食用型向日葵
在向日葵的高效栽培之中,品种选择是奠定丰收基础的第一步。
优质的向日葵品种应具备高产、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
例如“阳光巨人”以其硕大的花盘、饱满的子粒和卓越的抗逆性,成为了众多农人的首选;“金辉系列”则以其较早的成熟期和良好的耐盐碱能力,在特定区域大放异彩。
此外“油用型”向日葵品种如“油葵”KwS303,S606。“食用型”向日葵品种如“甘葵2号”“寸嗑”“SH363”等。还有以观花为主的向日葵品种(主要是生态和绿化种植)。
选择适宜优质丰产的向日葵品种,就如同为向日葵的成长之路铺设了一条光明的起点,让它们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更好地追逐阳光,茁壮成长。
图片05~06):选地与整理
向日葵虽生命力顽强,但肥沃、排水良好、光照充足的土壤,无疑是向日葵生长发育的最佳舞台。
地块选择时,应避免低洼易涝或长期连作的地块,PH值在6~7.5间,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上茬作物最好不是豆类作物,油菜和菊科类作物(如莴笋,菊芋等)。
在土地整理方面,深耕细作是关键。通过深耕细作,不仅可以改善土壤结构,还可以增加土壤透气性,也能有效杀灭部分越冬害虫和病菌,为向日葵的根系提供一个疏松、肥沃的生长环境。
此外,合理施肥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基肥以有机肥为主,辅以适量的复合肥,为向日葵的健壮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储备。
图片07~08):向日葵种籽
一般情况下,每亩可以施农家有机肥2000~3000㎏,过磷酸钙20~25㎏,尿素5~10㎏,硫酸钾6~10㎏作基肥。
播种时节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向日葵的生长周期和产量。一般而言,春季当土壤温度稳定在12℃以上时,是播种的最佳时机。高山与二高山,跟玉米水稻等传统的“两杂”种籽同步播种或迟5~7天播种。
播种前,可对种子进行适当处理,如晒种、拌种等,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抗病性。
油用型向日葵可以在室温18℃~20℃条件下,用温水为20℃清水浸种4~5小时,然后起水沥水后再播种。食用型或食油兼用型向日葵种籽,可以用40%三氯异氰尿酸溶液浸泡处理12小时后沥水稍干再行播种。
图片09~10):向日葵起垄栽培
向日葵的播种方式多采用条播或穴播,保持适宜的播种密度,既有利于植株间的通风透光,又能确保每株向日葵都能获得足够的生长空间。
播种以后,及时覆土镇压,确保种籽与土壤有效粘合。保持土壤湿润,静待那一抹嫩绿破土而出,宣告着生命的新篇章。
根据优质丰产高效栽培经验,目前大多数葵农采用“宽垄双行”栽培模式。亦即将原来65㎝宽的单行“合并”为一条宽为130㎝的大垄,在垄上种植双行。双行间小间距为40㎝~45㎝,大行距为85㎝~90㎝,株距在60㎝左右间。每亩种植1500~1600株。油葵可以适当增加密度,保证每亩2000~2500株基本亩。
图片11~12):向日葵田间植株
田间管理是向日葵优质丰产高效栽培的有效保障措施,它涵盖了灌溉、施肥、除草、病虫害防治等多个方面。
灌溉需根据天气变化和土壤墒情灵活调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积水,促进植株健康生长。保肥保墒较差的地块,最好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模式,既保墒又防止杂草危害。
在追肥方面,应根据向日葵的生长发育阶段合理施用,苗期以氮肥为主,促进枝叶营养生长;花盘形成期则需增加磷钾肥的比例,以促进籽粒饱满,提高产量。
比如在花蕾前期,以促进“花芽分化”为目的,可每亩施硝酸铵10~15㎏,氯化钾15㎏~20㎏或者硫酸钾8~10㎏。
除草要及时,以减少杂草与向日葵之间的竞争(争肥争水),以保持田间整洁。
病虫害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确保向日葵在安全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图片13~14):观赏性的向日葵
重点预防及治疗向日葵的霜霉病,菌核病。可以用的常规药剂为“菌核净”“甲基硫菌灵”“烯酰吗啉”“甲霜灵”“霜脲氰”等。
在植株“整枝”上,从现蕾到开花要及时“打杈”2~3次,直到全部除净分杈和侧枝为止。打杈和剔除侧枝的目的是改善田间植株间的通风透气条件,减少植株病虫害发生。
此外,给向日葵人工辅助授粉也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向日葵是典型的“异花授粉”作物。在自然界中主要是靠蜜蜂或其他昆虫传媒来完成向日葵授粉,但辅以人工辅助授粉,向日葵的产量和质量会更好。
方法是将一个花盘上的花粉“拍”下来,然后即刻“撒”在另一个花盘上。辅助授粉时间在向日葵开花2~3天内进行,每隔3天1次。最好选择在晴天上午9~11点,下午3~4点。
图片15~16):连片种植出来的向日葵
随着季节的更迭,向日葵从嫩绿到金黄色,从含苞待放到硕果累累,每一步都凝聚着乡邻们的汗水与智慧。
通过合理耕作,适时播种科学肥水,精准授粉,综合防控病虫害等精细管理,可以实现油葵亩产200~300㎏,食用葵250~400㎏,优质商品率达到90%以上。
图片17~18):向日葵花期
向日葵的栽培,不仅是一门种植技术,更是一首关于生命、希望与坚守的诗篇,让我们在这片金色的海洋之中,共同见证向日葵生长发育的奇迹,享受其丰收的甜蜜。
来源:设计本一点号